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w.com,从民国开始的诸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次日。
白父就以重金聘请了临安名师前来教导白贵。
“崇宁、宣和年间的进士科科举,临安府中,我教导出了三名进士,令郎天资聪颖,定会独占鳌头,一举中举!”
一个宽衣大袖的老儒生,在白家堂前如此对白父说道。
“有周师教授犬子课业,我亦是放心。”
白父陪侍在旁,拱手道。
甭看这个老儒生并无功名,最好的成绩亦只是发解试中了选人,但教授学生厉害,临安府是江南精粹之地,能教授临安府的考生应试中举,成为进士,可见其本领。
“富贵见过周师……”
白贵亦是在堂前行礼,拜了这个老儒生为师。
不过他们之间并未定下师徒名分,这只是白父为了白贵能神童科中举,特意花费高价请来的名师,在这一段时间倾囊相授,临时抱佛脚罢了。
绍兴十二年的春闱科考,早就已经开始举办。
省试的科考名单亦快被贡院张列出来。
所以赵构的圣旨,是特批白贵直接参与殿试。
殿试,按照以往惯例,在省试结果出来之后,近一个月内,就会开始进行殿试,排省试取中进士的名次。
尚书省礼部试,可以看做是明清两代的会试,通过乡试得举人功名,就能入京参加会试,只要会试有名,没有名落孙山,就算是准进士,其后的殿试用来排名次。
宋朝科举不像明清两代那么完备,有严格的升级制度。像熙宁兴学,崇宁兴学,实施三舍法,“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意思是上舍生直接就能授官,中舍生免除省试,入殿试,下舍生免除各州进行考核的解试,直接入省试赴考。
宋代科举三级,解试、省试、殿试。
而神童科不像其他诸科那般严厉。
直接入殿试,这并非什么特别的宠幸,只是惯例罢了。
有了老儒生的突击训练,白贵对此时的儒经,亦开始慢慢掌握,驾轻就熟。
……
五天后,省试名次已出,且定下了殿试的时间。
二十余天后。
殿试开始。
白贵入临安行宫赴考。
垂拱殿。
一行行的木案陈列,皆有考生入列做答。
有进士科、九经科、五经科、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法、明经等各科考生。
“熙宁八年,王安石变法,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宋人亦说:‘国家以科目网络天下之英隽,义以观其通经,赋以观其博古,论以观其识,策以观其才。’”
“所以历朝以来,重策问而轻诗赋。”
白贵坐在神童科这一列,举首,观看进士科及其他各科的考题,这些考题都被书吏举着牌灯,来回游走,所以他能看到一二。
题目上,殿试的题目都是策问。
问的都是当今的时局。
财政多弊、民生多弊、边备多弊等等,如何解决。
“知易行难啊。”
“赵九妹心中亦有抱负,可惜……只有抱负,而没有胆魄。宋人不是没有可任用的国士,奈何赵宋不行。”
白贵看到此,摇了摇头。
他是神童科的考生,不是进士科、明法科等科的考生,这些题目他虽说会答,但一者与他无关,二者答了又能如何,知道你有才华,但不会去用你。
他低头,专心对付试卷上面的诗赋。
嗯……,虽说赵宋历朝以来,是重策问而轻诗赋,但策问这种国事,想想都不会前去问神童科的考生,黄口孺子,能说出什么道道来。
很快,落笔成文。
写下了一篇应制诗。
他又接着动笔,写下了一篇赋,辞藻华丽。
丹陛之上的赵构坐在龙椅上,正在俯视这些考生,各种考生的小动作,都逃不出他的眼睛。
白贵的举动,让他眼睛微亮。
其他神童即使聪敏,但终究是年龄幼小,比较好动,罕见有人会养成白贵这一副恬淡的举止神态,同时,刚才白贵在观看进士科等科的牌灯题目时,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亦被他捕捉到了眼中,顿生好奇之心。
这并非是白贵不会伪装,而是没有伪装的必要。
没人会怀疑一个六七岁大的孩子。
再者,白贵此时修为不浅,早就无须刻意隐瞒自己。此时来参加神童科,亦只是为了让此界的父母暂时安心,太过小心翼翼就没必要了。
“去将那小童的试卷给朕拿来一观。”
赵构对身旁的宦官吩咐道。
他见白贵的试卷已经落了墨迹,且写的满满当当。
在一众神童中,卓尔不群。
所以,有了观览的兴趣。
宦官走到白贵身旁,道了生歉,抽走了白贵已经写完的一首诗词和一篇赋,拿走呈圣。
白贵气定神闲,没有惊讶。
这在他的意料... -->>
次日。
白父就以重金聘请了临安名师前来教导白贵。
“崇宁、宣和年间的进士科科举,临安府中,我教导出了三名进士,令郎天资聪颖,定会独占鳌头,一举中举!”
一个宽衣大袖的老儒生,在白家堂前如此对白父说道。
“有周师教授犬子课业,我亦是放心。”
白父陪侍在旁,拱手道。
甭看这个老儒生并无功名,最好的成绩亦只是发解试中了选人,但教授学生厉害,临安府是江南精粹之地,能教授临安府的考生应试中举,成为进士,可见其本领。
“富贵见过周师……”
白贵亦是在堂前行礼,拜了这个老儒生为师。
不过他们之间并未定下师徒名分,这只是白父为了白贵能神童科中举,特意花费高价请来的名师,在这一段时间倾囊相授,临时抱佛脚罢了。
绍兴十二年的春闱科考,早就已经开始举办。
省试的科考名单亦快被贡院张列出来。
所以赵构的圣旨,是特批白贵直接参与殿试。
殿试,按照以往惯例,在省试结果出来之后,近一个月内,就会开始进行殿试,排省试取中进士的名次。
尚书省礼部试,可以看做是明清两代的会试,通过乡试得举人功名,就能入京参加会试,只要会试有名,没有名落孙山,就算是准进士,其后的殿试用来排名次。
宋朝科举不像明清两代那么完备,有严格的升级制度。像熙宁兴学,崇宁兴学,实施三舍法,“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意思是上舍生直接就能授官,中舍生免除省试,入殿试,下舍生免除各州进行考核的解试,直接入省试赴考。
宋代科举三级,解试、省试、殿试。
而神童科不像其他诸科那般严厉。
直接入殿试,这并非什么特别的宠幸,只是惯例罢了。
有了老儒生的突击训练,白贵对此时的儒经,亦开始慢慢掌握,驾轻就熟。
……
五天后,省试名次已出,且定下了殿试的时间。
二十余天后。
殿试开始。
白贵入临安行宫赴考。
垂拱殿。
一行行的木案陈列,皆有考生入列做答。
有进士科、九经科、五经科、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法、明经等各科考生。
“熙宁八年,王安石变法,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宋人亦说:‘国家以科目网络天下之英隽,义以观其通经,赋以观其博古,论以观其识,策以观其才。’”
“所以历朝以来,重策问而轻诗赋。”
白贵坐在神童科这一列,举首,观看进士科及其他各科的考题,这些考题都被书吏举着牌灯,来回游走,所以他能看到一二。
题目上,殿试的题目都是策问。
问的都是当今的时局。
财政多弊、民生多弊、边备多弊等等,如何解决。
“知易行难啊。”
“赵九妹心中亦有抱负,可惜……只有抱负,而没有胆魄。宋人不是没有可任用的国士,奈何赵宋不行。”
白贵看到此,摇了摇头。
他是神童科的考生,不是进士科、明法科等科的考生,这些题目他虽说会答,但一者与他无关,二者答了又能如何,知道你有才华,但不会去用你。
他低头,专心对付试卷上面的诗赋。
嗯……,虽说赵宋历朝以来,是重策问而轻诗赋,但策问这种国事,想想都不会前去问神童科的考生,黄口孺子,能说出什么道道来。
很快,落笔成文。
写下了一篇应制诗。
他又接着动笔,写下了一篇赋,辞藻华丽。
丹陛之上的赵构坐在龙椅上,正在俯视这些考生,各种考生的小动作,都逃不出他的眼睛。
白贵的举动,让他眼睛微亮。
其他神童即使聪敏,但终究是年龄幼小,比较好动,罕见有人会养成白贵这一副恬淡的举止神态,同时,刚才白贵在观看进士科等科的牌灯题目时,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亦被他捕捉到了眼中,顿生好奇之心。
这并非是白贵不会伪装,而是没有伪装的必要。
没人会怀疑一个六七岁大的孩子。
再者,白贵此时修为不浅,早就无须刻意隐瞒自己。此时来参加神童科,亦只是为了让此界的父母暂时安心,太过小心翼翼就没必要了。
“去将那小童的试卷给朕拿来一观。”
赵构对身旁的宦官吩咐道。
他见白贵的试卷已经落了墨迹,且写的满满当当。
在一众神童中,卓尔不群。
所以,有了观览的兴趣。
宦官走到白贵身旁,道了生歉,抽走了白贵已经写完的一首诗词和一篇赋,拿走呈圣。
白贵气定神闲,没有惊讶。
这在他的意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