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w.com,被雷劈回小时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腊月十八的时候,是孔兴江和李国英两人结婚的大日子。
两人这与前世不同的姻缘,对余明月的意义非同一般。而且说起来,余明月算是两人的红娘了,她很想亲眼见证这场婚礼的进行。
当天,新历才12月20,学校还没放假呢,但余明月在这天特意的请了假。
这还是自上初中以来,余明月第一次请假,班主任时丽华一听原由,直接点头同意了不说,拉着余明月扯了一堆闲话后,还说中午的时候会去参加婚宴,问余明月欢不欢迎。
对这个两世都如此势力的班主任,余明月不恨却也实在是喜欢不起来,但时丽华要不请自来,余明月能怎么办呢,也只得扬着笑脸说欢迎。
腊月十八一大早,余志清天不亮就到孔明富家帮忙去了,孔小玉则在头一天,就跟余天向一起,去了余志芬家做客还没回来。
有些奇怪,却很好理解,因为新郎虽是孔小玉的二弟,但新娘却是余志清的亲侄女。
七点过,余明月连训带哄的,把两个也想逃课跟着去接亲的弟弟赶去上学后,就跟着同样穿得很隆重的孔明英和余天周一起,一路说笑着,喜气洋洋的来到孔明富家。
看着外公家已经人来人往,光是来给帮忙的就已经来了有五六十号人,心里忍不住有些感慨,但又有几分欣喜。
感慨的是,六年多前,她大舅结婚时,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盛况。欣喜,却是因为眼前这样的盛况。又一次体现出她们几家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提高和发展。
罗正芬今天也是一脸的喜色,毕竟这些年来,长得清秀端庄又勤快温婉的李国英,很得罗正芬的眼,能找到李国英这样的二儿媳妇,罗正芬自然是很满意的。
虽然时逢开荒,大家都很忙。孔兴江每天做蔬菜生意也不得闲。但罗正芬对这场婚事很是重视,这场喜事前前后后基本都是罗正芬给张罗的。
在农村,娶媳妇办酒席。与城市里只办一顿喜宴不同,而是要办三天。
在正日子的头一天开始,就有亲朋近邻来帮忙,帮着借酒宴上要用的锅碗瓢盆、桌子板凳(毕竟谁家也没几十张桌子和上百份餐具)、在院子里搭喜棚、杀猪宰羊等等事情。
而主家。当天就会好酒好菜的款待这些帮忙的人。
正日子那天,中午和下午两顿酒席就更不用说了。就算是小气的人家,也至少得张罗出九种肉菜上桌,在农村俗称九大碗。
当天吃完了席后,主家还会热情的留那些远方来的亲朋在家里住上一晚。
第二天。就要好酒好菜的弄上十几桌,招待这些留下的亲朋、关系很亲近都会来复席的亲友和帮忙的近邻。
远方的亲朋吃上一顿丰盛的早饭后,这才会谢绝主家热情的挽留。一一离开。
而这些来帮忙的人,此时就会帮着主家收拾整理。然后把借来的桌子板凳都给一一还回,再吃顿下午饭,这场喜事才算是办完了。
由此可见,这场面得有多壮观,前前后后的大大小小的锁事得有多少,得有多忙。
余明月三人进门时,罗正芬正在院子里,指挥着刚从山上砍回锥栗树枝、松树枝的人搭喜棚。
“外婆。”余明月脸上扬着大大的笑容。对这个在这些年里慢慢变得越来越可亲可敬的外婆,余明月是很喜欢的。
罗正芬回过头,看到余明月祖孙三人进门,脸上的笑容也没减少,反而增添了几分。
“嗯。”罗正芬应了一声,露出了个更加和蔼的笑容。以前还不觉得,但如今对这个越来越懂事的外孙女,她是越看越喜欢。
随即又笑着招呼道:“呵呵,大姐你们快到堂屋里坐着看电视去,今天就辛苦大姐夫当个总管顺带帮着招呼一下客人了。”
亲家的称呼,显然没有堂姐亲近。所以这些年,不光是孔明富和罗正芬都是这么称呼孔明英的,就连孔兴刚这些小辈,也是管孔明英叫大姑妈,管余天周叫大姑爹。
所谓的总管,其实就是帮着安排帮忙的人各就其位、帮着主家接待来宾、安排发亲时间、开席时间。筹备婚礼的时候,余天周早就答应了孔明富,在今天当总管的,此时自是客气了两句就点头应了下来。
孔明英也接着笑道:“呵呵,我到灶房去找点事做吧,都是自家人,这大喜的日子也是正忙的时候,四弟妹你就别跟我客气了。”
孔明英这可不是说的客气话。自从罗正芬转性后,孔明英也改变了原来鄙视的态度,闲时也会找罗正芬唠唠家常,关系也好转了不少。几个老人合伙开超市时,接触更多,关系也处得更近了。
到了如今,早些年相互不待见对方的两个老太太的关系,不管是比起一般的妯娌,或是亲家,都要更好上几分。
“今天帮忙的有这几十号人就够了,大姐你一会儿还帮着去接亲呢,灶房里油油水水的,你就别去了,省得弄脏了你这身好料子的衣服。”
说完,不等孔明英再说什么,很是热情的拉了孔明英就往堂屋走,顺手还拉了余明月一路,把余明月高兴得嘴都快咧到了耳根子。虽说罗正芬变了不少,但还真的很少拉或是抱过余明月。
余明月看着奶奶和外婆一路走,一路说笑,心里又是一阵欣慰。亲人和睦,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现在终于是达成了。
因为李国英家离得远又住在山区,30多人组成的接亲队伍,八点半就准时出了门。
婚车是盛富明主动借给的,一辆乡政府刚买了不到一家的桑塔拉,开这车的司机是老熟人张学东。
接亲的亲朋,年纪大些的长辈。都是乘坐由孔兴明、黄老板开的两辆面包车。余下近二十人,除了孔小晾夫妻两人和余明月坐进了余志清开去拉陪嫁妆这辆大汽车的副驾上外,其余的人都只能站在车箱里。
虽说家里正办大喜事,可超市还得照常开门营业,孔兴刚和余志宗两人,今天都开着各自的车,忙活着为超市供运每天必须现送去的蔬菜、水果、水产、鲜肉等货物。
由大汽车、面包车、小轿车。一共四辆车组成的接亲队。却只能在离着李国英家还有七八里的一条土路上,就停了下来。剩下那七八里,全是爬坡上坎过河的小山路。连自行车没办骑行。
这也是为什么接趟亲,要来近二十人的青壮家了,因为这些人其实都是来帮忙扛陪嫁品的。
余志芬家虽然不会跟孔明富家说为李国英准备了什么陪嫁,但半个月前。余志芬一家到兴月艳买走了一台最贵的日产冰箱、一台52寸长虹大彩电、一个四开门大衣柜、一张一米八宽大床和几套床上用品等等一类的东西时,基本每天都呆在超市的孔兴刚却是一清二楚的。
当天。余明月收到孔兴刚发来的信息时,都有些哭笑不得。心说,这些东西从市区搬回山区,又从山区搬到她外公家。也得多费事。
不过,平心而论,就算是早知道。余明月也不会劝阻,因为这是当地的习俗。
在这里。城市就不说了,但农村里的习俗,办喜酒之前,男方要给女主家一笔彩礼钱,钱给的越多,越是表示出男方对女方的重视。
而女方家则会用这笔钱采购上比如电器、婚床、被褥等等七杂八杂的东西,反正是东西越多,越是贵重,就越是有面子,也越能表示出女方对男方的重视,和父母对女儿的疼爱。
虽不能比古时候所说的十里红妆,但意义是相同的。
留下了个小青年在路边看车后,三十多人就浩浩荡荡的进了山,走了大半个小时,才到了住在深山里的余志芬家大门外。
这地方,没有什么把新郎拦在门外为难的习俗,接亲的队伍在门外放完了长长的一串鞭炮后,余志芬家请来的大总管就拉着声高声喊道:“男方的宾客快请进门入座,帮忙的小辈敬烟上茶。”
这总管一喊完,李国英的长辈们这才是热情的上前招呼迎亲的队伍进门入座,而两个小青年,一个端用大洋瓷盘端上一杯杯红糖水送上来,一个用同样的大洋瓷盘,端上来被拆散了放在盘中的香烟杆递到男宾客的面前。
这些都是当地多少年就流传下来的习俗了,所以这茶其实并不是真的茶。在余明月两世的印象中,农村一直都是用红糖水代替总管口中所谓的茶水,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这种方式,应该是因为糖水比起茶水,能够更快的恢复跋山涉水远到而来的宾客的体力。
余明月跟着大家进了门后,象征性的在院里摆成两排的板子上坐了一阵,就嘻笑着跑到旁边拉住了孔小玉,一起去看还躲在屋里的新娘李国英。
>
腊月十八的时候,是孔兴江和李国英两人结婚的大日子。
两人这与前世不同的姻缘,对余明月的意义非同一般。而且说起来,余明月算是两人的红娘了,她很想亲眼见证这场婚礼的进行。
当天,新历才12月20,学校还没放假呢,但余明月在这天特意的请了假。
这还是自上初中以来,余明月第一次请假,班主任时丽华一听原由,直接点头同意了不说,拉着余明月扯了一堆闲话后,还说中午的时候会去参加婚宴,问余明月欢不欢迎。
对这个两世都如此势力的班主任,余明月不恨却也实在是喜欢不起来,但时丽华要不请自来,余明月能怎么办呢,也只得扬着笑脸说欢迎。
腊月十八一大早,余志清天不亮就到孔明富家帮忙去了,孔小玉则在头一天,就跟余天向一起,去了余志芬家做客还没回来。
有些奇怪,却很好理解,因为新郎虽是孔小玉的二弟,但新娘却是余志清的亲侄女。
七点过,余明月连训带哄的,把两个也想逃课跟着去接亲的弟弟赶去上学后,就跟着同样穿得很隆重的孔明英和余天周一起,一路说笑着,喜气洋洋的来到孔明富家。
看着外公家已经人来人往,光是来给帮忙的就已经来了有五六十号人,心里忍不住有些感慨,但又有几分欣喜。
感慨的是,六年多前,她大舅结婚时,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盛况。欣喜,却是因为眼前这样的盛况。又一次体现出她们几家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提高和发展。
罗正芬今天也是一脸的喜色,毕竟这些年来,长得清秀端庄又勤快温婉的李国英,很得罗正芬的眼,能找到李国英这样的二儿媳妇,罗正芬自然是很满意的。
虽然时逢开荒,大家都很忙。孔兴江每天做蔬菜生意也不得闲。但罗正芬对这场婚事很是重视,这场喜事前前后后基本都是罗正芬给张罗的。
在农村,娶媳妇办酒席。与城市里只办一顿喜宴不同,而是要办三天。
在正日子的头一天开始,就有亲朋近邻来帮忙,帮着借酒宴上要用的锅碗瓢盆、桌子板凳(毕竟谁家也没几十张桌子和上百份餐具)、在院子里搭喜棚、杀猪宰羊等等事情。
而主家。当天就会好酒好菜的款待这些帮忙的人。
正日子那天,中午和下午两顿酒席就更不用说了。就算是小气的人家,也至少得张罗出九种肉菜上桌,在农村俗称九大碗。
当天吃完了席后,主家还会热情的留那些远方来的亲朋在家里住上一晚。
第二天。就要好酒好菜的弄上十几桌,招待这些留下的亲朋、关系很亲近都会来复席的亲友和帮忙的近邻。
远方的亲朋吃上一顿丰盛的早饭后,这才会谢绝主家热情的挽留。一一离开。
而这些来帮忙的人,此时就会帮着主家收拾整理。然后把借来的桌子板凳都给一一还回,再吃顿下午饭,这场喜事才算是办完了。
由此可见,这场面得有多壮观,前前后后的大大小小的锁事得有多少,得有多忙。
余明月三人进门时,罗正芬正在院子里,指挥着刚从山上砍回锥栗树枝、松树枝的人搭喜棚。
“外婆。”余明月脸上扬着大大的笑容。对这个在这些年里慢慢变得越来越可亲可敬的外婆,余明月是很喜欢的。
罗正芬回过头,看到余明月祖孙三人进门,脸上的笑容也没减少,反而增添了几分。
“嗯。”罗正芬应了一声,露出了个更加和蔼的笑容。以前还不觉得,但如今对这个越来越懂事的外孙女,她是越看越喜欢。
随即又笑着招呼道:“呵呵,大姐你们快到堂屋里坐着看电视去,今天就辛苦大姐夫当个总管顺带帮着招呼一下客人了。”
亲家的称呼,显然没有堂姐亲近。所以这些年,不光是孔明富和罗正芬都是这么称呼孔明英的,就连孔兴刚这些小辈,也是管孔明英叫大姑妈,管余天周叫大姑爹。
所谓的总管,其实就是帮着安排帮忙的人各就其位、帮着主家接待来宾、安排发亲时间、开席时间。筹备婚礼的时候,余天周早就答应了孔明富,在今天当总管的,此时自是客气了两句就点头应了下来。
孔明英也接着笑道:“呵呵,我到灶房去找点事做吧,都是自家人,这大喜的日子也是正忙的时候,四弟妹你就别跟我客气了。”
孔明英这可不是说的客气话。自从罗正芬转性后,孔明英也改变了原来鄙视的态度,闲时也会找罗正芬唠唠家常,关系也好转了不少。几个老人合伙开超市时,接触更多,关系也处得更近了。
到了如今,早些年相互不待见对方的两个老太太的关系,不管是比起一般的妯娌,或是亲家,都要更好上几分。
“今天帮忙的有这几十号人就够了,大姐你一会儿还帮着去接亲呢,灶房里油油水水的,你就别去了,省得弄脏了你这身好料子的衣服。”
说完,不等孔明英再说什么,很是热情的拉了孔明英就往堂屋走,顺手还拉了余明月一路,把余明月高兴得嘴都快咧到了耳根子。虽说罗正芬变了不少,但还真的很少拉或是抱过余明月。
余明月看着奶奶和外婆一路走,一路说笑,心里又是一阵欣慰。亲人和睦,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现在终于是达成了。
因为李国英家离得远又住在山区,30多人组成的接亲队伍,八点半就准时出了门。
婚车是盛富明主动借给的,一辆乡政府刚买了不到一家的桑塔拉,开这车的司机是老熟人张学东。
接亲的亲朋,年纪大些的长辈。都是乘坐由孔兴明、黄老板开的两辆面包车。余下近二十人,除了孔小晾夫妻两人和余明月坐进了余志清开去拉陪嫁妆这辆大汽车的副驾上外,其余的人都只能站在车箱里。
虽说家里正办大喜事,可超市还得照常开门营业,孔兴刚和余志宗两人,今天都开着各自的车,忙活着为超市供运每天必须现送去的蔬菜、水果、水产、鲜肉等货物。
由大汽车、面包车、小轿车。一共四辆车组成的接亲队。却只能在离着李国英家还有七八里的一条土路上,就停了下来。剩下那七八里,全是爬坡上坎过河的小山路。连自行车没办骑行。
这也是为什么接趟亲,要来近二十人的青壮家了,因为这些人其实都是来帮忙扛陪嫁品的。
余志芬家虽然不会跟孔明富家说为李国英准备了什么陪嫁,但半个月前。余志芬一家到兴月艳买走了一台最贵的日产冰箱、一台52寸长虹大彩电、一个四开门大衣柜、一张一米八宽大床和几套床上用品等等一类的东西时,基本每天都呆在超市的孔兴刚却是一清二楚的。
当天。余明月收到孔兴刚发来的信息时,都有些哭笑不得。心说,这些东西从市区搬回山区,又从山区搬到她外公家。也得多费事。
不过,平心而论,就算是早知道。余明月也不会劝阻,因为这是当地的习俗。
在这里。城市就不说了,但农村里的习俗,办喜酒之前,男方要给女主家一笔彩礼钱,钱给的越多,越是表示出男方对女方的重视。
而女方家则会用这笔钱采购上比如电器、婚床、被褥等等七杂八杂的东西,反正是东西越多,越是贵重,就越是有面子,也越能表示出女方对男方的重视,和父母对女儿的疼爱。
虽不能比古时候所说的十里红妆,但意义是相同的。
留下了个小青年在路边看车后,三十多人就浩浩荡荡的进了山,走了大半个小时,才到了住在深山里的余志芬家大门外。
这地方,没有什么把新郎拦在门外为难的习俗,接亲的队伍在门外放完了长长的一串鞭炮后,余志芬家请来的大总管就拉着声高声喊道:“男方的宾客快请进门入座,帮忙的小辈敬烟上茶。”
这总管一喊完,李国英的长辈们这才是热情的上前招呼迎亲的队伍进门入座,而两个小青年,一个端用大洋瓷盘端上一杯杯红糖水送上来,一个用同样的大洋瓷盘,端上来被拆散了放在盘中的香烟杆递到男宾客的面前。
这些都是当地多少年就流传下来的习俗了,所以这茶其实并不是真的茶。在余明月两世的印象中,农村一直都是用红糖水代替总管口中所谓的茶水,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这种方式,应该是因为糖水比起茶水,能够更快的恢复跋山涉水远到而来的宾客的体力。
余明月跟着大家进了门后,象征性的在院里摆成两排的板子上坐了一阵,就嘻笑着跑到旁边拉住了孔小玉,一起去看还躲在屋里的新娘李国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