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w.com,重生之大书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s:
这是第一章,5000字,晚上还有两章。
除夕前两天,尚文远回了江陵。
大街上,已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市里的很多庙宇,不时响起外出归家的人,答谢、还愿各路菩萨、神仙的鞭炮声。
憋了好久的小孩们,这时候也被家长解放出来,拿出存了许久的鞭炮,砰呯的放得不亦乐乎。
各大社区,各个街道,到处张灯结彩,准备迎来一个祥和的春节。
一年到头,也就这几天人们会放下所有的事情,一家老小,团聚在一起。
贴春联、挂灯笼、准备年饭,探亲访友、邻里相谢……都是每个家庭在节日期间,该干的正事。
中国人特有的人情味,在一年最浓重的节日氛围里,集中体现了出来。
农村有句俗话说,大人望种田,小娃望过年。
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岁月的流逝,多数家庭的子女们,都忙碌着生计,独独把老人留在了家里。
或许,现在也该换一种说法:老人望过年了。老人更怕孤独,也只有在春节这短短的几天时间,一家人才会齐聚一起,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
尚文远家现在也跟所有的家庭一样,平时家里就只有爷爷,老爸、老妈三人。
爷爷在家里待不住,经常跑到北麓山的别墅,没事就跟北麓观的道士,学修身养性的法门。
老爸上班后,家里就剩老妈一个人。
偌大的房子,空荡荡的。
好在晏华性子恬淡,人又善良、开朗,就算家大业大,也从不表现出来,跟周围邻居相处得非常融洽。
原先尚文远在家的时候,她还不太出门去玩。
自从尚文远到北都读书后。她就经常和几个认识的老姐妹,早晚出去扭扭秧歌,跳跳舞什么的。有时还组织起十几个姐妹,到江陵周边的农家乐去逍遥几日。
男人的消遣比女人多。尚瑞达这么多年来,又把书法给捡了起来,还加入了省里的书画协会。一帮老哥们没事交流交流书法,品赏一些朋友的字画文玩,偶尔也学人家搞搞收藏。尽管花费不菲,捡了不少破烂回来,当成古董,但兴趣来了,花点小钱,也无所谓。
最近又跟罗书林老子。学起了雕刻,每天回来,在书房里叮叮当当的忙得热火朝天,把晏华惹毛了,刻刀都给扔了好几副。
这到了春节。一家人都回来了,屋里又热闹了起来。
老爷子现在,如果不听他说话,外人一瞧,一准有不明觉厉的即视感。
白发白须,月白长衫马褂,颇有点仙风道骨的意思。
不过他老人家大字都不识一个。开口就是“老子怎么怎么样”,闭口就是“龟儿子什么什么”,生产队长的作派丝毫没有减弱。言行外表,严重违和。
不过一家人早都熟悉了,也都无所谓,有时候反而觉得喜感十足。
“达子。格老子的今年过年,还是回你四叔家过去。”老爷子想起一出是一出,还一天就除夕了,这又嚷着回老家过年。
“您回去才过几天啊?后天都初一了,这时候说回去。真是的。”尚家是女人作主,或者说,整个双江地面上,大部分都是女人当家。尚瑞达正想说辞,准备搪塞一下老爷子,却被晏华接过话,给驳了。
老爷子对儿子,自可以呼来唤去,但对这个儿媳妇,却是有点怕。
晏华平时温婉贤惠,但真要把她惹了,发起火来,家里的老爷们,没一个不怕。
倒不是泼妇般的大吵大闹,而是抓住男人的痛脚,一条条数落,说得人哑口无言,让家里的爷们,都自觉羞愧,最后只有投子认负。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
尚瑞达这个外面的当家人,在家里说话不管用,只要晏华发话了,那基本没反驳的余地。
晏华一开口,老爷子就气闷的不说话了,转而向两个孙子发火:“周扒皮你昨天才回来,搞啥子去了?”
“有事呗。”知道老爷子是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不好下台,尚文远就装乖乖宝,递了个台阶,笑嘻嘻的问道,“爷爷,我听二姑说有个道姑对您很好哇,要不要我们准备准备,好把奶奶迎进门呐?”
老爷子老脸一红,把龙头拐杖都扬了起来,不过只是做做样子,骂道:胡说八道,小心老子抽你。
“我看行,早都想有个奶奶了,爷爷,啥时候带回来呗。”老大文广也不嫌事多,开始调侃起老爷子来,“刚好过年,或者咱们趁这个机会,去拜访拜访啊。”
尚瑞达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事,也是笑道:早都想找个妈了,以前给您介绍,您还嫌弃人家岁数大了点,想不到您自个物色到了,好事!不过爹,道姑还俗可有点麻烦,您心里有数没?
女人更八卦些,晏华应该是早听说了,也是笑着表示,只要您老人家愿意,她这个做儿媳妇的,没有理由不同意。不过先说好,往后您的饮食起居,可就得换人了。
“格老子的,全是一群王八蛋,都给老子滚蛋。”老爷子被儿子、儿媳妇,外加孙子给弄得没脸没皮,有点恼羞成怒了。
要不怎么说,女儿是小棉袄呢,文惠最贴心了,赶紧跑到爷爷身边,拍拍老爷子的背,又把热茶给老爷子送到嘴边,娇声安慰道:“爷爷,别生气,喝口水。”
“哼”老爷子不满的扫了一眼,直到看到文惠,才恢复了笑脸:还是文惠乖,他们都不是好东西。
说完了老的,话题自然又回到了小的。
晏华就问:文广啊,今年毕业了吧,有什么打算啊?
文广回答说:是啊,论文答辩过了,上半年就结束了,我不想读博了,太累。
尚瑞达对儿子的懒劲不满,说道:读个书。累个屁啊,我看你是好日子过长了。
不过这话,却被老佛爷不满的打断了,晏华怒道:我跟儿子说话。有你什么事?
“我还是他老子呢。”尚大主任被当着儿女的面给训了,面子不好看,哼哼唧唧的还了一句。
“一边去,说正事呢。”无视了丈夫的反抗,晏华又说道,“你跟小文相处这些年,没啥问题吧?”
“挺好的呀,有什么问题?”文广笑吟吟的答道。
晏华的这话,有她的道理在。
生活在城里,她也听过不少的例子。经常就是某对男女,原本是青梅竹马、恩爱不已的情侣,却因为一方出国,两人的所谓价值观、婚姻观、文化的差距,导致二人最终分手。
有郎负心。也有妾无意,总之就是,似乎只要一出国,情侣之间,就得完蛋。
说老实话,三年前丈夫送大儿子出国,晏华就有这方面的担心。一度极力反对儿子的外出留学。
尽管最终捱不过儿子的哀求,以及丈夫的劝说,还是同意了。但晏华这个当妈的,始终对儿子跟余文的婚事,有些担忧。
想当初,丈夫外出。几年不落家,自己带着有腿疾的小儿子,求到余舒同门前。结果人家两口子,不但收留了自己,找人把儿子的腿给治好了。还帮着自己两口子,找工作,安排儿女读书。
尽管丈夫后来出息了,但这一切,还不是余舒同两口子的功劳?没有他们两口子,自己一家恐怕还在尚家寨那个穷乡僻壤的山村里挣扎,那还有现在的好日子。
虽说丈夫通过关系,把余舒同两口子调到了江陵,让这两口子,都有了非常不错的待遇,而且也送了一套大房子给他们,又把余文送进了医科大深造。
但在晏华朴素的观念中,这都还不够,最难还的就是人情。尤其还是余舒同两口子给予自己家庭的,是如同再造的大恩。
余文基本上是晏华从小看到大的好姑娘,在她心里,余文就是自己的大儿媳妇。
所以当初出国... -->>
ps:
这是第一章,5000字,晚上还有两章。
除夕前两天,尚文远回了江陵。
大街上,已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市里的很多庙宇,不时响起外出归家的人,答谢、还愿各路菩萨、神仙的鞭炮声。
憋了好久的小孩们,这时候也被家长解放出来,拿出存了许久的鞭炮,砰呯的放得不亦乐乎。
各大社区,各个街道,到处张灯结彩,准备迎来一个祥和的春节。
一年到头,也就这几天人们会放下所有的事情,一家老小,团聚在一起。
贴春联、挂灯笼、准备年饭,探亲访友、邻里相谢……都是每个家庭在节日期间,该干的正事。
中国人特有的人情味,在一年最浓重的节日氛围里,集中体现了出来。
农村有句俗话说,大人望种田,小娃望过年。
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岁月的流逝,多数家庭的子女们,都忙碌着生计,独独把老人留在了家里。
或许,现在也该换一种说法:老人望过年了。老人更怕孤独,也只有在春节这短短的几天时间,一家人才会齐聚一起,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
尚文远家现在也跟所有的家庭一样,平时家里就只有爷爷,老爸、老妈三人。
爷爷在家里待不住,经常跑到北麓山的别墅,没事就跟北麓观的道士,学修身养性的法门。
老爸上班后,家里就剩老妈一个人。
偌大的房子,空荡荡的。
好在晏华性子恬淡,人又善良、开朗,就算家大业大,也从不表现出来,跟周围邻居相处得非常融洽。
原先尚文远在家的时候,她还不太出门去玩。
自从尚文远到北都读书后。她就经常和几个认识的老姐妹,早晚出去扭扭秧歌,跳跳舞什么的。有时还组织起十几个姐妹,到江陵周边的农家乐去逍遥几日。
男人的消遣比女人多。尚瑞达这么多年来,又把书法给捡了起来,还加入了省里的书画协会。一帮老哥们没事交流交流书法,品赏一些朋友的字画文玩,偶尔也学人家搞搞收藏。尽管花费不菲,捡了不少破烂回来,当成古董,但兴趣来了,花点小钱,也无所谓。
最近又跟罗书林老子。学起了雕刻,每天回来,在书房里叮叮当当的忙得热火朝天,把晏华惹毛了,刻刀都给扔了好几副。
这到了春节。一家人都回来了,屋里又热闹了起来。
老爷子现在,如果不听他说话,外人一瞧,一准有不明觉厉的即视感。
白发白须,月白长衫马褂,颇有点仙风道骨的意思。
不过他老人家大字都不识一个。开口就是“老子怎么怎么样”,闭口就是“龟儿子什么什么”,生产队长的作派丝毫没有减弱。言行外表,严重违和。
不过一家人早都熟悉了,也都无所谓,有时候反而觉得喜感十足。
“达子。格老子的今年过年,还是回你四叔家过去。”老爷子想起一出是一出,还一天就除夕了,这又嚷着回老家过年。
“您回去才过几天啊?后天都初一了,这时候说回去。真是的。”尚家是女人作主,或者说,整个双江地面上,大部分都是女人当家。尚瑞达正想说辞,准备搪塞一下老爷子,却被晏华接过话,给驳了。
老爷子对儿子,自可以呼来唤去,但对这个儿媳妇,却是有点怕。
晏华平时温婉贤惠,但真要把她惹了,发起火来,家里的老爷们,没一个不怕。
倒不是泼妇般的大吵大闹,而是抓住男人的痛脚,一条条数落,说得人哑口无言,让家里的爷们,都自觉羞愧,最后只有投子认负。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
尚瑞达这个外面的当家人,在家里说话不管用,只要晏华发话了,那基本没反驳的余地。
晏华一开口,老爷子就气闷的不说话了,转而向两个孙子发火:“周扒皮你昨天才回来,搞啥子去了?”
“有事呗。”知道老爷子是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不好下台,尚文远就装乖乖宝,递了个台阶,笑嘻嘻的问道,“爷爷,我听二姑说有个道姑对您很好哇,要不要我们准备准备,好把奶奶迎进门呐?”
老爷子老脸一红,把龙头拐杖都扬了起来,不过只是做做样子,骂道:胡说八道,小心老子抽你。
“我看行,早都想有个奶奶了,爷爷,啥时候带回来呗。”老大文广也不嫌事多,开始调侃起老爷子来,“刚好过年,或者咱们趁这个机会,去拜访拜访啊。”
尚瑞达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事,也是笑道:早都想找个妈了,以前给您介绍,您还嫌弃人家岁数大了点,想不到您自个物色到了,好事!不过爹,道姑还俗可有点麻烦,您心里有数没?
女人更八卦些,晏华应该是早听说了,也是笑着表示,只要您老人家愿意,她这个做儿媳妇的,没有理由不同意。不过先说好,往后您的饮食起居,可就得换人了。
“格老子的,全是一群王八蛋,都给老子滚蛋。”老爷子被儿子、儿媳妇,外加孙子给弄得没脸没皮,有点恼羞成怒了。
要不怎么说,女儿是小棉袄呢,文惠最贴心了,赶紧跑到爷爷身边,拍拍老爷子的背,又把热茶给老爷子送到嘴边,娇声安慰道:“爷爷,别生气,喝口水。”
“哼”老爷子不满的扫了一眼,直到看到文惠,才恢复了笑脸:还是文惠乖,他们都不是好东西。
说完了老的,话题自然又回到了小的。
晏华就问:文广啊,今年毕业了吧,有什么打算啊?
文广回答说:是啊,论文答辩过了,上半年就结束了,我不想读博了,太累。
尚瑞达对儿子的懒劲不满,说道:读个书。累个屁啊,我看你是好日子过长了。
不过这话,却被老佛爷不满的打断了,晏华怒道:我跟儿子说话。有你什么事?
“我还是他老子呢。”尚大主任被当着儿女的面给训了,面子不好看,哼哼唧唧的还了一句。
“一边去,说正事呢。”无视了丈夫的反抗,晏华又说道,“你跟小文相处这些年,没啥问题吧?”
“挺好的呀,有什么问题?”文广笑吟吟的答道。
晏华的这话,有她的道理在。
生活在城里,她也听过不少的例子。经常就是某对男女,原本是青梅竹马、恩爱不已的情侣,却因为一方出国,两人的所谓价值观、婚姻观、文化的差距,导致二人最终分手。
有郎负心。也有妾无意,总之就是,似乎只要一出国,情侣之间,就得完蛋。
说老实话,三年前丈夫送大儿子出国,晏华就有这方面的担心。一度极力反对儿子的外出留学。
尽管最终捱不过儿子的哀求,以及丈夫的劝说,还是同意了。但晏华这个当妈的,始终对儿子跟余文的婚事,有些担忧。
想当初,丈夫外出。几年不落家,自己带着有腿疾的小儿子,求到余舒同门前。结果人家两口子,不但收留了自己,找人把儿子的腿给治好了。还帮着自己两口子,找工作,安排儿女读书。
尽管丈夫后来出息了,但这一切,还不是余舒同两口子的功劳?没有他们两口子,自己一家恐怕还在尚家寨那个穷乡僻壤的山村里挣扎,那还有现在的好日子。
虽说丈夫通过关系,把余舒同两口子调到了江陵,让这两口子,都有了非常不错的待遇,而且也送了一套大房子给他们,又把余文送进了医科大深造。
但在晏华朴素的观念中,这都还不够,最难还的就是人情。尤其还是余舒同两口子给予自己家庭的,是如同再造的大恩。
余文基本上是晏华从小看到大的好姑娘,在她心里,余文就是自己的大儿媳妇。
所以当初出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