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w.com,重启大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对于这事陈循是没法说的,因为户部就是陈循在管的,粮草和弹药的运输这当口也是户部那边在安派。虽然没有马上推行立宪,但陈循还是得了一些好处,至少,终于不用被踢去编书了,户部这边,基本上的权柄就是落在陈循手里,特别到了金濂病重无法视事,由沈固来处理部务时,那户部就是陈循说了算的。
粮草弹药的紧缺,严格说起来,这不是蜀地布政使的问题,这是户部的问题。
蜀地不肯派民夫和开城门,在道德上、情理上对大明第一师是有亏欠的,但从法理上,并没有什么过失。因为没有户部的行文和官吏随行,丁家商行要送弹药和就地筹办的粮草,那是个民间行为,谁知道是不是送到大明第一师?指不准是资敌呢!
大明第一师又不是丁一的私军,尽管士兵存在比较强烈的视自己为丁一追随者的意愿,而中层军官也明显有这样的倾向,例如丁君玥和胡山这样指挥人员。但无论是从法理上还是军队明面上的教育,丁一都没有把他们变成自己私军的打算。
要不然的话,兵部也不可能一封公文就能把大明第一师调动起来。
所以,弹药也是由梧州工场交付给朝廷之后,再由朝廷调拔给大明第一师的。
而要从广西运到乌思藏这么远的路程,如果正常的弹药供给,不是户部机构在运作。梧州工场就能独立胜任的话,那工场的能量也太匪夷所思了。便是丁家商队自己运到蜀地的那几小批弹药,其实也是蹭着户部的运输队弄过去的。
说这么多。就是大明第一师弹尽粮绝,本身就是陈循玩的把戏。
丁一有绝对的把握,这件事,于谦是不知道的,至少,于谦手头是没有实据的,如果掌握有实际的证据。于谦先前也就不用托病了。于大司马好名,刚愎自用等等是有的。但要说拿这等事来折腾,着实是不太可能的。
不过陈循当然是不会承认他动过脚手,他也不怕丁一掀桌,这事又不是户部这边单独搞得出来。追纠起来,兵部也有郎中、主事若干人等脱不了关系,不过陈循真的思路极为敏捷:“金荣襄到了后面,身体着实是不济了,精力也跟不上,误了大明第一师的辎重,教得大明第一师弹尽粮绝,按着户部这边的回报,蜀地的调派是很不得力的。四个月分运上去一个月的粮草,这是铁人也支撑不住,在粮草出现问题之前。老夫记得,于大司马还说大明第一师打得不错,看怕是粮草弹药所误,却不是兵力的缺失。”
于谦听着,死死瞪着陈循,他那里听不出陈循的意思?
金荣襄指的就是近日故去的户部尚书金濂。前些日子亡去,朝廷追赐为“沭阳伯”。赐谥“荣襄”。六七十岁的金濂已入了土,死人自然是不会复活出来分辩的了,所以把事情推到金濂的身上,倒还真是天衣无缝。
王文原本就跟金濂有宿怨的,这时听着也跟进补刀:“何某本非正人,所荐者误事,致边镇军士受累,幸得如晋力挽狂澜,方才不至于一败涂地,臣以为,当削金某身后哀荣,以警示后人!”
他本来是极看丁一不顺眼看,这会为了补刀,居然还表了丁某人的功劳,可见补刀决心何其坚决。说到何某人,就又不得不扯远了几句,他说的是何文渊,这位是当初景帝易储之时,就是把储君由英宗的儿子改成景帝自己的儿子那事,何文渊是极力支持鼓吹的,景泰的易储诏书里“父有天下传之子”就是出自其手。
英宗复位之后,当然是不会放过他的了。
金濂的确是何文渊所荐,但金濂此人,是颇有点能力的,他说:“今边尘澒洞,兵非食不饱,马非牧不壮,为国任大臣之责,苟有可以安民生、拯时艰者,宁受谤不辞。”结果因为国事,攻击阁臣江渊贪污,真的就被谤下狱。后来是因为实在没人替代他,才又复官的。
这关节来把金濂扯上何文渊,王文真的是要补刀补到绝,连金濂身后名都要一并给他弄掉才开怀了。
英宗听着提到了何某人,当然下意识地皱起眉,别说英宗这么一个极偏执的性子,就是寻常人家,对一个大肆鼓吹剥夺自己儿子继承家业权利的角色,都不会有什么好感吧?
于谦看着就觉着不好了,金濂有没有才能他是很清楚的,到了即将亡去之前的时节,基本无法视事。期间掌管部务的户部尚书沈固,是没什么存在感的人,都是听首辅陈循的安排,这事要抹黑金濂,真的很有点说不... -->>
对于这事陈循是没法说的,因为户部就是陈循在管的,粮草和弹药的运输这当口也是户部那边在安派。虽然没有马上推行立宪,但陈循还是得了一些好处,至少,终于不用被踢去编书了,户部这边,基本上的权柄就是落在陈循手里,特别到了金濂病重无法视事,由沈固来处理部务时,那户部就是陈循说了算的。
粮草弹药的紧缺,严格说起来,这不是蜀地布政使的问题,这是户部的问题。
蜀地不肯派民夫和开城门,在道德上、情理上对大明第一师是有亏欠的,但从法理上,并没有什么过失。因为没有户部的行文和官吏随行,丁家商行要送弹药和就地筹办的粮草,那是个民间行为,谁知道是不是送到大明第一师?指不准是资敌呢!
大明第一师又不是丁一的私军,尽管士兵存在比较强烈的视自己为丁一追随者的意愿,而中层军官也明显有这样的倾向,例如丁君玥和胡山这样指挥人员。但无论是从法理上还是军队明面上的教育,丁一都没有把他们变成自己私军的打算。
要不然的话,兵部也不可能一封公文就能把大明第一师调动起来。
所以,弹药也是由梧州工场交付给朝廷之后,再由朝廷调拔给大明第一师的。
而要从广西运到乌思藏这么远的路程,如果正常的弹药供给,不是户部机构在运作。梧州工场就能独立胜任的话,那工场的能量也太匪夷所思了。便是丁家商队自己运到蜀地的那几小批弹药,其实也是蹭着户部的运输队弄过去的。
说这么多。就是大明第一师弹尽粮绝,本身就是陈循玩的把戏。
丁一有绝对的把握,这件事,于谦是不知道的,至少,于谦手头是没有实据的,如果掌握有实际的证据。于谦先前也就不用托病了。于大司马好名,刚愎自用等等是有的。但要说拿这等事来折腾,着实是不太可能的。
不过陈循当然是不会承认他动过脚手,他也不怕丁一掀桌,这事又不是户部这边单独搞得出来。追纠起来,兵部也有郎中、主事若干人等脱不了关系,不过陈循真的思路极为敏捷:“金荣襄到了后面,身体着实是不济了,精力也跟不上,误了大明第一师的辎重,教得大明第一师弹尽粮绝,按着户部这边的回报,蜀地的调派是很不得力的。四个月分运上去一个月的粮草,这是铁人也支撑不住,在粮草出现问题之前。老夫记得,于大司马还说大明第一师打得不错,看怕是粮草弹药所误,却不是兵力的缺失。”
于谦听着,死死瞪着陈循,他那里听不出陈循的意思?
金荣襄指的就是近日故去的户部尚书金濂。前些日子亡去,朝廷追赐为“沭阳伯”。赐谥“荣襄”。六七十岁的金濂已入了土,死人自然是不会复活出来分辩的了,所以把事情推到金濂的身上,倒还真是天衣无缝。
王文原本就跟金濂有宿怨的,这时听着也跟进补刀:“何某本非正人,所荐者误事,致边镇军士受累,幸得如晋力挽狂澜,方才不至于一败涂地,臣以为,当削金某身后哀荣,以警示后人!”
他本来是极看丁一不顺眼看,这会为了补刀,居然还表了丁某人的功劳,可见补刀决心何其坚决。说到何某人,就又不得不扯远了几句,他说的是何文渊,这位是当初景帝易储之时,就是把储君由英宗的儿子改成景帝自己的儿子那事,何文渊是极力支持鼓吹的,景泰的易储诏书里“父有天下传之子”就是出自其手。
英宗复位之后,当然是不会放过他的了。
金濂的确是何文渊所荐,但金濂此人,是颇有点能力的,他说:“今边尘澒洞,兵非食不饱,马非牧不壮,为国任大臣之责,苟有可以安民生、拯时艰者,宁受谤不辞。”结果因为国事,攻击阁臣江渊贪污,真的就被谤下狱。后来是因为实在没人替代他,才又复官的。
这关节来把金濂扯上何文渊,王文真的是要补刀补到绝,连金濂身后名都要一并给他弄掉才开怀了。
英宗听着提到了何某人,当然下意识地皱起眉,别说英宗这么一个极偏执的性子,就是寻常人家,对一个大肆鼓吹剥夺自己儿子继承家业权利的角色,都不会有什么好感吧?
于谦看着就觉着不好了,金濂有没有才能他是很清楚的,到了即将亡去之前的时节,基本无法视事。期间掌管部务的户部尚书沈固,是没什么存在感的人,都是听首辅陈循的安排,这事要抹黑金濂,真的很有点说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