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w.com,存忠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风箱的,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有什么讲究。
风箱作为贫穷时代的象征,如今早已被淘汰了。老家农村现在家家用的是蜂窝煤、液化气、电饭锅。我已经多年没有见到过风箱了。当许多往事被无情的岁月所淹没,而老家的风箱在我的记忆中却总是挥之不去。
碌碡
小时侯,在我们农村老家,人们经常说的一句歇后语叫“山上滚碌碡碌碡——石打石”说的是做事的实心、实在、实际。而碌碡,是那时生产队里的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农具。
我居住的村子三面环山,山上到处是石头。当时生产队里使用的碌碡,就是石匠用一块大青石加工而成的。碌碡的主体是一个圆柱形石辊,上面有一道一道很深的槽沟,辊两端各装有短轴,嵌在长方形的框架上。使用时由人或者牲口拉着转圈,石辊则在木框中滚动。
碌碡每年都用来压场院。每到夏收时节到来之前,生产队里都要准备一个很大的场院,以堆放麦子和打场。先是有劳力把地面用镢头深翻一遍。然后,在上面泼上水,撒上麦糠,套上毛驴,拉着碌碡,把土坷拉压碎,把地压平。碌碡“咕噜”、“咕噜”地滚上一天,一块平展展、干净净的场院就压成了。孩子们兴奋地在上面打滚。
最热闹的还是在打麦场上。场院里铺满了金黄的麦穗,毛驴拉着碌碡吱吱嘎嘎地在上面转动,循序渐进,画出一个又一个园形的轨迹。人们挑穰子、扬场,麦粒在空中如雨般的飘洒,人人脸上带着笑容,构成一个繁忙而充满喜悦的丰收场景。这时,你会体会到庄稼人的耕耘与收获、劳作与幸福。
农闲时节,我和小伙伴们放学后会到废弃的场院上滚碌碡玩。看谁滚的快,看谁滚的远。有时面对一个大碌碡,一个人滚不动,就喊着号子几个人一齐滚。直到天黑母亲听到母亲喊着回家的叫声,才恋恋不舍的离开碌碡、离开场院。
火石
小时侯,在老家农村,人们管火柴叫“洋火”家家每天都要生火做饭,对二分钱一盒的火柴大家非常珍惜。为了不浪费火柴,那些吃烟的人就经常使用一种物品叫火石。邻居家的刘大爷因为烟瘾很大,所以火石天天带在身上。
击石取火,古已有之,由三个物件组成,即火石、火绒、火镰。火石是一种石头,在老家西面的山上找的,红白相间的样子。火镰是一个形似镰刀的小铁块,镰背上缚之以布条,以备手握。火绒是用晒干的秫秸芯做的。取火的时候,左手拇指与食指指尖捏紧火石和与火石相挨的火绒,右手用火镰击石,如削土豆一般,击出火星,落到火绒上,待生出轻烟,轻轻一吹,便点着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放秋假后,我们跟着大人掰玉米、割豆子。每到田间休息的时候,刘大爷都掏出烟袋锅,用菸末填满,掏出火石和火镰,轻轻一擦就把秫秸芯点着了。然后点上烟袋锅,有滋有味的吸起来,显得十分惬意。这时,我们就偷偷溜到他身边,嬉皮笑脸的向他借火用。
“小孩子玩火,晚上尿床”刘大爷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还是把点着的秫秸芯递给了我们。于是,我和小伙伴们飞快地跑到一个僻静的角落,拾来一大堆柴禾,把大豆、玉米还有地瓜扔进里面,用火点燃,一股香味很快四下弥漫开来。待里面的东西烧熟后,大家急不可待地吃起来。
火石还是一种很好的玩具。那时侯,我最喜欢和小伙伴在晚饭后到村子中间的石碾上划火石玩,比谁划出的火星最多最亮。
油灯
在童年的记忆里,小油灯是庄稼人普遍的照明工具。我生活的的那个小山村,那时家家都有一盏小油灯。那昏暗的灯光,照出了日子的贫穷,照出了乡下人的艰辛,也照亮了我童年的时光。
记得我家的小油灯是用一个装药的瓶子做的,铁皮的瓶盖中间有一根纸捻的灯芯,瓶子里灌上煤油,用火柴点燃灯芯,便生出玉米粒大的火苗,把夜晚的土屋照得朦朦胧胧的。那时候,我人小怕黑,夜里总觉得屁股后面有什么东西跟着,母亲把油灯端到那,我就跟到那。油灯的灯光虽然不亮,但在那冬天漆黑的漫漫长夜里,我却感到有一种抹不掉的温暖和温馨。
上学了,每天晚上我都在油灯底下写作业。油灯的光很弱,忽明忽暗,书本上的字看的非常勉强,眼睛几乎要贴在上面。时间呆久了,眉毛和鼻子上炝的有些黑。就是伴着这微弱的灯光,我读完了小学。后来,弟弟也上学了,家里的一盏油灯,我们只好轮流使用。
油灯下,母亲总是接着微弱的亮光缝缝补补。油灯默默地燃烧着,许多个夜晚,我一觉醒来还听见母亲纳鞋底的声音,那单调又有规律的声音,在山村的夜里犹如一曲沉重又悠长的歌谣。
那时候,住的是土坯垒的房子,长年的烧柴禾,墙壁、屋顶都熏得黑黑的。夜幕降临后,小院便陷入了无边的黑暗和寂静之中。点上油灯后,那昏黄的光芒焚烧着小小的一角夜幕,使冷清的屋子有了一丝光明。那时,没有人怀疑油灯的价值,因为除了油灯,在夜晚再也没有什么能够给贫困了一代又一代的农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
后来,老家用上了电,家里有了电灯,屋里立刻变得一片光明。家里的油灯于是就闲置起来,被放在窗台的一角,落满了灰尘。虽然点油灯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好多年,但回想起来,仍有一种脱身于喧嚣尘世的感觉。记忆里小油灯那微弱的亮光以及那不断向上跃动的火苗,似乎还在时刻给我以寒冬里的温暖和升腾着的力量。
风箱的,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有什么讲究。
风箱作为贫穷时代的象征,如今早已被淘汰了。老家农村现在家家用的是蜂窝煤、液化气、电饭锅。我已经多年没有见到过风箱了。当许多往事被无情的岁月所淹没,而老家的风箱在我的记忆中却总是挥之不去。
碌碡
小时侯,在我们农村老家,人们经常说的一句歇后语叫“山上滚碌碡碌碡——石打石”说的是做事的实心、实在、实际。而碌碡,是那时生产队里的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农具。
我居住的村子三面环山,山上到处是石头。当时生产队里使用的碌碡,就是石匠用一块大青石加工而成的。碌碡的主体是一个圆柱形石辊,上面有一道一道很深的槽沟,辊两端各装有短轴,嵌在长方形的框架上。使用时由人或者牲口拉着转圈,石辊则在木框中滚动。
碌碡每年都用来压场院。每到夏收时节到来之前,生产队里都要准备一个很大的场院,以堆放麦子和打场。先是有劳力把地面用镢头深翻一遍。然后,在上面泼上水,撒上麦糠,套上毛驴,拉着碌碡,把土坷拉压碎,把地压平。碌碡“咕噜”、“咕噜”地滚上一天,一块平展展、干净净的场院就压成了。孩子们兴奋地在上面打滚。
最热闹的还是在打麦场上。场院里铺满了金黄的麦穗,毛驴拉着碌碡吱吱嘎嘎地在上面转动,循序渐进,画出一个又一个园形的轨迹。人们挑穰子、扬场,麦粒在空中如雨般的飘洒,人人脸上带着笑容,构成一个繁忙而充满喜悦的丰收场景。这时,你会体会到庄稼人的耕耘与收获、劳作与幸福。
农闲时节,我和小伙伴们放学后会到废弃的场院上滚碌碡玩。看谁滚的快,看谁滚的远。有时面对一个大碌碡,一个人滚不动,就喊着号子几个人一齐滚。直到天黑母亲听到母亲喊着回家的叫声,才恋恋不舍的离开碌碡、离开场院。
火石
小时侯,在老家农村,人们管火柴叫“洋火”家家每天都要生火做饭,对二分钱一盒的火柴大家非常珍惜。为了不浪费火柴,那些吃烟的人就经常使用一种物品叫火石。邻居家的刘大爷因为烟瘾很大,所以火石天天带在身上。
击石取火,古已有之,由三个物件组成,即火石、火绒、火镰。火石是一种石头,在老家西面的山上找的,红白相间的样子。火镰是一个形似镰刀的小铁块,镰背上缚之以布条,以备手握。火绒是用晒干的秫秸芯做的。取火的时候,左手拇指与食指指尖捏紧火石和与火石相挨的火绒,右手用火镰击石,如削土豆一般,击出火星,落到火绒上,待生出轻烟,轻轻一吹,便点着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放秋假后,我们跟着大人掰玉米、割豆子。每到田间休息的时候,刘大爷都掏出烟袋锅,用菸末填满,掏出火石和火镰,轻轻一擦就把秫秸芯点着了。然后点上烟袋锅,有滋有味的吸起来,显得十分惬意。这时,我们就偷偷溜到他身边,嬉皮笑脸的向他借火用。
“小孩子玩火,晚上尿床”刘大爷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还是把点着的秫秸芯递给了我们。于是,我和小伙伴们飞快地跑到一个僻静的角落,拾来一大堆柴禾,把大豆、玉米还有地瓜扔进里面,用火点燃,一股香味很快四下弥漫开来。待里面的东西烧熟后,大家急不可待地吃起来。
火石还是一种很好的玩具。那时侯,我最喜欢和小伙伴在晚饭后到村子中间的石碾上划火石玩,比谁划出的火星最多最亮。
油灯
在童年的记忆里,小油灯是庄稼人普遍的照明工具。我生活的的那个小山村,那时家家都有一盏小油灯。那昏暗的灯光,照出了日子的贫穷,照出了乡下人的艰辛,也照亮了我童年的时光。
记得我家的小油灯是用一个装药的瓶子做的,铁皮的瓶盖中间有一根纸捻的灯芯,瓶子里灌上煤油,用火柴点燃灯芯,便生出玉米粒大的火苗,把夜晚的土屋照得朦朦胧胧的。那时候,我人小怕黑,夜里总觉得屁股后面有什么东西跟着,母亲把油灯端到那,我就跟到那。油灯的灯光虽然不亮,但在那冬天漆黑的漫漫长夜里,我却感到有一种抹不掉的温暖和温馨。
上学了,每天晚上我都在油灯底下写作业。油灯的光很弱,忽明忽暗,书本上的字看的非常勉强,眼睛几乎要贴在上面。时间呆久了,眉毛和鼻子上炝的有些黑。就是伴着这微弱的灯光,我读完了小学。后来,弟弟也上学了,家里的一盏油灯,我们只好轮流使用。
油灯下,母亲总是接着微弱的亮光缝缝补补。油灯默默地燃烧着,许多个夜晚,我一觉醒来还听见母亲纳鞋底的声音,那单调又有规律的声音,在山村的夜里犹如一曲沉重又悠长的歌谣。
那时候,住的是土坯垒的房子,长年的烧柴禾,墙壁、屋顶都熏得黑黑的。夜幕降临后,小院便陷入了无边的黑暗和寂静之中。点上油灯后,那昏黄的光芒焚烧着小小的一角夜幕,使冷清的屋子有了一丝光明。那时,没有人怀疑油灯的价值,因为除了油灯,在夜晚再也没有什么能够给贫困了一代又一代的农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
后来,老家用上了电,家里有了电灯,屋里立刻变得一片光明。家里的油灯于是就闲置起来,被放在窗台的一角,落满了灰尘。虽然点油灯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好多年,但回想起来,仍有一种脱身于喧嚣尘世的感觉。记忆里小油灯那微弱的亮光以及那不断向上跃动的火苗,似乎还在时刻给我以寒冬里的温暖和升腾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