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w.com,一世富贵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政治制度来决定经济基础。
没有商品经济的革命,政治制度的变更就会没有意义,不但不会体现出社会进步的一面,甚至会走向反面。历史上,除了少数的几个国家,因为宗教、历史、地理及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影响,资本主义制度可以与商品经济相互促进,滚雪球一样越发展越快外,大部分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都带领国家经济走向了种植园主经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结论。如果反过来,认为上层建筑可以带来经济基础的革命,则就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
作为一个穿越者,徐平需要做的是完成商品经济对自然经济的革命,至于上层建筑会如何变革,历史会给出答案,那是自然的历史进程。
弹棉花的机具革新在中国的进展极其缓慢,数百年几乎没有进展,究其原因,还是与中国的小农经济没有需求有关。社会需求催生社会变革,没有需求,哪怕变革出现了,也会慢慢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默默无闻。
纺纱机具在最开始的时候,中国的发展还远远领先于欧洲,与珍妮机类似的纺纱机在中国出现得远比英国早。实际上直到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是从中国输入棉布,而且中国棉布,尤其是江南一带的棉布还是高质量的代名词。
中国一直没有冲破自然经济的束缚,商品经济发展不起来,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最终被赶上,超过,并越拉越远。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在棉纺织工业上。
中国传统是小农自然经济发展的巅峰,几乎达到了一种极致。在领先的时候,自然可以沾沾自喜,以天朝上国自居。当经济革命来临,这种成熟就成了负担,发生商品经济革命的门槛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高。新的经济革命经常选在先前相对落后的地方突破,徐平前世的经济学家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后发优势”。
原先走得快的地方,在新的技术革命和经济革命面前,会成为顽固的保垒,成为革命的反面力量。而在相对落后的地方,则可以生根发芽,喷涌而出。
小农经济经常可以与自然经济等同,尤其是在农耕立国的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就是吃自己种出来的粮食,穿自己织的布做成的衣服,衣食都能自足。衣和食这两个方面,是小农经济的基础,只要把其中一项变成了彻底的商品,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趋势就再也不可阻挡。在工业化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前,粮食完全商品化基本不可能,能够选择的,实际上只有衣,只有纺织业。
这是徐平无限重视棉纺织业的原因,只要这一个产业发展起来,商品经济的大潮就无可阻挡,也没有人去阻挡,而只会去争当这一大潮中的弄潮儿。
经济革命不是看建了多少工厂,雇佣了多少工人,能够生产多少钢铁,工业占了经济的多少份额,而是要看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有没有发生变革。只要经济基础改变了,自然会带动整个社会的产业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徐平的规划很简单,已经找到了这个突破口,并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准备。如今一切就绪,只等着东风的到来。今年先试验整个三司的纺织业链条是否顺畅,明年就借助三司的强大经济力量形成大产业,迅速在中原地区推开。
新的社会存在会催生新的社会意识,抓住这个节点,完成劳动创造财富理论基础的构建。所谓立言,本来就是与做的事结合在一起的,相辅相成。
劳动创造财富还只是商品经济的引子,商业交换会让财富增殖是第二步,财富增殖之后可以扩大再生产,从而形成一个正循环是第三步。
这三步完成,并经过了实际的检验,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车轮就再也不会停下来。三司既是车头,也是车夫,会带着这辆大车滚滚向前,无可阻挡。
这是徐平的规划,作为一个穿越者,给这个世界所能够带来的革命。他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只能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做下去。在这条道路上,他将会遇到无数的困难,他也将会克服无数的困难。他也将会受到无数的冷眼和误解,他只能去默默地面对这些,一切的一切,历史终究会给出答案。
(这几章说道理的成分重了些,没办法,要规划清楚主角要做的事情。我也发现了,如果不在书里明确说出来,会引起一些读者的误解,还是说出来的好。惟一可以向读者保证的,我没有照搬资料,书里所写的无论是理论还是例子,你都不会在另一本书里面看到。这样的内容夹杂在故事情节里,确实会导致读起来不顺畅。但网络小说的特点,不把这些内容写出来,又容易让读的人看起来一头雾水,东打一耙子西打一榔头的,不知道主角要干什么。望读者谅解一些,多宽容,多担待。)(未完待续。)
政治制度来决定经济基础。
没有商品经济的革命,政治制度的变更就会没有意义,不但不会体现出社会进步的一面,甚至会走向反面。历史上,除了少数的几个国家,因为宗教、历史、地理及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影响,资本主义制度可以与商品经济相互促进,滚雪球一样越发展越快外,大部分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都带领国家经济走向了种植园主经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结论。如果反过来,认为上层建筑可以带来经济基础的革命,则就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
作为一个穿越者,徐平需要做的是完成商品经济对自然经济的革命,至于上层建筑会如何变革,历史会给出答案,那是自然的历史进程。
弹棉花的机具革新在中国的进展极其缓慢,数百年几乎没有进展,究其原因,还是与中国的小农经济没有需求有关。社会需求催生社会变革,没有需求,哪怕变革出现了,也会慢慢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默默无闻。
纺纱机具在最开始的时候,中国的发展还远远领先于欧洲,与珍妮机类似的纺纱机在中国出现得远比英国早。实际上直到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是从中国输入棉布,而且中国棉布,尤其是江南一带的棉布还是高质量的代名词。
中国一直没有冲破自然经济的束缚,商品经济发展不起来,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最终被赶上,超过,并越拉越远。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在棉纺织工业上。
中国传统是小农自然经济发展的巅峰,几乎达到了一种极致。在领先的时候,自然可以沾沾自喜,以天朝上国自居。当经济革命来临,这种成熟就成了负担,发生商品经济革命的门槛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高。新的经济革命经常选在先前相对落后的地方突破,徐平前世的经济学家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后发优势”。
原先走得快的地方,在新的技术革命和经济革命面前,会成为顽固的保垒,成为革命的反面力量。而在相对落后的地方,则可以生根发芽,喷涌而出。
小农经济经常可以与自然经济等同,尤其是在农耕立国的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就是吃自己种出来的粮食,穿自己织的布做成的衣服,衣食都能自足。衣和食这两个方面,是小农经济的基础,只要把其中一项变成了彻底的商品,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趋势就再也不可阻挡。在工业化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前,粮食完全商品化基本不可能,能够选择的,实际上只有衣,只有纺织业。
这是徐平无限重视棉纺织业的原因,只要这一个产业发展起来,商品经济的大潮就无可阻挡,也没有人去阻挡,而只会去争当这一大潮中的弄潮儿。
经济革命不是看建了多少工厂,雇佣了多少工人,能够生产多少钢铁,工业占了经济的多少份额,而是要看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有没有发生变革。只要经济基础改变了,自然会带动整个社会的产业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徐平的规划很简单,已经找到了这个突破口,并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准备。如今一切就绪,只等着东风的到来。今年先试验整个三司的纺织业链条是否顺畅,明年就借助三司的强大经济力量形成大产业,迅速在中原地区推开。
新的社会存在会催生新的社会意识,抓住这个节点,完成劳动创造财富理论基础的构建。所谓立言,本来就是与做的事结合在一起的,相辅相成。
劳动创造财富还只是商品经济的引子,商业交换会让财富增殖是第二步,财富增殖之后可以扩大再生产,从而形成一个正循环是第三步。
这三步完成,并经过了实际的检验,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车轮就再也不会停下来。三司既是车头,也是车夫,会带着这辆大车滚滚向前,无可阻挡。
这是徐平的规划,作为一个穿越者,给这个世界所能够带来的革命。他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只能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做下去。在这条道路上,他将会遇到无数的困难,他也将会克服无数的困难。他也将会受到无数的冷眼和误解,他只能去默默地面对这些,一切的一切,历史终究会给出答案。
(这几章说道理的成分重了些,没办法,要规划清楚主角要做的事情。我也发现了,如果不在书里明确说出来,会引起一些读者的误解,还是说出来的好。惟一可以向读者保证的,我没有照搬资料,书里所写的无论是理论还是例子,你都不会在另一本书里面看到。这样的内容夹杂在故事情节里,确实会导致读起来不顺畅。但网络小说的特点,不把这些内容写出来,又容易让读的人看起来一头雾水,东打一耙子西打一榔头的,不知道主角要干什么。望读者谅解一些,多宽容,多担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