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w.com,良机天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水便不乐意去,一直暗道自己晦气娶了个庶出女儿,念着李氏怀孕才去帮衬了正妻几句,这一来却惹了那不知好歹的姨娘。
那姨娘不敢正面反对当捕快的姑爷说的话,想了个馊主意,暗地里伙同那奸夫趁夜偷了正妻的嫁妆首饰私奔。
正妻年纪大,夜里警醒,听得动静起身,正好把他们逮了一个正着,那奸夫急切间推了正妻一把,正妻没站稳倒了,头撞到了石阶上,当场就身亡了。
那两人吓着了,又有正妻身边跟着的下人嚷嚷起来,左邻右舍也都闹起来了,这两人还没出村子就被逮住了。这件事情节简单,又是铁证如山,那两人被逮了个正着,连公堂都没有过,就被当地的私刑处置了,不用说都是个死。
韶志半夜里跑了一趟,作为李家的姑爷,他原是想要顺道接收那些首饰的,结果却被正妻的娘家给要了回去,他虽是个捕快,却比不得人家的弟兄多,又不占着什么理,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没有姑爷继承丈母娘遗产的道理,何况李氏是庶出,犯错丢人的那个才是她亲娘。
不继承钱财还要出钱给人办丧事,好在那丈母娘家的兄弟也还讲理,从中出了一些钱财,总算没让韶志抱怨得太厉害,可是那些事终究让他憋了气,再以后对李氏就更没什么好脸色了。
李氏生产的时候他就在外面喝酒,还是石婆婆听到动静,不落忍,帮忙找来的产婆接生,结果听到是个女儿,他竟是连接生的钱都不想出,还是李氏悄悄用嫁妆给石婆婆补了去。
这一段历史遗留问题,在韶韵小的时候就总被石婆婆提起,大人只当孩子不记事,却不知道韶韵不一般,听了都记了下来。
李氏生产的时候大出血,差点儿就没了,后来侥幸好了,却也在床上将养了半年多,那半年多半都是石婆婆在帮忙带着孩子,李氏年轻,怀孕时候不会调养,生下孩子没奶水,韶韵那时候跟小猫一样的,还是石婆婆用米汤一点点儿给她喂大的。
为了这个,李氏在的时候没少给石婆婆塞东西,她的嫁妆是庶女的规格,钱财不多,便用首饰送人,那会儿石婆婆的儿媳妇也常来,得了李氏不少首饰,当时韶韵还挺小心眼儿的,心想这人也真是不客气啊!
李氏却不那么想,总是跟韶韵说远亲不如近邻,以后要记得石婆婆一家的好,好好报答他们云云。她也是头一回做娘亲,不知道跟小婴儿该怎样相处,便总是把自己的事情拿来说,因为韶志性子粗,又有些脾气暴,即便韶志从没动手打过她,她却有些怕韶志,都不怎么提起。
其实也能够理解,才及笄的少女初为人妇,上无公婆,若是性子要强的,如王熙凤那般,指不定怎样理起了家事,乐得自在。可李氏却是个性子弱的,又碰上韶志这么一个不懂得怜香惜玉的,只怕洞房花烛夜就让她对丈夫存了恐惧,再以后的日子又不敢跟韶志要家用,对他只一味唯唯诺诺,动不动就畏畏缩缩,哭哭啼啼,把丈夫当虎狼一样看待,若是碰上个耐心点儿的指不定还能哄哄,碰上个不耐心的,谁耐烦看那哭丧脸?
被当成恶霸看待的韶志只怕也是有苦说不出,不过他不是心思细腻的,指不定压根儿没曾品味过这不喜欢是为什么,只是不喜就是了。
韶韵长到两岁的时候,也就见过韶志几次,韶志专程看孩子的那回还是喝了酒,扒开孩子的襁褓看完了之后嘟囔一句:“怎么不是个儿子!”
再然后便是不理不问,当时的韶韵还是住在正屋,跟两人一起住呐,都没见到他们有什么亲近举动,就像是一屋子住着的两个陌生人,莫说眼神对碰了,说话都少。
韶韵的名字还是李氏给取的,取好之后问了韶志一句,韶志说了个“行”,还不忘嘟哝:“女孩子,随便叫个什么就成了,哪用费心思想?”
一句话把其重男轻女的思想表露无疑。韶韵当时是有点儿生气的,还憋了一肚子火想着以后做出什么大事业让他刮目相看,不过那也只是想想而已,男尊女卑的社会,女子想要出人头地,挑战的是整个社会,那可不是一般的难度大,她这样的一般人还是顺应世俗吧!
这也是韶韵在尝试过自己没有任何特异功能,并且不像是被开了金手指之后的守成之举。
最初想的是等李氏好了如何如何,结果李氏的身体总是不好,产前没保养好,产后即便有石婆婆帮忙,这小家也没什么钱给她买补品,李氏怕惹得韶志生气,更是不敢乱花钱,就找了偏方吃着熬着,结果熬到了韶韵四岁的时候去世了。
依着韶志的想法,娶了这个庶出女就没落到一件好事,先是不怀孩子,接着是怀了孕要守丧,又因她亲生姨娘闹的那事,让韶志也被人笑话了一场,算是没落到一个好亲戚。好容易生了孩子却是个女儿,结果她又恶露不净,亲近不得,家里买着药材花了钱不说,最后病没治好,人也没了,白撂下一个幼女来让他养。
外祖跟自家的兄弟本就不亲,更是因为小儿子占了父母宠爱多得照顾的缘故,弄得自家兄长对他颇为嫉恨,父母过世之后,他晚年过得并不好,给女儿千挑万选找了韶志这么一个姑爷,还是看在韶志是捕快吃公家饭的份儿上,不然韶志这么个父母双亡的,在别人眼中还真不是个好对象。
外祖一死,他家的兄弟象征性送了些丧礼就断了联系,他们都看不上韶志这个姑爷,韶志也看不上他们那务农的,等到李氏这一死,两家算是彻底没了联系,那两户连丧礼都不理会,也是表明没有这个亲戚的了。
对没有收到丧礼钱,韶志很不满,在李氏去后时常嘟囔,都被韶韵听了去,也是那时候起,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不太好。
没有娘亲,没有外家可以依靠,更没有祖父母之类的长辈看顾,除了讨好自家爹爹,她竟是没有任何改变处境的方法,而这个讨好还不能够靠后,不然若是后娘进了门,古来有言,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若是那时候再讨好可就晚了。
水便不乐意去,一直暗道自己晦气娶了个庶出女儿,念着李氏怀孕才去帮衬了正妻几句,这一来却惹了那不知好歹的姨娘。
那姨娘不敢正面反对当捕快的姑爷说的话,想了个馊主意,暗地里伙同那奸夫趁夜偷了正妻的嫁妆首饰私奔。
正妻年纪大,夜里警醒,听得动静起身,正好把他们逮了一个正着,那奸夫急切间推了正妻一把,正妻没站稳倒了,头撞到了石阶上,当场就身亡了。
那两人吓着了,又有正妻身边跟着的下人嚷嚷起来,左邻右舍也都闹起来了,这两人还没出村子就被逮住了。这件事情节简单,又是铁证如山,那两人被逮了个正着,连公堂都没有过,就被当地的私刑处置了,不用说都是个死。
韶志半夜里跑了一趟,作为李家的姑爷,他原是想要顺道接收那些首饰的,结果却被正妻的娘家给要了回去,他虽是个捕快,却比不得人家的弟兄多,又不占着什么理,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没有姑爷继承丈母娘遗产的道理,何况李氏是庶出,犯错丢人的那个才是她亲娘。
不继承钱财还要出钱给人办丧事,好在那丈母娘家的兄弟也还讲理,从中出了一些钱财,总算没让韶志抱怨得太厉害,可是那些事终究让他憋了气,再以后对李氏就更没什么好脸色了。
李氏生产的时候他就在外面喝酒,还是石婆婆听到动静,不落忍,帮忙找来的产婆接生,结果听到是个女儿,他竟是连接生的钱都不想出,还是李氏悄悄用嫁妆给石婆婆补了去。
这一段历史遗留问题,在韶韵小的时候就总被石婆婆提起,大人只当孩子不记事,却不知道韶韵不一般,听了都记了下来。
李氏生产的时候大出血,差点儿就没了,后来侥幸好了,却也在床上将养了半年多,那半年多半都是石婆婆在帮忙带着孩子,李氏年轻,怀孕时候不会调养,生下孩子没奶水,韶韵那时候跟小猫一样的,还是石婆婆用米汤一点点儿给她喂大的。
为了这个,李氏在的时候没少给石婆婆塞东西,她的嫁妆是庶女的规格,钱财不多,便用首饰送人,那会儿石婆婆的儿媳妇也常来,得了李氏不少首饰,当时韶韵还挺小心眼儿的,心想这人也真是不客气啊!
李氏却不那么想,总是跟韶韵说远亲不如近邻,以后要记得石婆婆一家的好,好好报答他们云云。她也是头一回做娘亲,不知道跟小婴儿该怎样相处,便总是把自己的事情拿来说,因为韶志性子粗,又有些脾气暴,即便韶志从没动手打过她,她却有些怕韶志,都不怎么提起。
其实也能够理解,才及笄的少女初为人妇,上无公婆,若是性子要强的,如王熙凤那般,指不定怎样理起了家事,乐得自在。可李氏却是个性子弱的,又碰上韶志这么一个不懂得怜香惜玉的,只怕洞房花烛夜就让她对丈夫存了恐惧,再以后的日子又不敢跟韶志要家用,对他只一味唯唯诺诺,动不动就畏畏缩缩,哭哭啼啼,把丈夫当虎狼一样看待,若是碰上个耐心点儿的指不定还能哄哄,碰上个不耐心的,谁耐烦看那哭丧脸?
被当成恶霸看待的韶志只怕也是有苦说不出,不过他不是心思细腻的,指不定压根儿没曾品味过这不喜欢是为什么,只是不喜就是了。
韶韵长到两岁的时候,也就见过韶志几次,韶志专程看孩子的那回还是喝了酒,扒开孩子的襁褓看完了之后嘟囔一句:“怎么不是个儿子!”
再然后便是不理不问,当时的韶韵还是住在正屋,跟两人一起住呐,都没见到他们有什么亲近举动,就像是一屋子住着的两个陌生人,莫说眼神对碰了,说话都少。
韶韵的名字还是李氏给取的,取好之后问了韶志一句,韶志说了个“行”,还不忘嘟哝:“女孩子,随便叫个什么就成了,哪用费心思想?”
一句话把其重男轻女的思想表露无疑。韶韵当时是有点儿生气的,还憋了一肚子火想着以后做出什么大事业让他刮目相看,不过那也只是想想而已,男尊女卑的社会,女子想要出人头地,挑战的是整个社会,那可不是一般的难度大,她这样的一般人还是顺应世俗吧!
这也是韶韵在尝试过自己没有任何特异功能,并且不像是被开了金手指之后的守成之举。
最初想的是等李氏好了如何如何,结果李氏的身体总是不好,产前没保养好,产后即便有石婆婆帮忙,这小家也没什么钱给她买补品,李氏怕惹得韶志生气,更是不敢乱花钱,就找了偏方吃着熬着,结果熬到了韶韵四岁的时候去世了。
依着韶志的想法,娶了这个庶出女就没落到一件好事,先是不怀孩子,接着是怀了孕要守丧,又因她亲生姨娘闹的那事,让韶志也被人笑话了一场,算是没落到一个好亲戚。好容易生了孩子却是个女儿,结果她又恶露不净,亲近不得,家里买着药材花了钱不说,最后病没治好,人也没了,白撂下一个幼女来让他养。
外祖跟自家的兄弟本就不亲,更是因为小儿子占了父母宠爱多得照顾的缘故,弄得自家兄长对他颇为嫉恨,父母过世之后,他晚年过得并不好,给女儿千挑万选找了韶志这么一个姑爷,还是看在韶志是捕快吃公家饭的份儿上,不然韶志这么个父母双亡的,在别人眼中还真不是个好对象。
外祖一死,他家的兄弟象征性送了些丧礼就断了联系,他们都看不上韶志这个姑爷,韶志也看不上他们那务农的,等到李氏这一死,两家算是彻底没了联系,那两户连丧礼都不理会,也是表明没有这个亲戚的了。
对没有收到丧礼钱,韶志很不满,在李氏去后时常嘟囔,都被韶韵听了去,也是那时候起,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不太好。
没有娘亲,没有外家可以依靠,更没有祖父母之类的长辈看顾,除了讨好自家爹爹,她竟是没有任何改变处境的方法,而这个讨好还不能够靠后,不然若是后娘进了门,古来有言,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若是那时候再讨好可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