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w.com,大隋王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皇后萧珺极力反对削藩,隋炀帝也一口承诺绝不加害杨谅。但是萧皇后走后,隋炀帝依旧我行我素,向越国公杨素万全求计。
杨素说道:“陛下就说是先帝遗诏,请汉王回京辅政,借着先帝的面子,汉王不敢不来。”
“好。”隋炀帝道:“爱卿速去选精干的笔吏,效仿先帝手迹,拟一封遗诏。”
“臣遵旨。”
越国公杨素安排人模拟了隋文帝杨坚的字迹,造了一封假遗诏,命将军屈突通为使节,送往并州。选择屈突通前去,也是杨素一心思量过的,因为屈突通为人中正,既不参与党争,也没卷进宫斗,做人一贯光明磊落,汉王杨谅就算怀疑三十个人,也猜不到屈突通身上。所以屈突通此去并州,其中阴谋诡计也并不知情,便安心上路,赶往并州。
屈突通安心出使,但皇后萧珺在宫里越想越担心,便让小太监去请大臣张衡。张衡是隋炀帝多年的官邸心腹,对大隋忠心耿耿,又扶保隋炀帝登基有功,已被隋炀帝提拔为御史大夫,得了皇后懿旨,张衡匆匆来到宫中,拜见萧皇后。
萧皇后把皇上欲召回汉王杨谅之事,一一告知。张衡为人比较忠厚,听了这事,处心积虑的说道:“一旦征召,只恐汉王不但不来,反倒会提前谋反。”
萧皇后言道:“哀家也顾虑此事,杨素诡计多端,陛下言听计从,又能奈何?可有良策平息此事?”
“娘娘可赠一物,作为暗语,告诫汉王杨谅,既不来,也不反,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要汉王按兵不动,杨素就难以离间皇上和汉王的兄弟之情。”
萧珺听得此言,觉得甚有道理,但思量半天不知该送什么暗语,遍观四周,忽见一把茶壶上窄下宽,矗立桌面,稳若泰山。萧珺对张衡言道:“这把茶壶,上窄下宽,如同座塔,可为暗语。”
二人大喜,萧珺起草懿旨,只写了八个字:“皇后赐壶,无须返还。”萧珺道:“这道懿旨随此壶一同送往并州,你务必挑选得力之人亲往。”
张衡按皇后差遣,选了一个亲信之人,名叫慕容遐,此人乃是大将慕容三藏之子,为人慷慨忠义,诚信可靠。张衡一番叮嘱,遂遣慕容遐前往并州。这才是:
手足情深始成空,奸计良言同报送。
自古藩王几家好,自相残杀谁善终?
长话短说。汉王杨谅,字德章,是隋文帝杨坚的小儿子,封爵汉王。当初最受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疼爱,隋文帝担心杨谅卷入太子之争,才把汉王杨谅封为藩王,割据并州。
虽说杨广登基宫变迭起,但汉王杨谅手握十万雄兵,盘踞并州,一直都高枕无忧,突然这一天,下人来报钦差屈突通到。
天子使节屈突通到了并州总管府,,拜见了汉王杨谅,呈上隋文帝杨坚的遗诏,对杨谅言道:“先帝遗诏,太子即位,汉王辅政,兄弟互助,相得益彰,请汉王殿下早日归朝,辅佐政事,还望殿下早日回京。”
杨谅打开诏书,细细一看,说道:“大将军一路辛苦,先往驿馆歇息,待本王稍作安顿,商议回京之日。”
屈突通一看杨谅答应的痛快,便未曾多想,告辞离去。
等屈突通走后,杨谅身边官员之中,有位兵曹左参军名叫裴文安,此人足智多谋,对杨谅说道:“此必是皇上的调虎离山之计,杨勇处死、蜀王囚禁、驸马下狱,杨素暗中为皇上设计,用心狠毒,世人皆知,殿下不可轻信。”
杨谅道:“看这书信确是我父皇字迹,本王若去了,担心皇兄加害,本王若不去,乃是抗旨不尊,如何是好?”
裴文安笑道:“殿下莫非忘记了么,先帝曾有言,若是先帝诏365小说‘敕’字后面加一点,另有半块兵符,可验真伪。”
这话一说,到提醒了汉王杨谅,再看遗诏,并没有“敕”字,屈突通也未带来半块兵符。杨谅恍然大悟,言道:“乃是杨广诓诈之计!”
右参军名叫王頍(kui)也建言道:“既然有诈,殿下万不可回京。”
两位军师左右建议,让汉王杨谅有些进退两难,正在这时,有人来报:“启禀殿下,皇后有懿旨到来。”
“哦?”杨谅心中纳闷,速命传旨之人来见,上来之人,身高七尺开外,年纪二十来岁,面色白净,眉清目秀,鼻正唇薄,颇有俊仪,身着细甲,腰挎宝剑,此人正是慕容三藏之子慕容遐。拜见了汉王,杨谅问道:“皇后有何懿旨?”
慕容遐言道:“懿旨就在木盒之中。”
慕容遐把木盒端上,杨谅打开木盒,见绸布包裹之下,竟是一把茶壶。拜在桌案之上,茶壶上窄下宽,十分稳当。又见盒内还有字条一张,上写“皇后赐壶,无须返还。”
众人不知皇后何意,王頍看了言道:“赐壶上窄下宽,矗立不倒。又有字条,乃是让殿下稳坐并州,不反不动。”
慕容遐道:“所言极... -->>
皇后萧珺极力反对削藩,隋炀帝也一口承诺绝不加害杨谅。但是萧皇后走后,隋炀帝依旧我行我素,向越国公杨素万全求计。
杨素说道:“陛下就说是先帝遗诏,请汉王回京辅政,借着先帝的面子,汉王不敢不来。”
“好。”隋炀帝道:“爱卿速去选精干的笔吏,效仿先帝手迹,拟一封遗诏。”
“臣遵旨。”
越国公杨素安排人模拟了隋文帝杨坚的字迹,造了一封假遗诏,命将军屈突通为使节,送往并州。选择屈突通前去,也是杨素一心思量过的,因为屈突通为人中正,既不参与党争,也没卷进宫斗,做人一贯光明磊落,汉王杨谅就算怀疑三十个人,也猜不到屈突通身上。所以屈突通此去并州,其中阴谋诡计也并不知情,便安心上路,赶往并州。
屈突通安心出使,但皇后萧珺在宫里越想越担心,便让小太监去请大臣张衡。张衡是隋炀帝多年的官邸心腹,对大隋忠心耿耿,又扶保隋炀帝登基有功,已被隋炀帝提拔为御史大夫,得了皇后懿旨,张衡匆匆来到宫中,拜见萧皇后。
萧皇后把皇上欲召回汉王杨谅之事,一一告知。张衡为人比较忠厚,听了这事,处心积虑的说道:“一旦征召,只恐汉王不但不来,反倒会提前谋反。”
萧皇后言道:“哀家也顾虑此事,杨素诡计多端,陛下言听计从,又能奈何?可有良策平息此事?”
“娘娘可赠一物,作为暗语,告诫汉王杨谅,既不来,也不反,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要汉王按兵不动,杨素就难以离间皇上和汉王的兄弟之情。”
萧珺听得此言,觉得甚有道理,但思量半天不知该送什么暗语,遍观四周,忽见一把茶壶上窄下宽,矗立桌面,稳若泰山。萧珺对张衡言道:“这把茶壶,上窄下宽,如同座塔,可为暗语。”
二人大喜,萧珺起草懿旨,只写了八个字:“皇后赐壶,无须返还。”萧珺道:“这道懿旨随此壶一同送往并州,你务必挑选得力之人亲往。”
张衡按皇后差遣,选了一个亲信之人,名叫慕容遐,此人乃是大将慕容三藏之子,为人慷慨忠义,诚信可靠。张衡一番叮嘱,遂遣慕容遐前往并州。这才是:
手足情深始成空,奸计良言同报送。
自古藩王几家好,自相残杀谁善终?
长话短说。汉王杨谅,字德章,是隋文帝杨坚的小儿子,封爵汉王。当初最受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疼爱,隋文帝担心杨谅卷入太子之争,才把汉王杨谅封为藩王,割据并州。
虽说杨广登基宫变迭起,但汉王杨谅手握十万雄兵,盘踞并州,一直都高枕无忧,突然这一天,下人来报钦差屈突通到。
天子使节屈突通到了并州总管府,,拜见了汉王杨谅,呈上隋文帝杨坚的遗诏,对杨谅言道:“先帝遗诏,太子即位,汉王辅政,兄弟互助,相得益彰,请汉王殿下早日归朝,辅佐政事,还望殿下早日回京。”
杨谅打开诏书,细细一看,说道:“大将军一路辛苦,先往驿馆歇息,待本王稍作安顿,商议回京之日。”
屈突通一看杨谅答应的痛快,便未曾多想,告辞离去。
等屈突通走后,杨谅身边官员之中,有位兵曹左参军名叫裴文安,此人足智多谋,对杨谅说道:“此必是皇上的调虎离山之计,杨勇处死、蜀王囚禁、驸马下狱,杨素暗中为皇上设计,用心狠毒,世人皆知,殿下不可轻信。”
杨谅道:“看这书信确是我父皇字迹,本王若去了,担心皇兄加害,本王若不去,乃是抗旨不尊,如何是好?”
裴文安笑道:“殿下莫非忘记了么,先帝曾有言,若是先帝诏365小说‘敕’字后面加一点,另有半块兵符,可验真伪。”
这话一说,到提醒了汉王杨谅,再看遗诏,并没有“敕”字,屈突通也未带来半块兵符。杨谅恍然大悟,言道:“乃是杨广诓诈之计!”
右参军名叫王頍(kui)也建言道:“既然有诈,殿下万不可回京。”
两位军师左右建议,让汉王杨谅有些进退两难,正在这时,有人来报:“启禀殿下,皇后有懿旨到来。”
“哦?”杨谅心中纳闷,速命传旨之人来见,上来之人,身高七尺开外,年纪二十来岁,面色白净,眉清目秀,鼻正唇薄,颇有俊仪,身着细甲,腰挎宝剑,此人正是慕容三藏之子慕容遐。拜见了汉王,杨谅问道:“皇后有何懿旨?”
慕容遐言道:“懿旨就在木盒之中。”
慕容遐把木盒端上,杨谅打开木盒,见绸布包裹之下,竟是一把茶壶。拜在桌案之上,茶壶上窄下宽,十分稳当。又见盒内还有字条一张,上写“皇后赐壶,无须返还。”
众人不知皇后何意,王頍看了言道:“赐壶上窄下宽,矗立不倒。又有字条,乃是让殿下稳坐并州,不反不动。”
慕容遐道:“所言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