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w.com,大宋好时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伊霍之事!
石介书信中的这几个字被飞语上奏,朝堂上顿时平地起惊雷。
四个字,重愈千钧,字字杀人。
伊者,伊尹。
霍者,霍光。
前者辅佐商汤灭夏,后者是汉武帝的托孤之臣。
以此而论,此二人是忠君贤臣。
然而,伊尹曾囚禁商汤的嫡长孙太甲于桐宫,自行摄政;
霍光在武帝,尤其是昭帝死后,只手遮天,废立天子,毒杀皇后。
换个角度,他们又是擅权祸国的奸臣。
虽然大多数史书上称太甲大彻大悟,伊尹亲自前去迎回,辅其当国,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话。
但《竹书纪年》上却是另外的说法:太甲出桐宫,诛伊尹。
霍光本人虽病亡,但其死后霍家欲谋反,被宣帝剿灭,霍氏满门诛杀。
伊尹、霍光皆无好下场,二人并提,合称“伊霍”,代指权臣摄政废立皇帝。
石介在给富弼的信中,竟言“行伊霍之事”。
这还了得?
一帮“君子之党”搞所谓新政,究竟是想做什么?犯上谋逆,欲行不轨吗?
有人觉得范仲淹等人行事光明磊落,忠心耿耿,应该不会有不轨行径。
王莽谦恭未篡时。
知人知面不知心。
守旧之臣只用了两句话,便让人哑口无言,涉及谋逆,哪怕相信范仲淹等人的品质,也不敢再多嘴。
更何况此番言之凿凿,有真凭实据——石介的信。
信函是私人往来之物,但还是被人找了出来,至于是怎么拿到的,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上面的字迹,经过辨认,确实属于石介。
尽管石介本人抵死不认,声称自己写给富弼的书信原文是——伊周之事。
周者,周公也!
千百年来,忠诚辅臣的代表。
行伊周之事,是说要做忠心耿耿,辅佐君王的贤臣;伊霍之事,则是擅权废立。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尽管石介百般分辨,但都被视为狡辩,书信上的字迹铁证如山。
石介给人写过不少书信,也有过不少奏疏,都被拿出来一一对比,并无丝毫差别,笔迹无二。
百口莫辩!
石介无奈,只得泣泪上疏,自请解除职务,请朝廷调查清楚,还以清白。
这等行径,在旁人眼中不过是嘴硬,权宜之计罢了!
难得有这等良机,守旧势力怎会放弃?立即以此为突破口,发动攻势。
首先遭殃的是富弼,毕竟石介的信是写给他的。
范仲淹与韩琦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才是新政核心,也被诘问到底是何居心?
石介好端端为何会这样说?莫非新政的“君子之党”确实包藏祸心,欲行伊霍之事?
一连串的诘问与打击,让范仲淹、韩琦等人甚是无奈,难以反驳,十分被动。
从宫中出来,几位新政要员同车共乘,既然以“君子之党”自居,也就没什么好避讳的。
尹洙怒道:“陷害,绝对是陷害。”
他们深信不疑,石介为人方正忠厚,绝对不会说出那等大逆不道之言。
陷害!
范仲淹与韩琦何尝不知道?
模仿石介的笔记,假造一封书信很容易。
问题是如何证明?
&... -->>
伊霍之事!
石介书信中的这几个字被飞语上奏,朝堂上顿时平地起惊雷。
四个字,重愈千钧,字字杀人。
伊者,伊尹。
霍者,霍光。
前者辅佐商汤灭夏,后者是汉武帝的托孤之臣。
以此而论,此二人是忠君贤臣。
然而,伊尹曾囚禁商汤的嫡长孙太甲于桐宫,自行摄政;
霍光在武帝,尤其是昭帝死后,只手遮天,废立天子,毒杀皇后。
换个角度,他们又是擅权祸国的奸臣。
虽然大多数史书上称太甲大彻大悟,伊尹亲自前去迎回,辅其当国,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话。
但《竹书纪年》上却是另外的说法:太甲出桐宫,诛伊尹。
霍光本人虽病亡,但其死后霍家欲谋反,被宣帝剿灭,霍氏满门诛杀。
伊尹、霍光皆无好下场,二人并提,合称“伊霍”,代指权臣摄政废立皇帝。
石介在给富弼的信中,竟言“行伊霍之事”。
这还了得?
一帮“君子之党”搞所谓新政,究竟是想做什么?犯上谋逆,欲行不轨吗?
有人觉得范仲淹等人行事光明磊落,忠心耿耿,应该不会有不轨行径。
王莽谦恭未篡时。
知人知面不知心。
守旧之臣只用了两句话,便让人哑口无言,涉及谋逆,哪怕相信范仲淹等人的品质,也不敢再多嘴。
更何况此番言之凿凿,有真凭实据——石介的信。
信函是私人往来之物,但还是被人找了出来,至于是怎么拿到的,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上面的字迹,经过辨认,确实属于石介。
尽管石介本人抵死不认,声称自己写给富弼的书信原文是——伊周之事。
周者,周公也!
千百年来,忠诚辅臣的代表。
行伊周之事,是说要做忠心耿耿,辅佐君王的贤臣;伊霍之事,则是擅权废立。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尽管石介百般分辨,但都被视为狡辩,书信上的字迹铁证如山。
石介给人写过不少书信,也有过不少奏疏,都被拿出来一一对比,并无丝毫差别,笔迹无二。
百口莫辩!
石介无奈,只得泣泪上疏,自请解除职务,请朝廷调查清楚,还以清白。
这等行径,在旁人眼中不过是嘴硬,权宜之计罢了!
难得有这等良机,守旧势力怎会放弃?立即以此为突破口,发动攻势。
首先遭殃的是富弼,毕竟石介的信是写给他的。
范仲淹与韩琦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才是新政核心,也被诘问到底是何居心?
石介好端端为何会这样说?莫非新政的“君子之党”确实包藏祸心,欲行伊霍之事?
一连串的诘问与打击,让范仲淹、韩琦等人甚是无奈,难以反驳,十分被动。
从宫中出来,几位新政要员同车共乘,既然以“君子之党”自居,也就没什么好避讳的。
尹洙怒道:“陷害,绝对是陷害。”
他们深信不疑,石介为人方正忠厚,绝对不会说出那等大逆不道之言。
陷害!
范仲淹与韩琦何尝不知道?
模仿石介的笔记,假造一封书信很容易。
问题是如何证明?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