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w.com,企划文案知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摘要:本文概述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和景区规划的含义,以大石围天坑群风景区为例,分析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基本因素和问题,阐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途径,提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旨在为生态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旅游景区规划资源保护与开发可持续发展
前言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面临着生存环境危机,全球兴起了保护人类自己生存环境的绿色浪潮。人们在厌恶城市噪音、环境污染的同时,更趋向于走向大自然、溶入自然,把旅游、学习、教育、休养寄寓于自然之中,于是,以回归自然为主旨的生态旅游应时而生。xx年,世界旅游组织明确指出生态旅游是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生态旅游已成为21世纪世界旅游的发展方向。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是发展生态旅游新兴的一个典型。风景区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东南麓,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世界天坑博物馆,集国际岩溶与洞穴探险科考基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中国青少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于一体,经中国岩溶地质研究所朱学稳教授带领多国科学家全面科考得出结论,认为百色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在世界上的自然景观中,具有稀少、奇特、险峻、壮丽、秀美、生态环境独特的旅游观赏价值,当居于世界旅游资源之首。xx年10月1日,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正式对外推出,共有大石围天坑、布柳河、罗妹莲花洞、穿洞天坑、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火卖生态文化村六大景区建成同时开放。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建设与开发,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作为广西旅游业第三极的优势开始突显,旅游接待条件日趋成熟,旅客数量接踵而至,知名度日益提高,这主要得益于科学、合理的规划。
1、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
1。1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ceballos-lascuráin首先提出生态旅游一词。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生态旅游概念才开始传入中国。有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的观点和理论指导广大公众,认识和欣赏自然及文化遗产的旅行,保证旅游区不受破坏和污染,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详细划分,生态旅游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之分:
广义概念——注意人与环境的关系,不破坏污染环境,保证游区的持续发展的一切旅游活动,统称为生态旅游。
狭义概念——人们到大自然中去,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接受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有其它传统旅游所没有的独特的特点。一是品位高,旅游者一般文化素质较高,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从中获取自然与人文知识;二是计划性强,旅游经营者一般是经过生态环境可行性论证之后,在科学规划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参观旅游,以求获取大自然之知识、探索自然生态之奥妙;三是强调自然性,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4左右;四是重视环境保护,对环境资源进行非损耗利用,是一种无污染、无破坏、生态安全性极强的游览方式。
1。2景区规划的含义
规划是对未来事务的合理组织与安排。应该说,旅游活动产生之初并无规划可言。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旅游业发展日新月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已经从城市拓展到乡村,旅游需要规划的思想开始为更多人所接受,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始深入发展。
旅游景区规划的对象从系统中的简单要素到整个复杂系统,规划的方法也由单一的美学形体规划方法,逐步发展为资源导向、市场导向和产品导向相结合,形体规划方法、经济理论、环境方法、数学模型方法等综合参与。不仅根据资源和市场进行调节,还充分重视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响应。当前,应用系统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来指导旅游景区规划已成为一种备受瞩目的方法。
1。3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应包含以下基本因素
1。3。1旅游资源
景区规划,旅游资源是基础。当前,被誉为阳光工程的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在人类价值取向、消费意识等呈现多元化趋势、个性化消费颇受青睐的情况下,旅游资源出现了多元化趋势,海、陆、空无所不在。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已成为激活地方社会经济的催化剂。甚至在某些时期被认为是穷乡僻壤的贫困农村,如今借助其相对良好的生态资源,通过开展农家乐等活动,也使其成为城里人热衷的度假胜地,比如乐业火卖生态文化村,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的核心,要选择有意义的区域、有价值的自然区域、有特殊生物学、生态或人文价值的区域开展旅游。
1。3。2产业间的整合
产业间的整合,不仅包括旅游业同与其直接相关的交通、通讯、商贸等服务业规划的整合,而更强调提高旅游业与地方传统一、二产业的关联度。虽然建立产业链已是旅游界的共识,旅游业的发展因其乘数效应也会对传统产业起关联带动作用,但在旅游规划中还往往是就旅游谈旅游,对与旅游业直接相关产业的内在联系关注较多,而对于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地方传统产业升级、提高当地居民社会经济条件的具体措施探讨较少,缺少旅游业与当地社会经济融合的组织规划。进行生态旅游规划,必须充分体现产业间的整合,同时满足游客、供给者、旅游地居民等多方利益,更符合全面小康、和谐社会等战略目标。要有利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当地经济的发展。乐业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农业稳县,工业富县,科技兴县,旅游强县,将旅游强县、发展生态旅游列为带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强县富民的重中之重,并全面通过道路、交通、城建、旅游等部门之间的统一规划与整合。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这种产业间的整合是成功的。
1。3。3区域合作
发展旅游要树立大区域思想,加强旅游区域合作,以旅游资源特色而不是行政区划为背景来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这既可以避免旅游业中遍地开花的低水平发展现象发生,还可以保持资源完整性,避免同类竞争导致的游客分流甚至是两败俱伤。虽然要突破行政区域进行具有资源特色的规划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区域协调加强优势互补已成旅游规划发展的一个方向。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在开发之初,就有意识的通过旅游组织社团和部门加强与田阳布洛陀壮族文化遗址、靖西通灵大峡谷、那坡黑衣壮、凌云纳灵洞、茶山金字塔以及百色澄碧湖等周边旅游景区景点的横向联系,xx年国家正式将百色列为全国红色旅游区之后,这种联系更加密切。
1。3。4保护与开发的平衡
规划要有利于旅游景区的保护,这是其出发点和归宿。保护多了,影响旅游业的运转,不利于提高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发多了,生态环境容易失衡,旅游资源就会面临灭顶之灾。因此,必须寻找它们的平衡点,走保护-开发-发展-保护的生态与经济双向良性循环的路子。要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未来状况予以充分重视,正确分析旅游景区各子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积极规划,长远打算。景区规划不仅要注重满足旅游者需求,还应通过旅游业发展,促进地方文化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到过大石围天坑景区观光的游客或多或少都有些遗憾,那是因为只能在天坑上边俯视坑里,无法下到坑底探个究竟,揭开神秘之旅的面纱。曾有有关部分和人员曾积极提出在大石围天坑修建地下通道或电梯,给游人提供方面之门,对此马上有专家学者给予了否定,认为在现有条件下,这种开发的破坏性远远超过了原始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应该保持现状,维护平衡。
1。3。5自主与配套开发的关系
乐业的生态旅游是一个大系统,各个景区子系统是这个大系统的有机组成,因此,任何子系统的开发都只能作为整个风景区的配套建设。尤其是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其中布柳河、黄猄洞天坑等景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在总体上还是相当滞后的,地缘优势也不明显,总体旅游气候尚欠成熟。规划者也充分的意识到,应该把这些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作为配套乐业旅游开发的一部分,摆正配套开发(发展)与自主开发(发展)的位置。
1。3。6客源市场
客源,是景区规划的价值所在,没有客源,也无所谓规划,规划再也没有意义。要从开拓各类客源市场、扩大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范围出发,做好规划。
1。3。7规划组织部门的多元化
旅游涉及多区域、多产业,故在规划组织结构上也应多元化,由主要牵头单位组织多个规划部门共同完成,充分发挥科技、社会、经济、文化、生态、民俗等方面的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从规划到正式对外开放,得益于上至区党委、政府,下到百色、乐业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在决定开发大石围天坑群之初,自治区就决定由区副主席袁凤兰女士牵头主持规划。
1。3。8社会效益
规划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效益,理所当然,首先直接受益的当是经营者。当前,我国的旅游景区规划已经从城市发展到乡村、从大都市推广到小乡镇,越来越多的地区把旅游业作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增加居民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相对优势资源但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来说,经济目标仍然是其制定旅游规划、发展旅游业的首要目标。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旅游景区规划必须以当地社会、环境、经济的实际状况为依据,与地区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密切联系,使得通过发展旅游业能够切实增强地方发展能力,在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基础上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增加地方人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大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知识。
1。4旅游景区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1。4。1调查与评估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必须进行资源调查和评价等前期工作,没有调查、评价,就谈不上规划。旅游业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产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气候、交通区位等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需要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大力支撑。要认真调查地方经济结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深入研究地方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同时,在规划的区域范围、促销市场等方面,尊重资源的完整性,深化区域合作,合理配置、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大石围天坑群风景区的资源调查与评价,一直是整个风景区规划的首要工作。在正式规划前,以朱学稳为首的国内外老家和学者就多次对大石围天坑群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的科考、论证,也陆续发现了很多优势的自然旅游资源,比如乐业天坑分布数量世界第一、大石围天坑综合欣赏价值居世界第一、布柳河仙人桥跨度世界第一、百朗地下河系统规模世界第一、罗妹莲花盆单盆面积世界第一等等,给以后的规划开发与发展定位提供了极其宝贵而充分的依据。可以说,这对于整个旅游风景区的规划与开发起到了成败攸关的作用。
1。4。2突破局限,统一引导
从我国现有的旅游规划机构来看,隶属于各行各业,各有不同。不同的行业及专业背景使其旅游景区规划各有侧重。有侧重,就有偏重,有了偏生,就会产生不足。故在做规划时,必须统一引导,统一发展方向和目标。比如在做旅游景区规划时,加强引导专项规划研究,通过制定旅游景区规划对当地一、二产业的发展给予指导性意见,尤其是对于一些拥有一定的特色旅游资源、但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落后地区来说,通过旅游景区规划,整合地方资源,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开展农家乐、农业观光等旅游项目,把旅游业与地方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自x... -->>
摘要:本文概述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和景区规划的含义,以大石围天坑群风景区为例,分析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基本因素和问题,阐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途径,提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旨在为生态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旅游景区规划资源保护与开发可持续发展
前言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面临着生存环境危机,全球兴起了保护人类自己生存环境的绿色浪潮。人们在厌恶城市噪音、环境污染的同时,更趋向于走向大自然、溶入自然,把旅游、学习、教育、休养寄寓于自然之中,于是,以回归自然为主旨的生态旅游应时而生。xx年,世界旅游组织明确指出生态旅游是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生态旅游已成为21世纪世界旅游的发展方向。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是发展生态旅游新兴的一个典型。风景区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东南麓,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世界天坑博物馆,集国际岩溶与洞穴探险科考基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中国青少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于一体,经中国岩溶地质研究所朱学稳教授带领多国科学家全面科考得出结论,认为百色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在世界上的自然景观中,具有稀少、奇特、险峻、壮丽、秀美、生态环境独特的旅游观赏价值,当居于世界旅游资源之首。xx年10月1日,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正式对外推出,共有大石围天坑、布柳河、罗妹莲花洞、穿洞天坑、黄猄洞天坑国家森林公园、火卖生态文化村六大景区建成同时开放。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建设与开发,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作为广西旅游业第三极的优势开始突显,旅游接待条件日趋成熟,旅客数量接踵而至,知名度日益提高,这主要得益于科学、合理的规划。
1、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
1。1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ceballos-lascuráin首先提出生态旅游一词。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生态旅游概念才开始传入中国。有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的观点和理论指导广大公众,认识和欣赏自然及文化遗产的旅行,保证旅游区不受破坏和污染,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详细划分,生态旅游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之分:
广义概念——注意人与环境的关系,不破坏污染环境,保证游区的持续发展的一切旅游活动,统称为生态旅游。
狭义概念——人们到大自然中去,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接受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有其它传统旅游所没有的独特的特点。一是品位高,旅游者一般文化素质较高,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从中获取自然与人文知识;二是计划性强,旅游经营者一般是经过生态环境可行性论证之后,在科学规划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参观旅游,以求获取大自然之知识、探索自然生态之奥妙;三是强调自然性,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4左右;四是重视环境保护,对环境资源进行非损耗利用,是一种无污染、无破坏、生态安全性极强的游览方式。
1。2景区规划的含义
规划是对未来事务的合理组织与安排。应该说,旅游活动产生之初并无规划可言。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旅游业发展日新月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已经从城市拓展到乡村,旅游需要规划的思想开始为更多人所接受,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始深入发展。
旅游景区规划的对象从系统中的简单要素到整个复杂系统,规划的方法也由单一的美学形体规划方法,逐步发展为资源导向、市场导向和产品导向相结合,形体规划方法、经济理论、环境方法、数学模型方法等综合参与。不仅根据资源和市场进行调节,还充分重视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响应。当前,应用系统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来指导旅游景区规划已成为一种备受瞩目的方法。
1。3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应包含以下基本因素
1。3。1旅游资源
景区规划,旅游资源是基础。当前,被誉为阳光工程的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在人类价值取向、消费意识等呈现多元化趋势、个性化消费颇受青睐的情况下,旅游资源出现了多元化趋势,海、陆、空无所不在。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已成为激活地方社会经济的催化剂。甚至在某些时期被认为是穷乡僻壤的贫困农村,如今借助其相对良好的生态资源,通过开展农家乐等活动,也使其成为城里人热衷的度假胜地,比如乐业火卖生态文化村,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的核心,要选择有意义的区域、有价值的自然区域、有特殊生物学、生态或人文价值的区域开展旅游。
1。3。2产业间的整合
产业间的整合,不仅包括旅游业同与其直接相关的交通、通讯、商贸等服务业规划的整合,而更强调提高旅游业与地方传统一、二产业的关联度。虽然建立产业链已是旅游界的共识,旅游业的发展因其乘数效应也会对传统产业起关联带动作用,但在旅游规划中还往往是就旅游谈旅游,对与旅游业直接相关产业的内在联系关注较多,而对于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地方传统产业升级、提高当地居民社会经济条件的具体措施探讨较少,缺少旅游业与当地社会经济融合的组织规划。进行生态旅游规划,必须充分体现产业间的整合,同时满足游客、供给者、旅游地居民等多方利益,更符合全面小康、和谐社会等战略目标。要有利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当地经济的发展。乐业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农业稳县,工业富县,科技兴县,旅游强县,将旅游强县、发展生态旅游列为带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强县富民的重中之重,并全面通过道路、交通、城建、旅游等部门之间的统一规划与整合。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这种产业间的整合是成功的。
1。3。3区域合作
发展旅游要树立大区域思想,加强旅游区域合作,以旅游资源特色而不是行政区划为背景来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这既可以避免旅游业中遍地开花的低水平发展现象发生,还可以保持资源完整性,避免同类竞争导致的游客分流甚至是两败俱伤。虽然要突破行政区域进行具有资源特色的规划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区域协调加强优势互补已成旅游规划发展的一个方向。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在开发之初,就有意识的通过旅游组织社团和部门加强与田阳布洛陀壮族文化遗址、靖西通灵大峡谷、那坡黑衣壮、凌云纳灵洞、茶山金字塔以及百色澄碧湖等周边旅游景区景点的横向联系,xx年国家正式将百色列为全国红色旅游区之后,这种联系更加密切。
1。3。4保护与开发的平衡
规划要有利于旅游景区的保护,这是其出发点和归宿。保护多了,影响旅游业的运转,不利于提高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发多了,生态环境容易失衡,旅游资源就会面临灭顶之灾。因此,必须寻找它们的平衡点,走保护-开发-发展-保护的生态与经济双向良性循环的路子。要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未来状况予以充分重视,正确分析旅游景区各子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积极规划,长远打算。景区规划不仅要注重满足旅游者需求,还应通过旅游业发展,促进地方文化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到过大石围天坑景区观光的游客或多或少都有些遗憾,那是因为只能在天坑上边俯视坑里,无法下到坑底探个究竟,揭开神秘之旅的面纱。曾有有关部分和人员曾积极提出在大石围天坑修建地下通道或电梯,给游人提供方面之门,对此马上有专家学者给予了否定,认为在现有条件下,这种开发的破坏性远远超过了原始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应该保持现状,维护平衡。
1。3。5自主与配套开发的关系
乐业的生态旅游是一个大系统,各个景区子系统是这个大系统的有机组成,因此,任何子系统的开发都只能作为整个风景区的配套建设。尤其是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其中布柳河、黄猄洞天坑等景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在总体上还是相当滞后的,地缘优势也不明显,总体旅游气候尚欠成熟。规划者也充分的意识到,应该把这些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作为配套乐业旅游开发的一部分,摆正配套开发(发展)与自主开发(发展)的位置。
1。3。6客源市场
客源,是景区规划的价值所在,没有客源,也无所谓规划,规划再也没有意义。要从开拓各类客源市场、扩大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范围出发,做好规划。
1。3。7规划组织部门的多元化
旅游涉及多区域、多产业,故在规划组织结构上也应多元化,由主要牵头单位组织多个规划部门共同完成,充分发挥科技、社会、经济、文化、生态、民俗等方面的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大石围天坑群旅游风景区从规划到正式对外开放,得益于上至区党委、政府,下到百色、乐业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在决定开发大石围天坑群之初,自治区就决定由区副主席袁凤兰女士牵头主持规划。
1。3。8社会效益
规划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效益,理所当然,首先直接受益的当是经营者。当前,我国的旅游景区规划已经从城市发展到乡村、从大都市推广到小乡镇,越来越多的地区把旅游业作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增加居民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相对优势资源但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来说,经济目标仍然是其制定旅游规划、发展旅游业的首要目标。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旅游景区规划必须以当地社会、环境、经济的实际状况为依据,与地区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密切联系,使得通过发展旅游业能够切实增强地方发展能力,在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基础上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增加地方人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大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知识。
1。4旅游景区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1。4。1调查与评估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必须进行资源调查和评价等前期工作,没有调查、评价,就谈不上规划。旅游业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产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气候、交通区位等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需要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大力支撑。要认真调查地方经济结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深入研究地方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同时,在规划的区域范围、促销市场等方面,尊重资源的完整性,深化区域合作,合理配置、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大石围天坑群风景区的资源调查与评价,一直是整个风景区规划的首要工作。在正式规划前,以朱学稳为首的国内外老家和学者就多次对大石围天坑群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的科考、论证,也陆续发现了很多优势的自然旅游资源,比如乐业天坑分布数量世界第一、大石围天坑综合欣赏价值居世界第一、布柳河仙人桥跨度世界第一、百朗地下河系统规模世界第一、罗妹莲花盆单盆面积世界第一等等,给以后的规划开发与发展定位提供了极其宝贵而充分的依据。可以说,这对于整个旅游风景区的规划与开发起到了成败攸关的作用。
1。4。2突破局限,统一引导
从我国现有的旅游规划机构来看,隶属于各行各业,各有不同。不同的行业及专业背景使其旅游景区规划各有侧重。有侧重,就有偏重,有了偏生,就会产生不足。故在做规划时,必须统一引导,统一发展方向和目标。比如在做旅游景区规划时,加强引导专项规划研究,通过制定旅游景区规划对当地一、二产业的发展给予指导性意见,尤其是对于一些拥有一定的特色旅游资源、但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落后地区来说,通过旅游景区规划,整合地方资源,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开展农家乐、农业观光等旅游项目,把旅游业与地方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自x...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