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w.com,非主流清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还是有些本事。”胤礽这样对弘旦说。
弘旦一躬身,表示自己记住了,也向他爹表示庆祝。
“不说这些个烦心事儿了,去你额娘那里,看看画像画得如何了。叫上弘晰他们几个,一道儿去。”
胤礽自己近忙了个乱七八糟,当然是没耐性坐那里让画师画了。画师画像,倒也不是一直对着真人画,但是至少要观察一下作画对象,有了腹稿之后回去慢慢画,其间还有可能要对着真人再稍作修改。胤礽哪有这个美国时间陪他们玩?是以先画是太皇太后和皇后。
————————————————————————————————————————
乾清宫里这几个月来忙得是一塌糊涂,坤宁宫日子却是颇为惬意。要说没有皇帝日子,后宫里就是爽。争宠不必了,呃,即使有皇帝,也争不起来。
大家老老实实地过日子,处理一下已经顺手了日常事务,教女儿识字做针线。闲着没事儿去跟太皇太后聊聊天儿,回来自己看充实一下。闷了还有女儿、儿媳妇、弟媳妇等人陪着打发时间,听她们说一说外面八卦笑话,日子就这么缓缓地流过。
只有一件事情不太好。
听说胤礽要来看画像,淑嘉有些愤怒了:“画是画出模子来了,不就那里么?看去罢。”
皇帝父子摸不着头脑,怎么刚才还说得好好,现就怒了。乌云珠小声地道:“额娘说,画匠给她画了张大饼脸……”
小白眼儿狼!听到丈夫爆笑声与儿子闷笑声,淑嘉大怒,戳了戳她光脑门儿:“再胡说八道看我怎么收拾你。”
胤礽用他比较专业眼光来看:“还是不错。”
“那是我么?”淑嘉没好气地道,“脸大了一圈儿,眼睛小了一号……”总之,很不满意。
画标准像要准备个体态庄严,可不就把她脸要画得富态、丹凤眼也要再拉长一点,呃,身材也要魁梧一些……好吧,确实挺让人生气。
弘晷正淘气年纪,亲妈面前也放得开,很不给面子地笑出了声来:“额娘就是肿着也很好看。”
坏了!弘旦一声咳嗽,弘曈剜了他一眼。
得罪谁都不要得罪管你吃饭女人,皇后一生气,儿子们统统没饭吃。还是胤礽“劝说”下,讨了一顿晚饭:“你就可怜可怜我们,赏一口饭吧。开了春儿,我叫他们找会画画儿西洋人来,必把你画得漂漂亮亮,可好?”说着对儿子女儿一使眼色。
弘晷涎着脸:“好额娘,亲额娘,我说是真。赶明儿您找人画只包子就说是我。”
由于这么一闹,众人胃口倒是好了不少,一顿饭吃得是畅。晚饭吃是砂锅,天已入冬,吃点儿热汤热水东西真把人毛孔都熨贴得张开了。宫中晚饭时候早,吃完了冬天太阳还没彻底沉下去。男孩子女孩子告退下去,乌云珠也被保姆带去休息。
胤礽起身,向淑嘉伸出一只手来,淑嘉微笑着把手放进他手里,两人携手慢慢往外走着,散步消食。
“一转眼这些小东西都这样大了,”淑嘉起了个头儿,“昨儿简王福晋过来,说起她们家孩子也大了,瞧那意思,是想下回大挑咱们给留意一下儿。”
“日子还早着呢,她怎么这样急?”
“这还算早?哪家娶媳妇儿不是左看右看?如今人口多,不早些说,可不就挑不到好了?”
胤礽一拍脑门儿:“连日事多,我几乎要忘了这一茬儿了,弘旦媳妇儿,你着紧相看。唔,明儿我给你张单子。”
不用说,都是秀女她爹名字。
目标达成一半,淑嘉松了一口气,一年多一点时间虽然短了一些,但是是由着她先挑,不用顾忌别人,倒也不那么困难:“这是一桩。你却忘了,咱们大格格,开春都二十了。”
“这个我有数儿,”说到这个胤礽就欢了,“早就想好了。”
我靠!就知道你抢人家闺女没安好心。
“左右是抚蒙古,我再给她添些嫁妆,也是表表心意了,”淑嘉叹了一声,“刚刚养得亲近了一点儿,这就要嫁出去了。”
胤礽想却是:“你也省着点儿,这么些儿子闺女,你私房就这么些儿。你这漫天打赏,可怎么使得?这么些年,你填了多少东西进去?”他心里很明白,昔日东宫很多东西,都被老婆赏下去用来拉关系了,老婆嫁妆也填进去不少。前阵儿还把一份不错进项给了老九,老九因此都老老实实赚钱去了。
“我不怕,”真是心有灵犀,淑嘉也说到了允禟,“我把西洋买卖那一份子给了老九,他倒折了银子给我。这不过年了么?他们还没算红利,老九就先孝敬了不少好东西。”
淑嘉那欢语气是真心,胤礽还是用沉沉声音道:“这么些年,你辛苦了。”
淑嘉愣了一下儿,回道:“这么些年,你辛苦了。”
继续慢慢地走着,天气比较冷,走得也不远,很就绕了回来:“老九还办了些什么事儿?”
淑嘉想了一下:“听他媳妇儿说,他也就这么个嗜好了。说起来,他还真敢干。收了茶叶、生丝,到广州一带,卖给到巴达维亚,再从那里买进西洋玩器,有时候还能进些海中珍宝,再往南走,锡兰有宝石、海里还有珊瑚、玳瑁、珍珠……”
胤礽一哂:“他气派倒还真不小。”行啊,哪怕是看中商路了,比较不合读书人气场,倒也没丢了皇家脸。胤礽意思:当坏蛋也要当个大个儿。
两人慢慢地说着,进了坤宁宫,宫女、太监上来为两人除去半篷。胤礽正张着胳膊,听淑嘉说:“他一次就雇了两百号人,就是为着押茶叶、生丝往广州去……”
“两百多号人?”胤礽抓住了重点。
————————————————————————————————————————
允禟觉得他尊臀下椅子有些咬人,他二哥笑得太不怀好意。
胤礽极是和蔼地与他拉家常:“听你嫂子说,你近来越发像个富家翁了?”富家翁这三个字,对于皇族来说,其实是个好词儿,它代表着你只求钱不求势,对皇位没威胁,大家不会把你当拦路虎、绊脚石,从而想除掉你。
允禟觉得安心了一点儿,连忙说:“臣弟不过是小打小闹,教您见笑了。”唔,送坤宁宫礼是送对了。
让允禟惊奇是,接下来胤礽还问了他不少关于生意上问题,听说他南方收茶叶和生丝,还问:“可有难处?”
允禟小心地道:“都还好,南边儿产这个,收起来并不很难。”
胤礽并没有提会有多少利润,问是:“你人手可够?工钱几何?”
允禟越发摸不着头脑了:“光靠臣弟那点子人哪里能够做得下来呢?也有南边儿现雇,有长工也有短工。工钱也不一定。”
胤礽要问正是这个:“雇人很方便?”
“呃,南边儿人还真不少。那里人多地少,不少人家农闲了出来挣些银钱补贴家用也是用。”压低工价这种事情九爷会随随便便就说出来么?
“闽粤一带,也是田少人多么?”这一点胤礽自己心里也有些数,闽粤多山,田是不多,他要跟允禟再证实一下,同样证实上谕已经发到了两省督抚手里了。
允禟越发摸不清头脑了,这是想要干什么呢?“这个臣弟知道得倒是不多,臣弟也没去过那里,不过听说,那里倒好有人往南洋讨生活。”说起这个九爷就有些不屑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安土中迁传统,满族入关之后对这一点倒是学习得很。
“去南洋?做什么?”
“有种田,也有经商。”但是九爷都瞧不起他们。
胤礽心里有了数,然后和和气气地把允禟打发出去了,自己苦思着一种可能性:给多出来人口找点儿事情干。
这种想法接到福建海贼郑五显为乱折子之后就越发强烈了。
胤礽先前做“括隐”,是处理财政不足问题。另一个社会安全隐患还没有涉及呢,这就是多出来丁口。
人多地不足,现国家矛盾是日益增加人口与无法增长土地之间矛盾,这个矛盾现行体制下是无解。人口增加与土地兼并并存,使得很多农民失去土地,或者手上土地数目锐减从而失去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就会产生灾民,一不小心还会变成贼匪。
没有土地人就交不上税,有资本主义萌芽地方毕竟是少数,没那么多就业机会可以提供。他们交不上税,跑掉了,税就压剩下人头上,官员也要完成税收任务。本来还能勉强过得下去农民,又添了摊派,日子也过不下去了,他们也只好破产、流亡。
问题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现当机立断要做就是:丁税不再多收了,只要能保证眼下税能够收得上来就行了。这就是已经思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不加赋,人口还增长,这长出来人口往哪里放?总不能都煮来吃了吧?
允禟举动让胤礽想到了这样一个可能:多出来人口可以登记,也是可以收税。只要他们有工作,能赚钱!
思路慢慢地清晰了,叫来大学士、户部尚书等议事,是不是利用一点眼下情况呢?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类似事情?这样雇工事情,是不是全国性?至少是东南比较发达地方颇为常见。
大学士王掞头一个跳出来反对:“经商之利厚,设若民皆为厚利所引,弃耕而经商。谁来种田?再者,流民易成祸乱。”
这个问题是可以用经济学规律来回答,种田人少了,粮食就会贵,就会有人再来种。
农耕社会第一要务就是求稳,就是对人口控制,胤礽自然明白这一点。但是他不同意王掞观点:“地少人多,难道就不会有流民了?”一样有,还不如控制自己手里。
胤礽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统治中原头子,还有一点小阴暗心理:听说有不少人去了南洋?也行啊,你们去南洋,国内压力就减轻了。这个民族人口比例就……对吧?
除了种地,多出来都是流民预备队,与其让他们自发流窜还不如先下手把他们给引往一个对自己有利方向去。
然而王掞说得也对,这样大一个转身,就这样说了出来,确实是他头脑发热了。胤礽当然是不会认错,只说:“我再想想。”
王掞很不满意,努力向皇帝灌输着:你刚才想法很危险,是要断送祖宗基业……
胤礽本想着让大家群策群力,想一个可以控制无地农民为已所用方案来,不意王掞不理解,还来给他上思想政治课。压下了打哈欠冲动,胤礽抽抽嘴角:“你说是。”
另立户籍如何呢?立个客籍?胤礽神飞天外,继续琢磨事儿,他还是那个观点,人太多了,必须想办法来养活。
终于送走了王掞,胤礽抹一把汗,又被他弟弟批斗:“眼下求稳为要。”胤礽郁闷地看着他四弟,我觉得吧,你性子急好不好?怎么现是你来对我说教?
“怎么你又说上了?”胤礽摆摆手,“你倒说说,这从出来人口要怎么安置?”他都能预见,取消丁税之后人口会有怎样激增了。
雍王也很郁闷:“总不能这样随便推了出去,”你还得努力一下吧?从来大治之世都是安置流民,你放任自流又算怎么一回事儿呢?“还是让各地督抚安抚流民为要。”
养不活啊,亲![2]
“先想到了,总比事到临头再想要强。”胤礽这句话算是说对了,雍王勉强表示同意:“如此,臣弟还是先清查各地田亩、丁口数。”先维稳,再改革,怎么样?
胤礽道:“你去办罢。”
王掞警戒了好几天,看胤礽没了下文,只道皇帝是年轻,一时打了鸡血,现冷静下来了。念一声阿弥陀佛,王掞揣着节妇、孝子名单过来递给胤礽,要求拨款建牌坊。胤礽也乖乖地批准了,王掞见状,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王掞是个维护传统又比较重名声老头儿,凡事不肯轻动。
与此相对,赵申乔就是个活跃老头儿。整日无事,就想着参参人来纠正风纪。前面说戴名世,呃,戴名世案清代是挺有名。赵老先生参完这个参那个,从贪污参到作弊再到使用河蟹词汇,终归还是朝廷范围内。谁想到过年之前,他居然一脚跨进了宗教界。
“直隶各省寺庙,常窝藏来历不明之人、行不法之事。嗣后请除原有寺庙之外,不许创建。将现寺庙居住僧道查明来历,令按季呈报甘结,不许容留外来可疑之人。如事发,将该管官员照例处分。”
由此看来,两人指导思想都是一样:维稳。
对于王掞,胤礽有些敬而远之,赵申乔折子他倒是批准了。建寺庙要占土地,有些寺庙还有田产,还有不少信徒有钱不交给国家都捐给寺庙了,当然要禁。
就这么吵吵闹闹地,一年也过去了,总来说,这一年是比较和谐一年。虽然皇帝动了不少坏心眼儿,但是不少事情只是秘密筹划阶段,并没有拿到台面上来说事儿。外面看起来,皇帝是个继承先帝优良传统好皇帝,他不改旧制,对大家体贴照顾,真是个好人。
对此,我们只能说,你们看走眼了,明年有你们哭。
作者有话要说:
所谓康乾盛世,没了雍正整顿真是行不起来。本章所述科考弊案,抬财神砸贡院是确有其事。这几章写各自山贼海盗,也都是真人真事。此外贪污亏空、各种灾荒全是实录所载。
烂摊子,真是烂摊子。
[1]圣祖实录原文。
[2]番薯和玉米明代已经引入中国,部分地区种植,真正全国大面积展开是乾隆年间。
还是有些本事。”胤礽这样对弘旦说。
弘旦一躬身,表示自己记住了,也向他爹表示庆祝。
“不说这些个烦心事儿了,去你额娘那里,看看画像画得如何了。叫上弘晰他们几个,一道儿去。”
胤礽自己近忙了个乱七八糟,当然是没耐性坐那里让画师画了。画师画像,倒也不是一直对着真人画,但是至少要观察一下作画对象,有了腹稿之后回去慢慢画,其间还有可能要对着真人再稍作修改。胤礽哪有这个美国时间陪他们玩?是以先画是太皇太后和皇后。
————————————————————————————————————————
乾清宫里这几个月来忙得是一塌糊涂,坤宁宫日子却是颇为惬意。要说没有皇帝日子,后宫里就是爽。争宠不必了,呃,即使有皇帝,也争不起来。
大家老老实实地过日子,处理一下已经顺手了日常事务,教女儿识字做针线。闲着没事儿去跟太皇太后聊聊天儿,回来自己看充实一下。闷了还有女儿、儿媳妇、弟媳妇等人陪着打发时间,听她们说一说外面八卦笑话,日子就这么缓缓地流过。
只有一件事情不太好。
听说胤礽要来看画像,淑嘉有些愤怒了:“画是画出模子来了,不就那里么?看去罢。”
皇帝父子摸不着头脑,怎么刚才还说得好好,现就怒了。乌云珠小声地道:“额娘说,画匠给她画了张大饼脸……”
小白眼儿狼!听到丈夫爆笑声与儿子闷笑声,淑嘉大怒,戳了戳她光脑门儿:“再胡说八道看我怎么收拾你。”
胤礽用他比较专业眼光来看:“还是不错。”
“那是我么?”淑嘉没好气地道,“脸大了一圈儿,眼睛小了一号……”总之,很不满意。
画标准像要准备个体态庄严,可不就把她脸要画得富态、丹凤眼也要再拉长一点,呃,身材也要魁梧一些……好吧,确实挺让人生气。
弘晷正淘气年纪,亲妈面前也放得开,很不给面子地笑出了声来:“额娘就是肿着也很好看。”
坏了!弘旦一声咳嗽,弘曈剜了他一眼。
得罪谁都不要得罪管你吃饭女人,皇后一生气,儿子们统统没饭吃。还是胤礽“劝说”下,讨了一顿晚饭:“你就可怜可怜我们,赏一口饭吧。开了春儿,我叫他们找会画画儿西洋人来,必把你画得漂漂亮亮,可好?”说着对儿子女儿一使眼色。
弘晷涎着脸:“好额娘,亲额娘,我说是真。赶明儿您找人画只包子就说是我。”
由于这么一闹,众人胃口倒是好了不少,一顿饭吃得是畅。晚饭吃是砂锅,天已入冬,吃点儿热汤热水东西真把人毛孔都熨贴得张开了。宫中晚饭时候早,吃完了冬天太阳还没彻底沉下去。男孩子女孩子告退下去,乌云珠也被保姆带去休息。
胤礽起身,向淑嘉伸出一只手来,淑嘉微笑着把手放进他手里,两人携手慢慢往外走着,散步消食。
“一转眼这些小东西都这样大了,”淑嘉起了个头儿,“昨儿简王福晋过来,说起她们家孩子也大了,瞧那意思,是想下回大挑咱们给留意一下儿。”
“日子还早着呢,她怎么这样急?”
“这还算早?哪家娶媳妇儿不是左看右看?如今人口多,不早些说,可不就挑不到好了?”
胤礽一拍脑门儿:“连日事多,我几乎要忘了这一茬儿了,弘旦媳妇儿,你着紧相看。唔,明儿我给你张单子。”
不用说,都是秀女她爹名字。
目标达成一半,淑嘉松了一口气,一年多一点时间虽然短了一些,但是是由着她先挑,不用顾忌别人,倒也不那么困难:“这是一桩。你却忘了,咱们大格格,开春都二十了。”
“这个我有数儿,”说到这个胤礽就欢了,“早就想好了。”
我靠!就知道你抢人家闺女没安好心。
“左右是抚蒙古,我再给她添些嫁妆,也是表表心意了,”淑嘉叹了一声,“刚刚养得亲近了一点儿,这就要嫁出去了。”
胤礽想却是:“你也省着点儿,这么些儿子闺女,你私房就这么些儿。你这漫天打赏,可怎么使得?这么些年,你填了多少东西进去?”他心里很明白,昔日东宫很多东西,都被老婆赏下去用来拉关系了,老婆嫁妆也填进去不少。前阵儿还把一份不错进项给了老九,老九因此都老老实实赚钱去了。
“我不怕,”真是心有灵犀,淑嘉也说到了允禟,“我把西洋买卖那一份子给了老九,他倒折了银子给我。这不过年了么?他们还没算红利,老九就先孝敬了不少好东西。”
淑嘉那欢语气是真心,胤礽还是用沉沉声音道:“这么些年,你辛苦了。”
淑嘉愣了一下儿,回道:“这么些年,你辛苦了。”
继续慢慢地走着,天气比较冷,走得也不远,很就绕了回来:“老九还办了些什么事儿?”
淑嘉想了一下:“听他媳妇儿说,他也就这么个嗜好了。说起来,他还真敢干。收了茶叶、生丝,到广州一带,卖给到巴达维亚,再从那里买进西洋玩器,有时候还能进些海中珍宝,再往南走,锡兰有宝石、海里还有珊瑚、玳瑁、珍珠……”
胤礽一哂:“他气派倒还真不小。”行啊,哪怕是看中商路了,比较不合读书人气场,倒也没丢了皇家脸。胤礽意思:当坏蛋也要当个大个儿。
两人慢慢地说着,进了坤宁宫,宫女、太监上来为两人除去半篷。胤礽正张着胳膊,听淑嘉说:“他一次就雇了两百号人,就是为着押茶叶、生丝往广州去……”
“两百多号人?”胤礽抓住了重点。
————————————————————————————————————————
允禟觉得他尊臀下椅子有些咬人,他二哥笑得太不怀好意。
胤礽极是和蔼地与他拉家常:“听你嫂子说,你近来越发像个富家翁了?”富家翁这三个字,对于皇族来说,其实是个好词儿,它代表着你只求钱不求势,对皇位没威胁,大家不会把你当拦路虎、绊脚石,从而想除掉你。
允禟觉得安心了一点儿,连忙说:“臣弟不过是小打小闹,教您见笑了。”唔,送坤宁宫礼是送对了。
让允禟惊奇是,接下来胤礽还问了他不少关于生意上问题,听说他南方收茶叶和生丝,还问:“可有难处?”
允禟小心地道:“都还好,南边儿产这个,收起来并不很难。”
胤礽并没有提会有多少利润,问是:“你人手可够?工钱几何?”
允禟越发摸不着头脑了:“光靠臣弟那点子人哪里能够做得下来呢?也有南边儿现雇,有长工也有短工。工钱也不一定。”
胤礽要问正是这个:“雇人很方便?”
“呃,南边儿人还真不少。那里人多地少,不少人家农闲了出来挣些银钱补贴家用也是用。”压低工价这种事情九爷会随随便便就说出来么?
“闽粤一带,也是田少人多么?”这一点胤礽自己心里也有些数,闽粤多山,田是不多,他要跟允禟再证实一下,同样证实上谕已经发到了两省督抚手里了。
允禟越发摸不清头脑了,这是想要干什么呢?“这个臣弟知道得倒是不多,臣弟也没去过那里,不过听说,那里倒好有人往南洋讨生活。”说起这个九爷就有些不屑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安土中迁传统,满族入关之后对这一点倒是学习得很。
“去南洋?做什么?”
“有种田,也有经商。”但是九爷都瞧不起他们。
胤礽心里有了数,然后和和气气地把允禟打发出去了,自己苦思着一种可能性:给多出来人口找点儿事情干。
这种想法接到福建海贼郑五显为乱折子之后就越发强烈了。
胤礽先前做“括隐”,是处理财政不足问题。另一个社会安全隐患还没有涉及呢,这就是多出来丁口。
人多地不足,现国家矛盾是日益增加人口与无法增长土地之间矛盾,这个矛盾现行体制下是无解。人口增加与土地兼并并存,使得很多农民失去土地,或者手上土地数目锐减从而失去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就会产生灾民,一不小心还会变成贼匪。
没有土地人就交不上税,有资本主义萌芽地方毕竟是少数,没那么多就业机会可以提供。他们交不上税,跑掉了,税就压剩下人头上,官员也要完成税收任务。本来还能勉强过得下去农民,又添了摊派,日子也过不下去了,他们也只好破产、流亡。
问题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现当机立断要做就是:丁税不再多收了,只要能保证眼下税能够收得上来就行了。这就是已经思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不加赋,人口还增长,这长出来人口往哪里放?总不能都煮来吃了吧?
允禟举动让胤礽想到了这样一个可能:多出来人口可以登记,也是可以收税。只要他们有工作,能赚钱!
思路慢慢地清晰了,叫来大学士、户部尚书等议事,是不是利用一点眼下情况呢?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类似事情?这样雇工事情,是不是全国性?至少是东南比较发达地方颇为常见。
大学士王掞头一个跳出来反对:“经商之利厚,设若民皆为厚利所引,弃耕而经商。谁来种田?再者,流民易成祸乱。”
这个问题是可以用经济学规律来回答,种田人少了,粮食就会贵,就会有人再来种。
农耕社会第一要务就是求稳,就是对人口控制,胤礽自然明白这一点。但是他不同意王掞观点:“地少人多,难道就不会有流民了?”一样有,还不如控制自己手里。
胤礽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统治中原头子,还有一点小阴暗心理:听说有不少人去了南洋?也行啊,你们去南洋,国内压力就减轻了。这个民族人口比例就……对吧?
除了种地,多出来都是流民预备队,与其让他们自发流窜还不如先下手把他们给引往一个对自己有利方向去。
然而王掞说得也对,这样大一个转身,就这样说了出来,确实是他头脑发热了。胤礽当然是不会认错,只说:“我再想想。”
王掞很不满意,努力向皇帝灌输着:你刚才想法很危险,是要断送祖宗基业……
胤礽本想着让大家群策群力,想一个可以控制无地农民为已所用方案来,不意王掞不理解,还来给他上思想政治课。压下了打哈欠冲动,胤礽抽抽嘴角:“你说是。”
另立户籍如何呢?立个客籍?胤礽神飞天外,继续琢磨事儿,他还是那个观点,人太多了,必须想办法来养活。
终于送走了王掞,胤礽抹一把汗,又被他弟弟批斗:“眼下求稳为要。”胤礽郁闷地看着他四弟,我觉得吧,你性子急好不好?怎么现是你来对我说教?
“怎么你又说上了?”胤礽摆摆手,“你倒说说,这从出来人口要怎么安置?”他都能预见,取消丁税之后人口会有怎样激增了。
雍王也很郁闷:“总不能这样随便推了出去,”你还得努力一下吧?从来大治之世都是安置流民,你放任自流又算怎么一回事儿呢?“还是让各地督抚安抚流民为要。”
养不活啊,亲![2]
“先想到了,总比事到临头再想要强。”胤礽这句话算是说对了,雍王勉强表示同意:“如此,臣弟还是先清查各地田亩、丁口数。”先维稳,再改革,怎么样?
胤礽道:“你去办罢。”
王掞警戒了好几天,看胤礽没了下文,只道皇帝是年轻,一时打了鸡血,现冷静下来了。念一声阿弥陀佛,王掞揣着节妇、孝子名单过来递给胤礽,要求拨款建牌坊。胤礽也乖乖地批准了,王掞见状,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王掞是个维护传统又比较重名声老头儿,凡事不肯轻动。
与此相对,赵申乔就是个活跃老头儿。整日无事,就想着参参人来纠正风纪。前面说戴名世,呃,戴名世案清代是挺有名。赵老先生参完这个参那个,从贪污参到作弊再到使用河蟹词汇,终归还是朝廷范围内。谁想到过年之前,他居然一脚跨进了宗教界。
“直隶各省寺庙,常窝藏来历不明之人、行不法之事。嗣后请除原有寺庙之外,不许创建。将现寺庙居住僧道查明来历,令按季呈报甘结,不许容留外来可疑之人。如事发,将该管官员照例处分。”
由此看来,两人指导思想都是一样:维稳。
对于王掞,胤礽有些敬而远之,赵申乔折子他倒是批准了。建寺庙要占土地,有些寺庙还有田产,还有不少信徒有钱不交给国家都捐给寺庙了,当然要禁。
就这么吵吵闹闹地,一年也过去了,总来说,这一年是比较和谐一年。虽然皇帝动了不少坏心眼儿,但是不少事情只是秘密筹划阶段,并没有拿到台面上来说事儿。外面看起来,皇帝是个继承先帝优良传统好皇帝,他不改旧制,对大家体贴照顾,真是个好人。
对此,我们只能说,你们看走眼了,明年有你们哭。
作者有话要说:
所谓康乾盛世,没了雍正整顿真是行不起来。本章所述科考弊案,抬财神砸贡院是确有其事。这几章写各自山贼海盗,也都是真人真事。此外贪污亏空、各种灾荒全是实录所载。
烂摊子,真是烂摊子。
[1]圣祖实录原文。
[2]番薯和玉米明代已经引入中国,部分地区种植,真正全国大面积展开是乾隆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