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w.com,决战第三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英印军在鲁瓦伊萨特岭的驻军只有一个步兵营。
之所以只有一个步兵营,是因为阿拉曼防线有55公里,而此时的英军在兵力上略显不足,尤其奥钦莱克将军布设的这条防线还是向山凹陷的……这使得实际防线要超过55公里于是兵力就更是相形见拙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防线上某些不重要的地区甚至都用在埃及组建的非洲军代替。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鲁瓦伊萨特岭是个山岭,山岭有居高临下的好处,但同时也有山顶阵地面面积不大驻军不能太多的缺点……驻守太多兵力会导致人员过于密集,遭敌人炮火覆盖时很容易造成大量伤亡。
负责鲁瓦伊萨特岭防务的约翰少校是个参加过一战的老兵。
旦凡参加过一战的老兵都有个特点,他们有相当多的构筑防御工事的经验……一战打的就是堑壕战,所以经历过一战的官兵不一定是名好战士,但一定会是个土木工事的好手。
约翰少校也不例外,他把鲁瓦伊萨特岭的防御布成三道。
这三道防线分别在山脚、山腰和山顶,兵力依次为两个排、一个连,两个连。
这是一种很合理的布置,它在给英印军提供防御纵深的同时还可以增强英印军的火力……成梯次的三道防线因为山岭的高度差而形成天然的火力叠加,德军对第一道防线进攻就会同时遭到来自英军三道防线的火力打击。
就像现在这样,德军虽然有坦克的支援和火力掩护,但英军的机枪子弹却居高临下的从头顶上倾泻而来,除此之外还有迫击炮炮弹,这使德军发起几次进攻都没能成功突破防线,甚至还损失了三辆坦克。
客观的说,印度第4步兵师的战斗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这并不是说印度兵服从命令或是不畏生死……虽然看起来似乎的确也如此,但性质却不一样。
说服从命令也没错,英军军官怎么说印度兵就怎么做。
但这却不是真的服从命令。
表面上看起来的确是,往深层次的分析这却是一种“奴性”……印度人信仰的是印度教,印度教的本质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为了更好的奴役印度百姓而创设的一个宗教,它把人划分为高种姓和低种姓,高种姓可以随意对待低种姓……直到现代,印度还存在因为低种姓贱民在菜地里捡几片菜叶就被砍断手掌以示惩戒的事,更可怕的还是印度人都以为这很正常。
另一方面,高种姓的又往往是白人,而英国人又是白人,同时英国人又武力强大殖民印度,这使印度人自然而然的就把英国人当作高种姓对待,于是服从殖民者的奴役和控制那是没有半点违合甚至还以他们的“忠诚”为傲。
不畏生死也的确是,印度兵的抵抗就比英军要顽强得多,甚至还有许多印度士兵抱着集束手榴弹乘黑靠近德军坦克进行近距离爆破……这种作战方式对于英军来说是无法想像的。
但这真是英勇行为?
印度教宣扬的是一种来世精神……也就是这辈子受苦下辈子就享福。
于是有许多印度兵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抱着下辈子享福的想法抱着手榴弹冲向德军的坦克。
&... -->>
英印军在鲁瓦伊萨特岭的驻军只有一个步兵营。
之所以只有一个步兵营,是因为阿拉曼防线有55公里,而此时的英军在兵力上略显不足,尤其奥钦莱克将军布设的这条防线还是向山凹陷的……这使得实际防线要超过55公里于是兵力就更是相形见拙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防线上某些不重要的地区甚至都用在埃及组建的非洲军代替。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鲁瓦伊萨特岭是个山岭,山岭有居高临下的好处,但同时也有山顶阵地面面积不大驻军不能太多的缺点……驻守太多兵力会导致人员过于密集,遭敌人炮火覆盖时很容易造成大量伤亡。
负责鲁瓦伊萨特岭防务的约翰少校是个参加过一战的老兵。
旦凡参加过一战的老兵都有个特点,他们有相当多的构筑防御工事的经验……一战打的就是堑壕战,所以经历过一战的官兵不一定是名好战士,但一定会是个土木工事的好手。
约翰少校也不例外,他把鲁瓦伊萨特岭的防御布成三道。
这三道防线分别在山脚、山腰和山顶,兵力依次为两个排、一个连,两个连。
这是一种很合理的布置,它在给英印军提供防御纵深的同时还可以增强英印军的火力……成梯次的三道防线因为山岭的高度差而形成天然的火力叠加,德军对第一道防线进攻就会同时遭到来自英军三道防线的火力打击。
就像现在这样,德军虽然有坦克的支援和火力掩护,但英军的机枪子弹却居高临下的从头顶上倾泻而来,除此之外还有迫击炮炮弹,这使德军发起几次进攻都没能成功突破防线,甚至还损失了三辆坦克。
客观的说,印度第4步兵师的战斗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这并不是说印度兵服从命令或是不畏生死……虽然看起来似乎的确也如此,但性质却不一样。
说服从命令也没错,英军军官怎么说印度兵就怎么做。
但这却不是真的服从命令。
表面上看起来的确是,往深层次的分析这却是一种“奴性”……印度人信仰的是印度教,印度教的本质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为了更好的奴役印度百姓而创设的一个宗教,它把人划分为高种姓和低种姓,高种姓可以随意对待低种姓……直到现代,印度还存在因为低种姓贱民在菜地里捡几片菜叶就被砍断手掌以示惩戒的事,更可怕的还是印度人都以为这很正常。
另一方面,高种姓的又往往是白人,而英国人又是白人,同时英国人又武力强大殖民印度,这使印度人自然而然的就把英国人当作高种姓对待,于是服从殖民者的奴役和控制那是没有半点违合甚至还以他们的“忠诚”为傲。
不畏生死也的确是,印度兵的抵抗就比英军要顽强得多,甚至还有许多印度士兵抱着集束手榴弹乘黑靠近德军坦克进行近距离爆破……这种作战方式对于英军来说是无法想像的。
但这真是英勇行为?
印度教宣扬的是一种来世精神……也就是这辈子受苦下辈子就享福。
于是有许多印度兵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抱着下辈子享福的想法抱着手榴弹冲向德军的坦克。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