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w.com,我要做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到他居然要来真的!
刘彻很清楚,他这一步棋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嘛……
但没关系,这些小人物的意见根本不重要,他们从来就不是主导力量!
如今,这世界,真正当家做主的,是天子,是掌握着枪杆子的将军们和东宫的太后。
只要皇帝老爹支持他,东宫太后支持他,将军们支持他。
这些人再怎么不满,敢说出来吗?
在宦官的引领下,刘彻来到了宣室殿前。
他如往常一样,在殿门问安,然后在得到许可后,走进宣室殿之中。
此时,宣室殿里,除了皇帝老爹稳坐于御座之上外。
其他大臣也一个不差的坐在各自的位子上。
“儿臣刘彻恭问父皇安!”刘彻走到殿中,恭敬的叩首。
“起来吧……”天子刘启挥挥手,吩咐左右:“给太子赐座!”
于是,刘彻就在两个宦官的引领下,在老爹身下左侧坐了下来。
刚刚坐稳,屁股都没做热,刘彻就听到,自己的老爹问道:“太子,昨日在思贤苑中是否说过‘商人于国不无裨益’这样的话?”
对于这样的问话,刘彻自然早就猜到了。
他起身躬身拜道:“回父皇,确曾说过!”
这话一出口,顿时,整个大殿的人都议论了起来。
对于汉室的大臣来说,商人=末业=下贱的职业,这样的观念可谓根深蒂固,历来都是政治正确的!
但是,另一方面,越来越迅猛发达的工商业,民间越来越多土豪的出现,让他们必须正视商人的力量的崛起这个问题。
无论是当年的贾谊,还是现在的晁错,他们的成名作,也基本都是在阐述这样的问题。
朝廷的大臣们自然也早就知道,在事实上,商人的地位随着他们财富的增加在迅速的增长。
某些地方,有钱的商人的派头比彻侯、国君都要大,都要风光!
可是,除了强调农本这个概念外。真正拿得出手的政策,并不多。
为什么?
一则,怎么处理工商业与农业之间的问题。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对于汉室。就是整个中国,也是头一次碰到工商业的发展和增速超过农业的问题。
理论上当然是农本。
但现实中,却不可能真的按书上所说的那样去处理。
要知道,如今天下蓬勃发展的工商业,涉及的人口不是几千,也不是几万,而是数以百万计!
在这个问题上,稍有不慎。处理不当,就要引发大问题。
二则,谁背后没有金主?
拿了别人的钱,怎么能说别人的坏话?
所以,大多数臣子,虽然都知道问题很严重,但,谁都不想揭开这个盖子,更不愿意面对这个问题。
即使晁错,当年大喊着什么贵粟论。但现在,也不再提及那个问题了。
而刘彻的那个表态,可谓开历史先河了。
不管怎样。刘彻都是汉室第一个真正直面了工商业与农业之间的问题的第一个皇室高层。
无论如何,不管怎么样,大臣们都无法继续保持冷静了。
“请家上解释……”晁错第一个站出来,出列问道:“臣愚钝,不解家上之意……”
廷尉张欧立刻紧随其后,出列拜道:“臣惶恐,不明家上意欲何为?”
就连袁盎也道:“家上所言,臣闻所未闻,敢请指正!”
刘彻知道。这些大臣已经是很给他面子了。
错非之前刘彻一直摆出来的就是仇商的姿态,一副一定要压制工商业的模板。恐怕此刻,潮水一样的弹劾就已经将他淹没了。
实在是。这个问题太敏感了。
已经上升到了意识形态的高度。
想想看,后世嗡嗡嗡的时候,忽然跳出来一个家伙说米帝可以跟我们大天朝一起愉快的玩耍,这个家伙恐怕不是坐土飞机,就是得见识一下专政的铁拳了。
天子刘启却不像大臣们那样。
他半闭着眼睛,不发一言的靠在龙榻上面,实际上,他已经知道了刘彻昨天的全部发言和前因后果。
这些事情,不止他安插在刘彻身边的眼线发来了汇报。
就是今天早上,颜异也跟他完完全全的汇报了一切经过,和刘彻的一些思路。
对刘彻的那些想法和计划,作为皇帝,作为天子,作为刘彻的老爹,刘启是用一种乐见其成的态度在等待着的。
其实,刘彻搞出这些事情,一点都不出他的意料之外。
老刘家的太子,要是能安安稳稳的宅在太子宫里,那才叫奇怪了!
甚至,此刻,刘启看着刘彻,竟有一种颇为欣赏的想法。
在刘彻身上,他仿佛看到了他年少轻狂时的岁月。
年轻人,有想法,有冲劲,这是好事情!
所以,天子根本不想干预。
对天子刘启来说,刘彻的那些事情,做成了,那是皆大欢喜。
对于如今的天子刘启来说,在他的潜意识里,他甚至希望,刘彻能把事情搞大。
因为只有这事情大了,他才能看清楚,这朝廷里,究竟谁是忠臣,谁是骑墙的,谁是二五仔!
至于失败?
谁没失败过?
没经过磨砺的雏鸟,怎么有振翅高飞的那一天?
“朕的时间不多了……”天子刘启看着刘彻,在心中想着:“刘彻啊,你要争气,朕只能扶着你再走几年了,几年之后,这个国家就可能要靠你了,这江山社稷,你是否能承担呢?”
前不久,他差点在宫里摔倒了。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信号!
这说明,他的抵抗力和精神,都在衰退。
而在这个时代,男子四十是一道坎,更别说,他这样的一国之君了。
因此,他不得不让刘彻开始真正的接受暴风雨的洗礼,让他的这个继承人,学会怎么在风雨中寻找安全的地方,怎么识别忠臣和二五仔,怎么驾驭群臣武将。
所以,他悄悄的给刘彻的计划里加了一点料。
他的想法很简单,趁着自己还能掌握局面,先给刘彻扫清诸侯,留下一个没有隐患的国家,同时,尽可能的磨砺这个儿子,让他在几年内就成熟起来,即使发生意外,也能立刻掌握大权,驾驭群臣,收拾兵权。
这次的事情,只是开始。
以后,慢慢的,他会让刘彻这个太子参与政务,参与军队,跟将军们交流。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会慢慢的去观察朝廷的大臣,反复考验和试探那些大权在握的臣子,看看他们到底是个什么心思。
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来说,他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保证政权的顺利过渡,刘氏的统治地位不受任何威胁。
在这过程中,任何意外和威胁的苗头,只有一个下场。
“此泱泱者,非少主之臣!”
简单的来说,所有的臣子和一切的事情,都是他手里的棋子。
这么想着,天子刘启就慢悠悠的开口道:“太子,给诸臣和朕讲讲,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说那样的话?太子难道不知道,强本弱末乃是我汉家的国策吗?”
刘彻闻言,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拜道:“回禀父皇,儿臣一刻也未忘记,我汉家的根本,在于生民,生民之道,在于农本!”
刘彻抬头看着自己的老爹,他很清楚,现在这个时候,就是他这个太子,发出自己的政见和执政思路的最佳时机。
大臣们能听懂的,能跟上他的节奏的,自然可以在他未来登基后获得一席之地。
听不懂的,跟不上的,刘彻也绝对不会等他们!
刘彻转身看向晁错,道:“孤曾读过御史大夫所作之《贵粟论》,其篇首便是:故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以开其资财之道也!”
刘彻笑着问道:“未知孤可曾记错?”
晁错听闻,顿首道:“鄙作陋言,竟蒙家上熟记,臣与有荣焉!”
但晁错心里却是打着鼓,不知道刘彻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未完待续)
到他居然要来真的!
刘彻很清楚,他这一步棋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嘛……
但没关系,这些小人物的意见根本不重要,他们从来就不是主导力量!
如今,这世界,真正当家做主的,是天子,是掌握着枪杆子的将军们和东宫的太后。
只要皇帝老爹支持他,东宫太后支持他,将军们支持他。
这些人再怎么不满,敢说出来吗?
在宦官的引领下,刘彻来到了宣室殿前。
他如往常一样,在殿门问安,然后在得到许可后,走进宣室殿之中。
此时,宣室殿里,除了皇帝老爹稳坐于御座之上外。
其他大臣也一个不差的坐在各自的位子上。
“儿臣刘彻恭问父皇安!”刘彻走到殿中,恭敬的叩首。
“起来吧……”天子刘启挥挥手,吩咐左右:“给太子赐座!”
于是,刘彻就在两个宦官的引领下,在老爹身下左侧坐了下来。
刚刚坐稳,屁股都没做热,刘彻就听到,自己的老爹问道:“太子,昨日在思贤苑中是否说过‘商人于国不无裨益’这样的话?”
对于这样的问话,刘彻自然早就猜到了。
他起身躬身拜道:“回父皇,确曾说过!”
这话一出口,顿时,整个大殿的人都议论了起来。
对于汉室的大臣来说,商人=末业=下贱的职业,这样的观念可谓根深蒂固,历来都是政治正确的!
但是,另一方面,越来越迅猛发达的工商业,民间越来越多土豪的出现,让他们必须正视商人的力量的崛起这个问题。
无论是当年的贾谊,还是现在的晁错,他们的成名作,也基本都是在阐述这样的问题。
朝廷的大臣们自然也早就知道,在事实上,商人的地位随着他们财富的增加在迅速的增长。
某些地方,有钱的商人的派头比彻侯、国君都要大,都要风光!
可是,除了强调农本这个概念外。真正拿得出手的政策,并不多。
为什么?
一则,怎么处理工商业与农业之间的问题。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对于汉室。就是整个中国,也是头一次碰到工商业的发展和增速超过农业的问题。
理论上当然是农本。
但现实中,却不可能真的按书上所说的那样去处理。
要知道,如今天下蓬勃发展的工商业,涉及的人口不是几千,也不是几万,而是数以百万计!
在这个问题上,稍有不慎。处理不当,就要引发大问题。
二则,谁背后没有金主?
拿了别人的钱,怎么能说别人的坏话?
所以,大多数臣子,虽然都知道问题很严重,但,谁都不想揭开这个盖子,更不愿意面对这个问题。
即使晁错,当年大喊着什么贵粟论。但现在,也不再提及那个问题了。
而刘彻的那个表态,可谓开历史先河了。
不管怎样。刘彻都是汉室第一个真正直面了工商业与农业之间的问题的第一个皇室高层。
无论如何,不管怎么样,大臣们都无法继续保持冷静了。
“请家上解释……”晁错第一个站出来,出列问道:“臣愚钝,不解家上之意……”
廷尉张欧立刻紧随其后,出列拜道:“臣惶恐,不明家上意欲何为?”
就连袁盎也道:“家上所言,臣闻所未闻,敢请指正!”
刘彻知道。这些大臣已经是很给他面子了。
错非之前刘彻一直摆出来的就是仇商的姿态,一副一定要压制工商业的模板。恐怕此刻,潮水一样的弹劾就已经将他淹没了。
实在是。这个问题太敏感了。
已经上升到了意识形态的高度。
想想看,后世嗡嗡嗡的时候,忽然跳出来一个家伙说米帝可以跟我们大天朝一起愉快的玩耍,这个家伙恐怕不是坐土飞机,就是得见识一下专政的铁拳了。
天子刘启却不像大臣们那样。
他半闭着眼睛,不发一言的靠在龙榻上面,实际上,他已经知道了刘彻昨天的全部发言和前因后果。
这些事情,不止他安插在刘彻身边的眼线发来了汇报。
就是今天早上,颜异也跟他完完全全的汇报了一切经过,和刘彻的一些思路。
对刘彻的那些想法和计划,作为皇帝,作为天子,作为刘彻的老爹,刘启是用一种乐见其成的态度在等待着的。
其实,刘彻搞出这些事情,一点都不出他的意料之外。
老刘家的太子,要是能安安稳稳的宅在太子宫里,那才叫奇怪了!
甚至,此刻,刘启看着刘彻,竟有一种颇为欣赏的想法。
在刘彻身上,他仿佛看到了他年少轻狂时的岁月。
年轻人,有想法,有冲劲,这是好事情!
所以,天子根本不想干预。
对天子刘启来说,刘彻的那些事情,做成了,那是皆大欢喜。
对于如今的天子刘启来说,在他的潜意识里,他甚至希望,刘彻能把事情搞大。
因为只有这事情大了,他才能看清楚,这朝廷里,究竟谁是忠臣,谁是骑墙的,谁是二五仔!
至于失败?
谁没失败过?
没经过磨砺的雏鸟,怎么有振翅高飞的那一天?
“朕的时间不多了……”天子刘启看着刘彻,在心中想着:“刘彻啊,你要争气,朕只能扶着你再走几年了,几年之后,这个国家就可能要靠你了,这江山社稷,你是否能承担呢?”
前不久,他差点在宫里摔倒了。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信号!
这说明,他的抵抗力和精神,都在衰退。
而在这个时代,男子四十是一道坎,更别说,他这样的一国之君了。
因此,他不得不让刘彻开始真正的接受暴风雨的洗礼,让他的这个继承人,学会怎么在风雨中寻找安全的地方,怎么识别忠臣和二五仔,怎么驾驭群臣武将。
所以,他悄悄的给刘彻的计划里加了一点料。
他的想法很简单,趁着自己还能掌握局面,先给刘彻扫清诸侯,留下一个没有隐患的国家,同时,尽可能的磨砺这个儿子,让他在几年内就成熟起来,即使发生意外,也能立刻掌握大权,驾驭群臣,收拾兵权。
这次的事情,只是开始。
以后,慢慢的,他会让刘彻这个太子参与政务,参与军队,跟将军们交流。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会慢慢的去观察朝廷的大臣,反复考验和试探那些大权在握的臣子,看看他们到底是个什么心思。
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来说,他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保证政权的顺利过渡,刘氏的统治地位不受任何威胁。
在这过程中,任何意外和威胁的苗头,只有一个下场。
“此泱泱者,非少主之臣!”
简单的来说,所有的臣子和一切的事情,都是他手里的棋子。
这么想着,天子刘启就慢悠悠的开口道:“太子,给诸臣和朕讲讲,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说那样的话?太子难道不知道,强本弱末乃是我汉家的国策吗?”
刘彻闻言,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拜道:“回禀父皇,儿臣一刻也未忘记,我汉家的根本,在于生民,生民之道,在于农本!”
刘彻抬头看着自己的老爹,他很清楚,现在这个时候,就是他这个太子,发出自己的政见和执政思路的最佳时机。
大臣们能听懂的,能跟上他的节奏的,自然可以在他未来登基后获得一席之地。
听不懂的,跟不上的,刘彻也绝对不会等他们!
刘彻转身看向晁错,道:“孤曾读过御史大夫所作之《贵粟论》,其篇首便是:故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以开其资财之道也!”
刘彻笑着问道:“未知孤可曾记错?”
晁错听闻,顿首道:“鄙作陋言,竟蒙家上熟记,臣与有荣焉!”
但晁错心里却是打着鼓,不知道刘彻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