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w.com,读档失败的大鬼斩役物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而在中国国内,同样可以在七零后、八零后、甚至九零后的各类人群中找到成千上万的青狸簇拥。可以说,七十年代的浪漫,不分国籍,不分身份,它只是属于那个时代而已,不带任何门槛。
除去较为“伟光正”的浪漫情怀以外,七十年代的漫画作品同时又具有反传统的叛逆一面。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鬼才永井豪的数部作品。1972年的《恶魔人》凭借阴霾晦暗的世界观、暴力血腥的画面表现以及处处与传统主旋律作对的善恶思辨蔚为话题,一举成为反传统的先锋,在当时看来相当前卫。对于七十年代沐浴在相对优越的物质条件之下成长起来的年轻读者,过于刻板的说教和积极向上的浪漫情怀难免也会有腻味的时候,正因为如此,诸如《恶魔人》这类看似简单粗暴却有别有一番内涵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能应对他们内心对于打破传统枷锁的渴望。
《恶魔人》以外,永井豪另一部被多人提及,表示对自己的人生影响巨大的作品却是《破廉耻学园》。这部严格来说创作于六十年代末期的作品(1969年推出,走红于七十年代)开创了情色要素融入漫画创作的先河,这同样是对传统的一个挑战。日本漫画创立伊始,对于情色要素的态度还有些如履薄冰,露个小裤裤什么的基本已经就是极限,可到了永井豪这里,各种**啊掀裙子啊偷窥啊全开,作品中的角色如同发了疯一般释放着荷尔蒙,全然不顾万一年少无知的读者受到过大刺激狂喷鼻血而亡可该怎么办。不管是好是坏,永井豪创下的这先河对于后世日本动漫界工口物厚积薄发都是影响巨大的。而对于这个年代成长起来的读者来说,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某种教育”的作用吧。
八十年代,多元化与商业化
八十年代对于日本来说是个非常特别的时代。一方面,昭和年代迎来了它的终焉,一段激昂而又复杂的岁月即将过去,而且从此往后可能再也不会重现其时的辉煌;另一方面,泡沫经济问题的显现使得业已习惯高生活品质的日本人怡然自得的生活出现了些许阴影。
日本战后婴儿潮(即团块世代)中出生的人群已经成长起来并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而这批人之后的世代,在八十年代正值青春期,这批当时的年轻人较之他们的前辈,成长的环境要优渥许多,会更加看重娱乐、享受,对于奋斗的欲望则淡漠了不少。
这种逐渐转变的社会风气对于文艺界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以漫画界来说,各类漫画的形式更趋完善,而且比之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作品更为贴近当前漫画读者的审美趣旨,很多现今流行的漫画元素在八十年代也日趋定型,并且同样涌现了一批大师级的漫画作者,其中不少人活跃至今。
进入八十年代后,日本的国际收支达到世界最高,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职业选择的多样化,这一点在女性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日本的女性地位得以进一步提高,更多的人从家庭主妇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至少在婚前,能够比较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生路径。虽然少女漫画的真正定型源自池田理代子七十年代的名作《凡尔赛的玫瑰》,但到了八十年代,经过一批新涌现的漫画家(如访木卓、吉田秋生)的努力,使得少女漫画真正作为一个大的漫画类别“活”了起来。
另一方面,社会地位的提高同样会带来思想的解放,这个阶段的少女漫画中开始逐渐出现了对于**、职场生活等元素的描绘,这在早期的女性向漫画中是比较难得一见的,进而,后世大行其道的bl要素也在该时期的少女漫画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固,并且促成了bl同人志的广博发展(例如1986年夏天举行的ike中,《足球小将》的bl同人志就占了半数以上)。
以主打bl闻名的女性向杂志june更是从八十年**始刊载了由竹宫惠子和中岛梓创作的漫画小说知道专栏,有意无意中培养了大量的优秀耽美作者——例如尾崎南,她在被《足球小将》中若岛津健x日向小次郎的cp萌了一脸于是在同人志团体“怒恶流”大肆创作bl同人闯出名头后,进一步踏入商业领域推出了《绝爱》,而《绝爱》又成为了很多后辈腐女的入萌之作……历史的轮回始终十分有趣,必须承认,八十年代娱乐文化的抬头和宽松的社会环境确实给了少女漫画极好的发展土壤。
与之相对,少年漫画也在二十世纪倒数第二个十年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这期间的少年漫画不仅仅对如今日本的中青年人的童年产生了巨大影响,更是辐射到了海外的各个角落。以中国国内来说,伴随着九十年代盗版漫画大潮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就是这个年代的各种知名漫画作品。而今耳熟能详的大家例如安达充、高桥留美子、鸟山明、高桥阳一、荒木飞吕彦、车田正美等,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时代推出了自己的出道作乃至成名作,少年漫画的殿堂从未如此热闹非凡过,这也使得漫画特别是少年漫画进一步地向着国民级别的产品形式前进,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获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同于后世极端商业化的宅向作品,八十年代的少年漫画对应的群体十分广泛,主题亦较为多样化,且对应昭和末期的时代精神,比较重视娱乐性的同时也十分侧重青春期读者的关注点。热血和爱情基本上是很难缺席的主题,一部无视物理法则的《足球小将》虽然会让物理老师气得七窍生烟,但不可否认的是它让成千上万那时候的孩子们爱上了足球这么个玩意儿,日本足球能在八十年代以后突飞猛进,这部超级系的足球漫画功不可没。
日本足球宿将中田英寿曾经和《足球小将》的作者高桥阳一有过一次对谈,中田在对谈中就曾提到,在他看来,“《足球小将》乃是日本足球文化的原点。”“漫画中大空翼的励志表现激励着自己毫无保留地投身足球事业当中。”而日本足坛的另外两名宿将中村俊辅和名波浩则表示,《足球小将》中的岬太郎是他们一生的偶像。因为一部漫画作品而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某项运动,漫画的力量当真是不能小觑呢。
相对于《足球小将》《圣斗士星矢》中那热血无比的时代精神,侧重于表现青少年爱情、日常生活的作品同样在八十年**始走向成熟。和少女漫画一样,当时的很多少年漫画开始渐渐跳脱出传统的热血打斗或嬉闹搞笑的老路,渐渐变得细腻而平实,侧重人物内心的刻画。
八十年代的时代精神中,享受生活也是一种不可无视的旋律,对于青春的向往和对于爱情的憧憬使得即便是男性读者也开始乐于关注此类作品,其中安达充和高桥留美子的成功,更是将少女漫画中一些特有的纤细风情移植到了本应粗线条的少年漫画中,对于角色特别是女性角色的塑造也开始跳脱了传统上那种单薄的花瓶形象,变得立体生动起来。
一般所谓的“日本动漫界三女神”中的橙路(《橙路》)和拉姆(《福星小子》)以及贝露丹迪(《我的女神》)全都诞生于这个时代,或许也并非偶然。这种对于女性角色刻画的进步同样也对后世“萌”要素的大行其道埋下了伏笔,成千上万的男性读者终于可以卸下社会性的包袱,毫无顾忌地大快朵颐以女性角色为主要卖点的“少年”漫画,这或许可以算是在泡沫经济来临之前的昭和末期给予的最大福利吧(笑)。
除去读者年龄层相对较低的少年少女漫画以外,青年漫画同样在八十年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事实上,伴随着题材的扩展,高年龄层的女性漫画已经在这个时**始涌现,与少女漫画的发展乃是并行。而以二、三十岁的男性为主要读者的青年漫画,则伴随着八十年代《周刊youngmagazine》《周刊youngjump》的创刊得以进一步做大。
由于对应的读者年轻层较高,青年漫画比之少年漫画少了很多束缚,一些过激、过于现实亦或是对于少年读者来说枯燥乏味的内容在青年漫画中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表达,题材的类型选取更是限制极少,这与八十年代的时代精神一拍即合,使得作品在自由度和表现形式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大量暗含时代精神经典作品诞生,影响到一批批世界观已经较为成熟的读者,这批读者进而又在潜移默化下将这种精神融入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状态之中,从而形成新的时代精神……例如那部如同初冬阳光般和煦温馨,治愈了多少x丝青年,让他们相信女神终有一天会来到自己身边的《相聚一刻》,又比如那部让人纠结得欲生欲死,虐心程度丝毫不亚于当下某些作品的《东京爱情故事》,这是种属于昭和余晖的最后浪漫,也是多元化和商业化互通有无的别样成就。
九十年代,世纪末的绝响和展开
时光终于来到了九十年代,伴随着科技和传播技术的蓬勃发展,配合着medimix的喧嚣尘上,日本漫画可谓进入了“烂熟”期,这个时代的漫画无论是绘画技法还是故事架构,都伴随着之前数个世代的积累而发展到了难以逾越的高度。
虽然漫画改编成动画在日本早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真正的大规模商业化改编还是从九十年代才成就规模,遥想当初政策对日本动漫束缚尚不严格的时期,国内观众能够在电视上观看到的日本动画十之八九产生于这个年代,而作为动画的原作,九十年代的漫画作品在形式日臻完善的同时,尚还未步入过度商业化的困局和雕琢过剩的怪圈,在精美的包装之下,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大量包含作者自身风格的作品。
《七龙珠》《幽游白书》《美少女战士》《金田一少年事件簿》,这些基本上就是当前国内八零后、九零后阿宅们的入门教科书,而在日本国内,如今三十岁上下的中青年人士同样是伴随着这些作品成长起来的。和他们的前辈不同的是,在阅读白纸黑字的漫画的同时,九十年代的漫画读者还能够通过更多具有动感的画面和配音来感受作者的魅力。对于青少年来说,声音和影像的刺激往往比图像来的更为深刻,正因为如此,对于九十年代这一批经典作品的记忆,也会更加清晰而具体。
商业化的成熟固然会使漫画作品变成更加精纯,但同时也会限制作品的活性。九十年代的少年漫画,分类上基本延续着上个时代的模式,其中又以战斗类为最多,《七龙珠》影响了几代人,并且成为了无比强大的动漫顶级ip,但最后依然陷入了商业战的泥潭之中,不得不和《乱马》展开了一场马拉松般的连载竞赛,最后各自草草收场。尽管后期的拖沓多少算是个污点,但毋庸置疑的是,《七龙珠》作为战斗类少年漫画的一块里程碑,奠定了漫画在当代娱乐文化中的显赫地位。
与略微进入形式僵局的少年漫画不同,九十年代的青年漫画依旧有着百花齐放的味道。伴随着泡沫经济影响的延续,日本社会的思潮也展开了新一轮的反思,对于当前社会的质疑和迷茫使得不同的声音此起彼伏,进而诞生了大量独特的作品类型。以安彦良和为例,他的《大国主》和《神武》就是一种对于日本(记纪年代)上古史的再解读,在即将步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重新审视前史文明,一方面可以看做安彦对于本国文化流传从源头上进行的再度思考,另一方面也算是他对于当时死灰复燃的“皇国史观”的强烈弹劾。
这之后,他还创作了自己的“基督与反基督三部曲”——《尼禄》《贞德》《耶稣》。一方面,他在作品中展示了自己对于基督教的认知,但另一方面,在那个特别的年代里,安彦良和创作这些以民族史和宗教为主题的作品,其目的显然也是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青年读者产生些许思考,带有几分励志和教化的意味了。尽管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这略嫌晦暗的题材恐怕还不如安彦作品中人物精细的肢体语言以及肉体美感留下的印象深刻。
毫无疑问,相较于尚处于发展完善期的前几个世代,进入九十年代后,日本漫画发展的势头已经很难用只言片语来完整归纳了。上文中列举的作品亦不过是冰山一角,在这个思想空前开放活跃的时代,漫画早已跳脱了传统以来既有的范畴,类型横跨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画不到的,当真是稊稗瓦砾皆可为所用。以日本人耳熟能详的各类文化遗产为例,《棋魂》(围棋)、《浪客行》(剑道&禅意),大量诸如此类的佳作也在九十年代涌现。作为平成年代的第一个十年,同时也是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个十年,九十年代的漫画世界便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组成与变化之中,完成了世纪之交的承前启后。
二十一世纪,andgoon
进入二十一世纪,百舸争流,漫画的创作也愈发商业化和成熟化,极端规整的行业模式早已定型,而伴随网络的发达,读者能够阅读的作品的数量也是以前所不能比拟的(尽管对于版权者来说这未必是件好事)。但在本文中,笔者并不打算就这个时代做详尽论述。尽管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然过去,但对于广大读者来说,之于这个全新的时代,都还只是懵懂的体验者。
自这个时**始席卷而来的各种动漫亚文化,其势头之强烈庞大是往昔所不能比拟的,一扫往日动漫文化的相对低调和核心向,如同辐射般将触角伸向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动漫立志论”在这个时代的表现形式会更加立体,也更加难以用简单的语音归纳总结。这种突飞猛进的转变是好是坏,尚难下断言。事实上,现如今要得出个定论也为时尚早,相信每位读者心中都自有一杆明称,就姑且这么一边享受一边体验新世纪漫画那重量级不同于往昔的影响力吧。
结语
“漫画立志论”或者说“漫画对人生的影响”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对于作为动漫大国的日本来说尤其如此,绝大多数战后出生的人都会在自己早期的人生中或多或少体会到漫画的影响力,大到人生观、价值观,小到对某件小事的看法,可以说,从他们能够读书识字开始,漫画就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中国的读者尽管大规模接触到日漫的年代相对较晚,但拜井喷式的漫画“引入”所赐,受到的感染同样巨大,且更为集中。discoveryjapan的“漫画的力量”专题,其目的无非也就是试图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重回原点,再度审视几十年如一日伴随着一代又一代日本人成长的漫画,到底具有那些撼动人心的力量。经过各界人士的多番推荐以及解说,经过对于业已逝去的各个时代漫画与时代关联特征的一番梳理,如果能让诸位看官有所“新”得,那便是无上的幸事了。
…而在中国国内,同样可以在七零后、八零后、甚至九零后的各类人群中找到成千上万的青狸簇拥。可以说,七十年代的浪漫,不分国籍,不分身份,它只是属于那个时代而已,不带任何门槛。
除去较为“伟光正”的浪漫情怀以外,七十年代的漫画作品同时又具有反传统的叛逆一面。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鬼才永井豪的数部作品。1972年的《恶魔人》凭借阴霾晦暗的世界观、暴力血腥的画面表现以及处处与传统主旋律作对的善恶思辨蔚为话题,一举成为反传统的先锋,在当时看来相当前卫。对于七十年代沐浴在相对优越的物质条件之下成长起来的年轻读者,过于刻板的说教和积极向上的浪漫情怀难免也会有腻味的时候,正因为如此,诸如《恶魔人》这类看似简单粗暴却有别有一番内涵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能应对他们内心对于打破传统枷锁的渴望。
《恶魔人》以外,永井豪另一部被多人提及,表示对自己的人生影响巨大的作品却是《破廉耻学园》。这部严格来说创作于六十年代末期的作品(1969年推出,走红于七十年代)开创了情色要素融入漫画创作的先河,这同样是对传统的一个挑战。日本漫画创立伊始,对于情色要素的态度还有些如履薄冰,露个小裤裤什么的基本已经就是极限,可到了永井豪这里,各种**啊掀裙子啊偷窥啊全开,作品中的角色如同发了疯一般释放着荷尔蒙,全然不顾万一年少无知的读者受到过大刺激狂喷鼻血而亡可该怎么办。不管是好是坏,永井豪创下的这先河对于后世日本动漫界工口物厚积薄发都是影响巨大的。而对于这个年代成长起来的读者来说,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某种教育”的作用吧。
八十年代,多元化与商业化
八十年代对于日本来说是个非常特别的时代。一方面,昭和年代迎来了它的终焉,一段激昂而又复杂的岁月即将过去,而且从此往后可能再也不会重现其时的辉煌;另一方面,泡沫经济问题的显现使得业已习惯高生活品质的日本人怡然自得的生活出现了些许阴影。
日本战后婴儿潮(即团块世代)中出生的人群已经成长起来并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而这批人之后的世代,在八十年代正值青春期,这批当时的年轻人较之他们的前辈,成长的环境要优渥许多,会更加看重娱乐、享受,对于奋斗的欲望则淡漠了不少。
这种逐渐转变的社会风气对于文艺界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以漫画界来说,各类漫画的形式更趋完善,而且比之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作品更为贴近当前漫画读者的审美趣旨,很多现今流行的漫画元素在八十年代也日趋定型,并且同样涌现了一批大师级的漫画作者,其中不少人活跃至今。
进入八十年代后,日本的国际收支达到世界最高,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职业选择的多样化,这一点在女性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日本的女性地位得以进一步提高,更多的人从家庭主妇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至少在婚前,能够比较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生路径。虽然少女漫画的真正定型源自池田理代子七十年代的名作《凡尔赛的玫瑰》,但到了八十年代,经过一批新涌现的漫画家(如访木卓、吉田秋生)的努力,使得少女漫画真正作为一个大的漫画类别“活”了起来。
另一方面,社会地位的提高同样会带来思想的解放,这个阶段的少女漫画中开始逐渐出现了对于**、职场生活等元素的描绘,这在早期的女性向漫画中是比较难得一见的,进而,后世大行其道的bl要素也在该时期的少女漫画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固,并且促成了bl同人志的广博发展(例如1986年夏天举行的ike中,《足球小将》的bl同人志就占了半数以上)。
以主打bl闻名的女性向杂志june更是从八十年**始刊载了由竹宫惠子和中岛梓创作的漫画小说知道专栏,有意无意中培养了大量的优秀耽美作者——例如尾崎南,她在被《足球小将》中若岛津健x日向小次郎的cp萌了一脸于是在同人志团体“怒恶流”大肆创作bl同人闯出名头后,进一步踏入商业领域推出了《绝爱》,而《绝爱》又成为了很多后辈腐女的入萌之作……历史的轮回始终十分有趣,必须承认,八十年代娱乐文化的抬头和宽松的社会环境确实给了少女漫画极好的发展土壤。
与之相对,少年漫画也在二十世纪倒数第二个十年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这期间的少年漫画不仅仅对如今日本的中青年人的童年产生了巨大影响,更是辐射到了海外的各个角落。以中国国内来说,伴随着九十年代盗版漫画大潮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就是这个年代的各种知名漫画作品。而今耳熟能详的大家例如安达充、高桥留美子、鸟山明、高桥阳一、荒木飞吕彦、车田正美等,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时代推出了自己的出道作乃至成名作,少年漫画的殿堂从未如此热闹非凡过,这也使得漫画特别是少年漫画进一步地向着国民级别的产品形式前进,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获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同于后世极端商业化的宅向作品,八十年代的少年漫画对应的群体十分广泛,主题亦较为多样化,且对应昭和末期的时代精神,比较重视娱乐性的同时也十分侧重青春期读者的关注点。热血和爱情基本上是很难缺席的主题,一部无视物理法则的《足球小将》虽然会让物理老师气得七窍生烟,但不可否认的是它让成千上万那时候的孩子们爱上了足球这么个玩意儿,日本足球能在八十年代以后突飞猛进,这部超级系的足球漫画功不可没。
日本足球宿将中田英寿曾经和《足球小将》的作者高桥阳一有过一次对谈,中田在对谈中就曾提到,在他看来,“《足球小将》乃是日本足球文化的原点。”“漫画中大空翼的励志表现激励着自己毫无保留地投身足球事业当中。”而日本足坛的另外两名宿将中村俊辅和名波浩则表示,《足球小将》中的岬太郎是他们一生的偶像。因为一部漫画作品而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某项运动,漫画的力量当真是不能小觑呢。
相对于《足球小将》《圣斗士星矢》中那热血无比的时代精神,侧重于表现青少年爱情、日常生活的作品同样在八十年**始走向成熟。和少女漫画一样,当时的很多少年漫画开始渐渐跳脱出传统的热血打斗或嬉闹搞笑的老路,渐渐变得细腻而平实,侧重人物内心的刻画。
八十年代的时代精神中,享受生活也是一种不可无视的旋律,对于青春的向往和对于爱情的憧憬使得即便是男性读者也开始乐于关注此类作品,其中安达充和高桥留美子的成功,更是将少女漫画中一些特有的纤细风情移植到了本应粗线条的少年漫画中,对于角色特别是女性角色的塑造也开始跳脱了传统上那种单薄的花瓶形象,变得立体生动起来。
一般所谓的“日本动漫界三女神”中的橙路(《橙路》)和拉姆(《福星小子》)以及贝露丹迪(《我的女神》)全都诞生于这个时代,或许也并非偶然。这种对于女性角色刻画的进步同样也对后世“萌”要素的大行其道埋下了伏笔,成千上万的男性读者终于可以卸下社会性的包袱,毫无顾忌地大快朵颐以女性角色为主要卖点的“少年”漫画,这或许可以算是在泡沫经济来临之前的昭和末期给予的最大福利吧(笑)。
除去读者年龄层相对较低的少年少女漫画以外,青年漫画同样在八十年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事实上,伴随着题材的扩展,高年龄层的女性漫画已经在这个时**始涌现,与少女漫画的发展乃是并行。而以二、三十岁的男性为主要读者的青年漫画,则伴随着八十年代《周刊youngmagazine》《周刊youngjump》的创刊得以进一步做大。
由于对应的读者年轻层较高,青年漫画比之少年漫画少了很多束缚,一些过激、过于现实亦或是对于少年读者来说枯燥乏味的内容在青年漫画中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表达,题材的类型选取更是限制极少,这与八十年代的时代精神一拍即合,使得作品在自由度和表现形式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大量暗含时代精神经典作品诞生,影响到一批批世界观已经较为成熟的读者,这批读者进而又在潜移默化下将这种精神融入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状态之中,从而形成新的时代精神……例如那部如同初冬阳光般和煦温馨,治愈了多少x丝青年,让他们相信女神终有一天会来到自己身边的《相聚一刻》,又比如那部让人纠结得欲生欲死,虐心程度丝毫不亚于当下某些作品的《东京爱情故事》,这是种属于昭和余晖的最后浪漫,也是多元化和商业化互通有无的别样成就。
九十年代,世纪末的绝响和展开
时光终于来到了九十年代,伴随着科技和传播技术的蓬勃发展,配合着medimix的喧嚣尘上,日本漫画可谓进入了“烂熟”期,这个时代的漫画无论是绘画技法还是故事架构,都伴随着之前数个世代的积累而发展到了难以逾越的高度。
虽然漫画改编成动画在日本早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真正的大规模商业化改编还是从九十年代才成就规模,遥想当初政策对日本动漫束缚尚不严格的时期,国内观众能够在电视上观看到的日本动画十之八九产生于这个年代,而作为动画的原作,九十年代的漫画作品在形式日臻完善的同时,尚还未步入过度商业化的困局和雕琢过剩的怪圈,在精美的包装之下,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大量包含作者自身风格的作品。
《七龙珠》《幽游白书》《美少女战士》《金田一少年事件簿》,这些基本上就是当前国内八零后、九零后阿宅们的入门教科书,而在日本国内,如今三十岁上下的中青年人士同样是伴随着这些作品成长起来的。和他们的前辈不同的是,在阅读白纸黑字的漫画的同时,九十年代的漫画读者还能够通过更多具有动感的画面和配音来感受作者的魅力。对于青少年来说,声音和影像的刺激往往比图像来的更为深刻,正因为如此,对于九十年代这一批经典作品的记忆,也会更加清晰而具体。
商业化的成熟固然会使漫画作品变成更加精纯,但同时也会限制作品的活性。九十年代的少年漫画,分类上基本延续着上个时代的模式,其中又以战斗类为最多,《七龙珠》影响了几代人,并且成为了无比强大的动漫顶级ip,但最后依然陷入了商业战的泥潭之中,不得不和《乱马》展开了一场马拉松般的连载竞赛,最后各自草草收场。尽管后期的拖沓多少算是个污点,但毋庸置疑的是,《七龙珠》作为战斗类少年漫画的一块里程碑,奠定了漫画在当代娱乐文化中的显赫地位。
与略微进入形式僵局的少年漫画不同,九十年代的青年漫画依旧有着百花齐放的味道。伴随着泡沫经济影响的延续,日本社会的思潮也展开了新一轮的反思,对于当前社会的质疑和迷茫使得不同的声音此起彼伏,进而诞生了大量独特的作品类型。以安彦良和为例,他的《大国主》和《神武》就是一种对于日本(记纪年代)上古史的再解读,在即将步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重新审视前史文明,一方面可以看做安彦对于本国文化流传从源头上进行的再度思考,另一方面也算是他对于当时死灰复燃的“皇国史观”的强烈弹劾。
这之后,他还创作了自己的“基督与反基督三部曲”——《尼禄》《贞德》《耶稣》。一方面,他在作品中展示了自己对于基督教的认知,但另一方面,在那个特别的年代里,安彦良和创作这些以民族史和宗教为主题的作品,其目的显然也是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青年读者产生些许思考,带有几分励志和教化的意味了。尽管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这略嫌晦暗的题材恐怕还不如安彦作品中人物精细的肢体语言以及肉体美感留下的印象深刻。
毫无疑问,相较于尚处于发展完善期的前几个世代,进入九十年代后,日本漫画发展的势头已经很难用只言片语来完整归纳了。上文中列举的作品亦不过是冰山一角,在这个思想空前开放活跃的时代,漫画早已跳脱了传统以来既有的范畴,类型横跨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画不到的,当真是稊稗瓦砾皆可为所用。以日本人耳熟能详的各类文化遗产为例,《棋魂》(围棋)、《浪客行》(剑道&禅意),大量诸如此类的佳作也在九十年代涌现。作为平成年代的第一个十年,同时也是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个十年,九十年代的漫画世界便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组成与变化之中,完成了世纪之交的承前启后。
二十一世纪,andgoon
进入二十一世纪,百舸争流,漫画的创作也愈发商业化和成熟化,极端规整的行业模式早已定型,而伴随网络的发达,读者能够阅读的作品的数量也是以前所不能比拟的(尽管对于版权者来说这未必是件好事)。但在本文中,笔者并不打算就这个时代做详尽论述。尽管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然过去,但对于广大读者来说,之于这个全新的时代,都还只是懵懂的体验者。
自这个时**始席卷而来的各种动漫亚文化,其势头之强烈庞大是往昔所不能比拟的,一扫往日动漫文化的相对低调和核心向,如同辐射般将触角伸向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动漫立志论”在这个时代的表现形式会更加立体,也更加难以用简单的语音归纳总结。这种突飞猛进的转变是好是坏,尚难下断言。事实上,现如今要得出个定论也为时尚早,相信每位读者心中都自有一杆明称,就姑且这么一边享受一边体验新世纪漫画那重量级不同于往昔的影响力吧。
结语
“漫画立志论”或者说“漫画对人生的影响”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对于作为动漫大国的日本来说尤其如此,绝大多数战后出生的人都会在自己早期的人生中或多或少体会到漫画的影响力,大到人生观、价值观,小到对某件小事的看法,可以说,从他们能够读书识字开始,漫画就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中国的读者尽管大规模接触到日漫的年代相对较晚,但拜井喷式的漫画“引入”所赐,受到的感染同样巨大,且更为集中。discoveryjapan的“漫画的力量”专题,其目的无非也就是试图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重回原点,再度审视几十年如一日伴随着一代又一代日本人成长的漫画,到底具有那些撼动人心的力量。经过各界人士的多番推荐以及解说,经过对于业已逝去的各个时代漫画与时代关联特征的一番梳理,如果能让诸位看官有所“新”得,那便是无上的幸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