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w.com,血路救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本书接近尾声,最近一两周的更新会加速,感谢一直以来支持、鼓励我的朋友们。新书《抗战惊雷》已上传,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在此致以最诚恳的感谢。
*********************************************************************
至于军队,在大把的金钱拉拢下,在民族大义的号召下,在新鲜血液的补充下,在不断的人事调配下,已经完全成了政府的工具。别说是什么师长、军长,就算是军区司令,现在想割据一方,也是异想天开的事情。没有军饷,没有弹药,没有粮秣,再加上政府不断向士兵们灌输的政治思想,犯上作乱就是自取灭亡。
袁世凯摇了摇头,将心中乱七八糟的念头抛在一旁,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已经是这般情形,北洋旧人拆的拆,分的分,作为一个集团已经很难再统一意志。再说,他已经被查出患了严重的肾病,又因为儿子策划兵变的事情被查出,而主动辞去国防部长要职,只担任了总统高级顾问,又管那么多事干什么呢?
车在家门口前停下,袁世凯一眼便看见门前停着的汽车,汽车挂着外交牌照,这对他并不陌生。
袁世凯慢慢走到客厅门口,朱尔典已经笑容满面地走了出来,当然,这段路已经够袁世凯转动脑筋,思考着如何应付这个英国的老朋友了。
寒喧和废话对于这种场合是很必要的,袁世凯绝口不问朱尔典的来意,话里话外只把这当成是朋友间的礼尚往来,朱尔典也笑着与他闲聊。喝过了一杯茶后,朱尔典才将话题引向了国际形势。
“贵国的国际局势研究小组,对目前的以及将来的局势,做出了怎样的判断?作为老朋友,能否透露一二。”朱尔典的语气郑重,让袁世凯不由得看了他一眼。
“现在怎样的判断还不都是假设,公使先生,何必看重此事?”袁世凯笑道。
朱尔典淡淡一笑,说道:“贵国的国务卿先生病愈复出后,便主持成立了国际局势研究小组,外界普遍猜测是为中国的外交政策作导向作用。而且,最近的舆论也有了很多,我国政府对此深表关注。”
朱尔典口中所谓的舆论变化,确实是中国政府提前为之,意图就是告知国民,未来出现的欧洲大战,对于中国来说,置身事外是消极的。这其中有很多的机遇,要提前为这个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世界大变做好准备。
袁世凯点了点头,沉默着暂时没有说话,对于国际局势的变化,研究小组的意见并不统一,他在犹豫着是否应该把这些告诉朱尔典。
“按照中国现在的地位,如果欧战爆发,加入哪一方,反对哪一方,都是不太可行,还是严守中立,慢慢积蓄实力为好。”朱尔典继续说道:“等到欧战结束,再选择投靠胜利的一方,也是一件很便宜的事情。”
“如果万一在中国境内发生战事呢?”袁世凯问道。
朱尔典笑了笑,说道:“当初日俄战争时期,清朝政府采取的局外中立做法,我看值得借鉴。”
袁世凯抿了抿嘴角,说道:“公使先生这话可是不宜在外面说。”话虽这么说,但袁世凯的想法却基本上与朱尔典是一致的。
“当然。”朱尔典说道:“因为我们是老朋友,我才坦诚相告。目前,贵国与德国走得太近,这是一件后果非常严重的事情,希望贵国政府能谨慎考虑。”
“德国给予了中国大量的支持和援助。”袁世凯解释道:“对于两国之间的正常交往,公使先生是不是过于敏感了。”
朱尔典摇头道:“陈国务卿很精明,但他想在胜负双方当中转手,借用可能会发生欧战的机会,获取最大的利益,这无异于玩火。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实力对比,明眼中都看得很清楚。贵国也可以采取另外一种行动,那就是站在协约国一方,这样在战后才能争取到实在的权益,不然就还不是中国的权益。”
这是邀请吗?袁世凯盯着朱尔典的脸色,他对英国为首的协约国还是很看好的。虽然在研究小组的讨论中,他谨慎地没有提具体应该支持哪方,但是话外却大大地对协约国拥有绝对的制海权赞誉了一番,认为同盟国至少对英国是无能为力的,内中意思何属,也明白得很啦。
“实在的权益,具体的说呢?”袁世凯笑着说道:“公使先生和陈国务卿也打过几回交道了,他是怎样的人,呵呵,我们都是清楚的。现在争论很激烈,公使先生还是尽早摊牌为好啊!”
朱尔典的试探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答复,争论激烈,也就是中国政府的外交走向还没有最后定局,英国或者说协约国方面,还有机会。
至于说拉拢中国参战,英国并没有指望中国的军队能远赴欧洲作战,但中国的资源和劳工却是可以利用的。而且中国是弱国,所能提出的要求必然不高,不会危及到英国在远东的利益。
这不同于日本,英国惧怕日本势力在远东一家独大,所以在是否邀请日本参战的问题上,还是有很大的分歧和迟疑。但要将远东的德国海陆军清除干净,眼见着又必须依靠日本海军的力量。当然,如果中国能做到这一点,那是最好的事情。
让中国和日本互相牵制,让他们都需要大英帝国的支持,这是朱尔典的如意算盘。不管是日本还是中国,英国都不希望他们的实力膨胀过快。
“谢谢你,老朋友。”朱尔典起身告辞,与袁世凯握手告别。
…………
陈文强现在有种当江湖骗子的感觉,嗯,不应该这么贬低自己,在社会上叫骗子,在世界外交领域上,那就得叫纵横捭阖,灵活外交。骗完了德国人,英国人又送上门来,你说,不骗还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朱尔典脸上带着无可挑剔的笑容,可心里却有些发痛。对于中国,他是看得很清楚的,虽然表面上对列强显得很顺从,并未推翻满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此来换取一个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但这只是表面,中国政府骨子里一直憋着股劲,闷头苦干,积蓄实力。目的,当然想都不用去想就知道。
有时候,朱尔典不得不感慨中国新政府赶上了一个好时候,国际形势的紧张,欧战阴影的笼罩,列强国家的矛盾,使得中国在不得不有所放松的众列强的压迫下,挣脱出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当然,中国新政府的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也是功不可没。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用利益作诱饵,区别对待,拉上了美德两国,也算是有了靠山和支持。现在,竟然也有了利用的价值,成为两大军事集团拉拢的对象。
“大英帝国对中国的关系一直是友好的,虽然国际风云变幻,但我国政府依然希望两国间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友好的关系。”朱尔典决定先抛出个小诱饵,试探下陈文强的态度,以及中国政府的胃口,“我国拟将贵国的庚子赔款暂行缓付,期限呢,暂定为三年。这是一种诚意的表示,也是促进英国对贵国的影响,发展中英贸易,增进两国的亲密关系。”
只是缓付,陈文强有些不屑地撇了撇嘴,这个动作很明显,当然也就落在了朱尔典的眼中。
“感谢贵国政府的善意之举。”陈文强不咸不淡地... -->>
本书接近尾声,最近一两周的更新会加速,感谢一直以来支持、鼓励我的朋友们。新书《抗战惊雷》已上传,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在此致以最诚恳的感谢。
*********************************************************************
至于军队,在大把的金钱拉拢下,在民族大义的号召下,在新鲜血液的补充下,在不断的人事调配下,已经完全成了政府的工具。别说是什么师长、军长,就算是军区司令,现在想割据一方,也是异想天开的事情。没有军饷,没有弹药,没有粮秣,再加上政府不断向士兵们灌输的政治思想,犯上作乱就是自取灭亡。
袁世凯摇了摇头,将心中乱七八糟的念头抛在一旁,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已经是这般情形,北洋旧人拆的拆,分的分,作为一个集团已经很难再统一意志。再说,他已经被查出患了严重的肾病,又因为儿子策划兵变的事情被查出,而主动辞去国防部长要职,只担任了总统高级顾问,又管那么多事干什么呢?
车在家门口前停下,袁世凯一眼便看见门前停着的汽车,汽车挂着外交牌照,这对他并不陌生。
袁世凯慢慢走到客厅门口,朱尔典已经笑容满面地走了出来,当然,这段路已经够袁世凯转动脑筋,思考着如何应付这个英国的老朋友了。
寒喧和废话对于这种场合是很必要的,袁世凯绝口不问朱尔典的来意,话里话外只把这当成是朋友间的礼尚往来,朱尔典也笑着与他闲聊。喝过了一杯茶后,朱尔典才将话题引向了国际形势。
“贵国的国际局势研究小组,对目前的以及将来的局势,做出了怎样的判断?作为老朋友,能否透露一二。”朱尔典的语气郑重,让袁世凯不由得看了他一眼。
“现在怎样的判断还不都是假设,公使先生,何必看重此事?”袁世凯笑道。
朱尔典淡淡一笑,说道:“贵国的国务卿先生病愈复出后,便主持成立了国际局势研究小组,外界普遍猜测是为中国的外交政策作导向作用。而且,最近的舆论也有了很多,我国政府对此深表关注。”
朱尔典口中所谓的舆论变化,确实是中国政府提前为之,意图就是告知国民,未来出现的欧洲大战,对于中国来说,置身事外是消极的。这其中有很多的机遇,要提前为这个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世界大变做好准备。
袁世凯点了点头,沉默着暂时没有说话,对于国际局势的变化,研究小组的意见并不统一,他在犹豫着是否应该把这些告诉朱尔典。
“按照中国现在的地位,如果欧战爆发,加入哪一方,反对哪一方,都是不太可行,还是严守中立,慢慢积蓄实力为好。”朱尔典继续说道:“等到欧战结束,再选择投靠胜利的一方,也是一件很便宜的事情。”
“如果万一在中国境内发生战事呢?”袁世凯问道。
朱尔典笑了笑,说道:“当初日俄战争时期,清朝政府采取的局外中立做法,我看值得借鉴。”
袁世凯抿了抿嘴角,说道:“公使先生这话可是不宜在外面说。”话虽这么说,但袁世凯的想法却基本上与朱尔典是一致的。
“当然。”朱尔典说道:“因为我们是老朋友,我才坦诚相告。目前,贵国与德国走得太近,这是一件后果非常严重的事情,希望贵国政府能谨慎考虑。”
“德国给予了中国大量的支持和援助。”袁世凯解释道:“对于两国之间的正常交往,公使先生是不是过于敏感了。”
朱尔典摇头道:“陈国务卿很精明,但他想在胜负双方当中转手,借用可能会发生欧战的机会,获取最大的利益,这无异于玩火。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实力对比,明眼中都看得很清楚。贵国也可以采取另外一种行动,那就是站在协约国一方,这样在战后才能争取到实在的权益,不然就还不是中国的权益。”
这是邀请吗?袁世凯盯着朱尔典的脸色,他对英国为首的协约国还是很看好的。虽然在研究小组的讨论中,他谨慎地没有提具体应该支持哪方,但是话外却大大地对协约国拥有绝对的制海权赞誉了一番,认为同盟国至少对英国是无能为力的,内中意思何属,也明白得很啦。
“实在的权益,具体的说呢?”袁世凯笑着说道:“公使先生和陈国务卿也打过几回交道了,他是怎样的人,呵呵,我们都是清楚的。现在争论很激烈,公使先生还是尽早摊牌为好啊!”
朱尔典的试探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答复,争论激烈,也就是中国政府的外交走向还没有最后定局,英国或者说协约国方面,还有机会。
至于说拉拢中国参战,英国并没有指望中国的军队能远赴欧洲作战,但中国的资源和劳工却是可以利用的。而且中国是弱国,所能提出的要求必然不高,不会危及到英国在远东的利益。
这不同于日本,英国惧怕日本势力在远东一家独大,所以在是否邀请日本参战的问题上,还是有很大的分歧和迟疑。但要将远东的德国海陆军清除干净,眼见着又必须依靠日本海军的力量。当然,如果中国能做到这一点,那是最好的事情。
让中国和日本互相牵制,让他们都需要大英帝国的支持,这是朱尔典的如意算盘。不管是日本还是中国,英国都不希望他们的实力膨胀过快。
“谢谢你,老朋友。”朱尔典起身告辞,与袁世凯握手告别。
…………
陈文强现在有种当江湖骗子的感觉,嗯,不应该这么贬低自己,在社会上叫骗子,在世界外交领域上,那就得叫纵横捭阖,灵活外交。骗完了德国人,英国人又送上门来,你说,不骗还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朱尔典脸上带着无可挑剔的笑容,可心里却有些发痛。对于中国,他是看得很清楚的,虽然表面上对列强显得很顺从,并未推翻满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此来换取一个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但这只是表面,中国政府骨子里一直憋着股劲,闷头苦干,积蓄实力。目的,当然想都不用去想就知道。
有时候,朱尔典不得不感慨中国新政府赶上了一个好时候,国际形势的紧张,欧战阴影的笼罩,列强国家的矛盾,使得中国在不得不有所放松的众列强的压迫下,挣脱出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当然,中国新政府的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也是功不可没。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用利益作诱饵,区别对待,拉上了美德两国,也算是有了靠山和支持。现在,竟然也有了利用的价值,成为两大军事集团拉拢的对象。
“大英帝国对中国的关系一直是友好的,虽然国际风云变幻,但我国政府依然希望两国间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友好的关系。”朱尔典决定先抛出个小诱饵,试探下陈文强的态度,以及中国政府的胃口,“我国拟将贵国的庚子赔款暂行缓付,期限呢,暂定为三年。这是一种诚意的表示,也是促进英国对贵国的影响,发展中英贸易,增进两国的亲密关系。”
只是缓付,陈文强有些不屑地撇了撇嘴,这个动作很明显,当然也就落在了朱尔典的眼中。
“感谢贵国政府的善意之举。”陈文强不咸不淡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