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约定 (1/2)
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w.com,三国之袁氏枭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老夫子可愿意为我担负起教化成民之职责?
经过最初的试探之后,袁否终于亮出戏肉。
郑玄闻言先是微微一愣,遂即摇头笑曰:“公子莫要寻老朽开心。”
显然,袁否并不相信袁否就真的能够做到无论贵贱、无论士庶,人人皆有书读,人人皆有学可上。
袁否也没有多做解释,而是将准备好的雕版印刷本《郑注尚书》从包袱拿出来,双手递给了郑玄。
郑玄初时还有些不解,不知道袁否给的是个什么东西。
但是,当郑玄看清楚手里拿的是什么之后,脸色便微微一变。
是书,袁否给他的竟然是一本书,而且还是一本纸质的书藉!
对于纸张,郑玄并不陌生,早在几十年前,蔡伦就已经发明了蔡侯纸,不过蔡侯纸价格昂贵,相比丝帛也是不遑多让,既便是普通的士族也是消费不起,所以鲜少有人拿祭侯纸来抄书,世间书藉仍然多用竹简、木牍。
袁否送了这么一本抄写精美的纸质书,可谓是一份重礼。
尤其袁否送的还是郑玄自己注的尚书,这就格外的难得。
当下郑玄起身向袁否拱手作揖说:“老朽何德何能,蒙公子馈赠如此重7■,礼。”
“区区薄礼,夫人又何必挂怀?”袁否却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接着说道,“若是夫子喜欢,我便送上百册、千册又有何妨?”
“什么?”郑玄瞠目结舌的说道,“百册、千册?”
袁否便不再废话。回头向徐盛使了个眼色。徐盛便跟太史慈将一个大包袱抬进来。然后当着郑玄的面解开来,里面却整齐叠放着上百本书册,郑玄起身上前,抓起其中一册,果然跟他手中的那本尚书一模一样,字迹也是相仿。
“这这这……”郑玄有些凌乱了,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在印刷术出现前,书藉的传播全部靠手抄。甚至还有专门的抄工,但既便是最专业、最优秀的抄工,也不可能将字迹写得如此之工整,工整到两本书中的字迹竟然近乎于相同,至少郑玄从未见过有这样的手艺。
抄书费时费力,用来承载文字的竹简、木牍又太笨重昂贵,这是阻碍书藉大量出现、大量流行的主要原因,正因为此,除了少数世家大族以及商家外,既便是一般的士族豪强。家里也没有几册藏书,所以读书人才会如此稀少。
一句话。抄书的不易和竹简、木牍严重阻碍了知识的传播。
但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并且完美结合,却破解了这一难题。
隋炀帝之所以得以推行科举,跟印刷术推广之后造成的书藉价格的断崖式下跌是密不可分的,正因为书藉价格的断崖式下跌,才使广大寒门士子有了读书的机会,寒门士子有了读书求学的机会,就使国家的读书人群体变得更加庞大。
读书人群体的庞大,才使得世家豪门垄断知识成为了昨日黄花。
有了寒门士子的强有力的竞争,科举的推行才成为可能,否则,若是没有书藉的盛行于世以及读书人群体的空前庞大,推行科举就是个笑话。
郑玄是一个懂行的,他立刻就从袁否提供的这一叠书藉中品出了玄妙。
当下郑玄问袁否说:“公子,如果老朽没有猜错,这些书并非是抄的,对吧?”
“夫子慧眼如炬。”袁否说,“不错,这批书册并非手抄,是使用雕版印刷印的。”
说完,袁否又将雕版印刷的原理跟郑玄说了,郑玄听了连声赞叹,所谓的雕版,其实跟印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印章小,字也少,而雕版却要大得多,字数也更多,但原理是相通的,所以理解起来并不难。
袁否又说道:“夫子,这样的书藉,你要多少我就能提供多少,而且,我更可以将你所有的典藉全部印刷成册,只要你提出来,还可以搜罗天下藏书,印刷成册,若如此,你可愿意为我担负起教化天下万民之职责?”
郑玄听了怦然心动,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在仕途上早已经没有了追求。
郑玄现在所追求的,无非就是著书立说,再有那便是跟孔夫子一样,教书育人。
若是袁否真能够将他的所有的著作全部印刷成册,而且印个上千册甚至上万册,再然后推行... -->>
老夫子可愿意为我担负起教化成民之职责?
经过最初的试探之后,袁否终于亮出戏肉。
郑玄闻言先是微微一愣,遂即摇头笑曰:“公子莫要寻老朽开心。”
显然,袁否并不相信袁否就真的能够做到无论贵贱、无论士庶,人人皆有书读,人人皆有学可上。
袁否也没有多做解释,而是将准备好的雕版印刷本《郑注尚书》从包袱拿出来,双手递给了郑玄。
郑玄初时还有些不解,不知道袁否给的是个什么东西。
但是,当郑玄看清楚手里拿的是什么之后,脸色便微微一变。
是书,袁否给他的竟然是一本书,而且还是一本纸质的书藉!
对于纸张,郑玄并不陌生,早在几十年前,蔡伦就已经发明了蔡侯纸,不过蔡侯纸价格昂贵,相比丝帛也是不遑多让,既便是普通的士族也是消费不起,所以鲜少有人拿祭侯纸来抄书,世间书藉仍然多用竹简、木牍。
袁否送了这么一本抄写精美的纸质书,可谓是一份重礼。
尤其袁否送的还是郑玄自己注的尚书,这就格外的难得。
当下郑玄起身向袁否拱手作揖说:“老朽何德何能,蒙公子馈赠如此重7■,礼。”
“区区薄礼,夫人又何必挂怀?”袁否却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接着说道,“若是夫子喜欢,我便送上百册、千册又有何妨?”
“什么?”郑玄瞠目结舌的说道,“百册、千册?”
袁否便不再废话。回头向徐盛使了个眼色。徐盛便跟太史慈将一个大包袱抬进来。然后当着郑玄的面解开来,里面却整齐叠放着上百本书册,郑玄起身上前,抓起其中一册,果然跟他手中的那本尚书一模一样,字迹也是相仿。
“这这这……”郑玄有些凌乱了,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在印刷术出现前,书藉的传播全部靠手抄。甚至还有专门的抄工,但既便是最专业、最优秀的抄工,也不可能将字迹写得如此之工整,工整到两本书中的字迹竟然近乎于相同,至少郑玄从未见过有这样的手艺。
抄书费时费力,用来承载文字的竹简、木牍又太笨重昂贵,这是阻碍书藉大量出现、大量流行的主要原因,正因为此,除了少数世家大族以及商家外,既便是一般的士族豪强。家里也没有几册藏书,所以读书人才会如此稀少。
一句话。抄书的不易和竹简、木牍严重阻碍了知识的传播。
但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并且完美结合,却破解了这一难题。
隋炀帝之所以得以推行科举,跟印刷术推广之后造成的书藉价格的断崖式下跌是密不可分的,正因为书藉价格的断崖式下跌,才使广大寒门士子有了读书的机会,寒门士子有了读书求学的机会,就使国家的读书人群体变得更加庞大。
读书人群体的庞大,才使得世家豪门垄断知识成为了昨日黄花。
有了寒门士子的强有力的竞争,科举的推行才成为可能,否则,若是没有书藉的盛行于世以及读书人群体的空前庞大,推行科举就是个笑话。
郑玄是一个懂行的,他立刻就从袁否提供的这一叠书藉中品出了玄妙。
当下郑玄问袁否说:“公子,如果老朽没有猜错,这些书并非是抄的,对吧?”
“夫子慧眼如炬。”袁否说,“不错,这批书册并非手抄,是使用雕版印刷印的。”
说完,袁否又将雕版印刷的原理跟郑玄说了,郑玄听了连声赞叹,所谓的雕版,其实跟印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印章小,字也少,而雕版却要大得多,字数也更多,但原理是相通的,所以理解起来并不难。
袁否又说道:“夫子,这样的书藉,你要多少我就能提供多少,而且,我更可以将你所有的典藉全部印刷成册,只要你提出来,还可以搜罗天下藏书,印刷成册,若如此,你可愿意为我担负起教化天下万民之职责?”
郑玄听了怦然心动,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在仕途上早已经没有了追求。
郑玄现在所追求的,无非就是著书立说,再有那便是跟孔夫子一样,教书育人。
若是袁否真能够将他的所有的著作全部印刷成册,而且印个上千册甚至上万册,再然后推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