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w.com,古董局中局4:大结局(出书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书香门第【白鹰魅影】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书名:古董局中局4:大结局
作者:马伯庸
编辑推荐:
★揭开全部悬念!马伯庸《古董局中局》系列大结局!
★了解古董的一切,必读《古董局中局》!畅销100万册!
★一部关于古董鉴定、收藏、造假、设局的百科全书式小说。
★字画、青铜、金石、瓷器……每一件古董背后,都是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而每一件仿冒品背后,都是机关算尽的机巧和匪夷所思的圈套。
★翻开本书,了解古董行当里的文化传承与江湖险恶。
★青花瓷起源于唐宋,在元明达到鼎盛,其质地绝美,令无数人倾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青花瓷渐渐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被人遗忘。直至数百年后,一件“鬼谷子下山”青花瓷罐横空出世,引得古董界各路人士倾巢出动,不择手段去得到它……
★即使你没有读过《古董局中局》《古董局中局2》《古董局中局3》,依然不影响你读《古董局中局4》,《古董局中局4》的故事独立又精彩!
内容推荐:
青花瓷起源于唐宋,在元明达到鼎盛,其质地绝美,令无数人倾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青花瓷渐渐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被人遗忘。直至数百年后,一件“鬼谷子下山”青花瓷罐横空出世,引得古董界各路人士倾巢出动,不择手段去得到它……
“鬼谷子下山”“刘备三顾茅庐”“周亚夫屯兵细柳营”“西厢记焚香拜月”“尉迟恭单骑救主”——几件看似毫不相干的历史文化事件,却因为同一组青花瓷宝罐而紧密联系在一起,每一件宝罐晶莹闪烁的青蓝背后,都掩埋着一件沉重壮烈的往事,而一段往事的各种细节里,也都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线索。只有收齐散落天下的数个宝罐,破解其中的线索,才能开启古玩界时隔数百年之久的惊天秘闻……
北京古董店的小老板许愿,又一次卷进了青花瓷宝罐的事件当中,而对他来说,死对头“老朝奉”的真实面目也只剩最后一层薄纱。与此同时,国内外各方势力均对这几件青花瓷宝罐势在必得,纷纷使尽浑身解数,走上了这场最终夺宝的舞台,而那些从数百年前就种下的几代人的恩仇爱恨,也都将在小人物许愿的身上一一兑现……
作者简介:
马伯庸,著名作家,公认的“文字鬼才”,功底扎实,文风多变,作品广为流传。曾获2010年人民文学奖、第二届朱自清散文奖。代表作《古董局中局》入选第四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类年度十大好书。
=================
序
朝奉,是一个古老的名词。
这个名词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本是一种朝廷官员的头衔。到了唐、宋年间,朝奉成了一系列固定的官职名称,如朝奉使、朝奉郎、朝奉大夫等。这个称呼后来延伸到了民间,像士子、大店铺主人、有身份的富商,也会被称为朝奉。到了明代之后,朝奉变成了当铺掌柜的尊称,负责收货厘价,是当铺的核心人员。谁去典当物件,在柜台上打招呼都得拱手道一声:“朝奉”。
随着时代发展,“朝奉”现在已逐渐被人遗忘。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这已经变成一个陌生而神秘的词汇。
但是,对我来说,“老朝奉”却是一个无论如何都不会忘记的名字,它属于一个人。
这个人,他出卖了我爷爷许一城,以致其背负污名含冤而死;他设下圈套,逼迫我父亲许和平投湖自尽;他又派人来骗取我的信赖,杀死我的朋友。这个名字,就像是一个狰狞的恶鬼,纠缠了我们许家三代。
他一手建起了覆盖全国的古董赝品制贩网络,暗流涌动,已成为中国文物市场上的一颗极大的毒瘤。
于私,我跟他有数不清的账要算;于公,老朝奉的势力不拔除,古董市场将真假沆瀣,永无宁日。
老朝奉到底是谁?我必须要搞清楚,否则一辈子都不会安生。
在《清明上河图》事件中,我和老朝奉短暂联手,挫败了百瑞莲的阴谋。作为交换条件,老朝奉答应与我相见,把这几十年的恩怨一次了结。
现在,真相距离我近在咫尺。
第一章凤凰山下的意外发现
这是一座位于通县的老旧四合院,旁边就是永定河。门口摆着两尊磨得看不清形状的蹲虎石墩,门楣上还残留着缠花纹路,看来是座前清的老宅子,原来的主人身份恐怕不低。
可惜任当年如何风光,如今也成了云烟。这宅子历经多变,门前残破斑驳,东一道烟熏火燎的痕迹,西一片没抹干净的“文革”标语,墙边一溜儿垃圾筐,还有辆没轮的破自行车斜躺在大竹笤帚旁边,前挡泥板高高翘起。
大门是两扇刷了黑漆的木门,漆挺新,门板上却沟壑纵横,看来颇有年头。我站在门前,抬起手臂,心脏几乎要跳破胸腔。
门的那一边,就是老朝奉。
我与他只隔着一扇门板。
我们许家三代跟他的恩怨,在今天即将一次结清。
我伸出手臂,朝前轻轻一推,门虚掩着,一推就开了。锈蚀的门轴发出生涩吱呀的声音,仿佛在提醒主人有客上门。
门后的照壁已被拆掉了,还剩下半截残垣。我一进门,便能把整个院子尽收眼底。院子不大,最先注意到的是院子正中立着一棵槐树,这槐树被雷劈毁了一半,剩下半截歪歪扭扭的枝干向天空伸展,像极了一个巨人高举双手大声呼救。
看这槐树的粗细,想来得有几百年寿命。老北京一般不在院子里种槐树,不吉利,但也有句话,叫“院有古槐,必是老宅”。能有这么老的槐树,这宅院来历应该不一般。
一个人站在槐树前面,背对着我仰望树顶,像是在欣赏一幅后现代油画。他个子挺拔,比我高出足有一头,西装笔挺平整,一丝都没起皱。
奇怪的是,看身形他的年纪并不老——这不可能是老朝奉。
这人听到我的脚步声,缓缓转过身来。我第一个反应是惊讶,忍不住大喊一声:“药不然?”可当最后一个字滑出口之后,我意识到认错人了。
他的相貌和药不然有八成相似,但气质却截然不同。药不然无论何时都是一副嬉皮笑脸、玩世不恭的浪荡模样。而眼前这人面色木然,眉间有三道淡淡的川字皱纹,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
&... -->>
书香门第【白鹰魅影】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书名:古董局中局4:大结局
作者:马伯庸
编辑推荐:
★揭开全部悬念!马伯庸《古董局中局》系列大结局!
★了解古董的一切,必读《古董局中局》!畅销100万册!
★一部关于古董鉴定、收藏、造假、设局的百科全书式小说。
★字画、青铜、金石、瓷器……每一件古董背后,都是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而每一件仿冒品背后,都是机关算尽的机巧和匪夷所思的圈套。
★翻开本书,了解古董行当里的文化传承与江湖险恶。
★青花瓷起源于唐宋,在元明达到鼎盛,其质地绝美,令无数人倾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青花瓷渐渐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被人遗忘。直至数百年后,一件“鬼谷子下山”青花瓷罐横空出世,引得古董界各路人士倾巢出动,不择手段去得到它……
★即使你没有读过《古董局中局》《古董局中局2》《古董局中局3》,依然不影响你读《古董局中局4》,《古董局中局4》的故事独立又精彩!
内容推荐:
青花瓷起源于唐宋,在元明达到鼎盛,其质地绝美,令无数人倾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青花瓷渐渐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被人遗忘。直至数百年后,一件“鬼谷子下山”青花瓷罐横空出世,引得古董界各路人士倾巢出动,不择手段去得到它……
“鬼谷子下山”“刘备三顾茅庐”“周亚夫屯兵细柳营”“西厢记焚香拜月”“尉迟恭单骑救主”——几件看似毫不相干的历史文化事件,却因为同一组青花瓷宝罐而紧密联系在一起,每一件宝罐晶莹闪烁的青蓝背后,都掩埋着一件沉重壮烈的往事,而一段往事的各种细节里,也都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线索。只有收齐散落天下的数个宝罐,破解其中的线索,才能开启古玩界时隔数百年之久的惊天秘闻……
北京古董店的小老板许愿,又一次卷进了青花瓷宝罐的事件当中,而对他来说,死对头“老朝奉”的真实面目也只剩最后一层薄纱。与此同时,国内外各方势力均对这几件青花瓷宝罐势在必得,纷纷使尽浑身解数,走上了这场最终夺宝的舞台,而那些从数百年前就种下的几代人的恩仇爱恨,也都将在小人物许愿的身上一一兑现……
作者简介:
马伯庸,著名作家,公认的“文字鬼才”,功底扎实,文风多变,作品广为流传。曾获2010年人民文学奖、第二届朱自清散文奖。代表作《古董局中局》入选第四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类年度十大好书。
=================
序
朝奉,是一个古老的名词。
这个名词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本是一种朝廷官员的头衔。到了唐、宋年间,朝奉成了一系列固定的官职名称,如朝奉使、朝奉郎、朝奉大夫等。这个称呼后来延伸到了民间,像士子、大店铺主人、有身份的富商,也会被称为朝奉。到了明代之后,朝奉变成了当铺掌柜的尊称,负责收货厘价,是当铺的核心人员。谁去典当物件,在柜台上打招呼都得拱手道一声:“朝奉”。
随着时代发展,“朝奉”现在已逐渐被人遗忘。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这已经变成一个陌生而神秘的词汇。
但是,对我来说,“老朝奉”却是一个无论如何都不会忘记的名字,它属于一个人。
这个人,他出卖了我爷爷许一城,以致其背负污名含冤而死;他设下圈套,逼迫我父亲许和平投湖自尽;他又派人来骗取我的信赖,杀死我的朋友。这个名字,就像是一个狰狞的恶鬼,纠缠了我们许家三代。
他一手建起了覆盖全国的古董赝品制贩网络,暗流涌动,已成为中国文物市场上的一颗极大的毒瘤。
于私,我跟他有数不清的账要算;于公,老朝奉的势力不拔除,古董市场将真假沆瀣,永无宁日。
老朝奉到底是谁?我必须要搞清楚,否则一辈子都不会安生。
在《清明上河图》事件中,我和老朝奉短暂联手,挫败了百瑞莲的阴谋。作为交换条件,老朝奉答应与我相见,把这几十年的恩怨一次了结。
现在,真相距离我近在咫尺。
第一章凤凰山下的意外发现
这是一座位于通县的老旧四合院,旁边就是永定河。门口摆着两尊磨得看不清形状的蹲虎石墩,门楣上还残留着缠花纹路,看来是座前清的老宅子,原来的主人身份恐怕不低。
可惜任当年如何风光,如今也成了云烟。这宅子历经多变,门前残破斑驳,东一道烟熏火燎的痕迹,西一片没抹干净的“文革”标语,墙边一溜儿垃圾筐,还有辆没轮的破自行车斜躺在大竹笤帚旁边,前挡泥板高高翘起。
大门是两扇刷了黑漆的木门,漆挺新,门板上却沟壑纵横,看来颇有年头。我站在门前,抬起手臂,心脏几乎要跳破胸腔。
门的那一边,就是老朝奉。
我与他只隔着一扇门板。
我们许家三代跟他的恩怨,在今天即将一次结清。
我伸出手臂,朝前轻轻一推,门虚掩着,一推就开了。锈蚀的门轴发出生涩吱呀的声音,仿佛在提醒主人有客上门。
门后的照壁已被拆掉了,还剩下半截残垣。我一进门,便能把整个院子尽收眼底。院子不大,最先注意到的是院子正中立着一棵槐树,这槐树被雷劈毁了一半,剩下半截歪歪扭扭的枝干向天空伸展,像极了一个巨人高举双手大声呼救。
看这槐树的粗细,想来得有几百年寿命。老北京一般不在院子里种槐树,不吉利,但也有句话,叫“院有古槐,必是老宅”。能有这么老的槐树,这宅院来历应该不一般。
一个人站在槐树前面,背对着我仰望树顶,像是在欣赏一幅后现代油画。他个子挺拔,比我高出足有一头,西装笔挺平整,一丝都没起皱。
奇怪的是,看身形他的年纪并不老——这不可能是老朝奉。
这人听到我的脚步声,缓缓转过身来。我第一个反应是惊讶,忍不住大喊一声:“药不然?”可当最后一个字滑出口之后,我意识到认错人了。
他的相貌和药不然有八成相似,但气质却截然不同。药不然无论何时都是一副嬉皮笑脸、玩世不恭的浪荡模样。而眼前这人面色木然,眉间有三道淡淡的川字皱纹,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