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w.com,中华异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阵阵微风轻轻拂过田野,就象是采桑姑娘的如碧纤手,将那片片新绿唤醒。
一场早春的小雨刚刚过去,那宽阔的官道上已经笼罩上了一层湿润的气息。
南京城外,南郊官道。
一阵稍显沉重的马蹄声将雨后的沉寂打破,伴随着马车车轮的“辚辚”声,渐行渐近。
这是一辆黑漆漆的四轮马车,马车上没有那些让人眩目的装饰,只有那肃穆庄严的漆黑颜色,还有那看起来平静而稳重的马车夫。
从拉车的那四匹健壮马匹的并不算轻松的步伐来看,这辆马车似乎非常沉重。
马车并非是孤独的,就在马车的车前及车后不远处,簇拥着一群身穿军服的骑士,锃亮的马镫,威武的军装,细长的马刀,无一不展现出他们的勇武英姿。
前面的骑士与后面的骑士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所唯一不同的是,前面的骑士中的一名跑在最前方的骑士的手中撑着一面凤凰旗。
这辆马车中坐着的不是别人,却正是大明天下兵马大元帅林清华。
马车那宽敞的车厢中并不仅仅只有他一个人,就在他的身边,还坐着另一个人,却是兵部尚书秦侃。
此刻,胸前挂着一个金光闪闪的金虎勋章的林清华正靠在座位后方的车厢壁上,仔细的端详着手中拿着的一个盒子,并从中捏出一个亮晶晶的细长铜制物体,将其递给了身边坐着的秦侃。
秦侃仔细的看了半天,才叹道:“果然精巧,有了这种弹壳与弹头连在一起的子弹,恐怕就能更快的结束日本战争。”
林清华从盒子中又拿出一个细长的步枪子弹,说道:“关键是部队换装需要大量的金钱,虽然我们可以从欧洲得到,不过,也只能是一步一步的来。”
说到这里,林清华从腰间摸出一把新式手枪,说道:“我决定了,首先制造步枪,另外那种水冷机关枪也要加紧制造,它们才是结束战争的最有利的武器。”
马车一刻不停的向着南方行驶着,一直走了很久,才忽然进入了一个相当宽阔的砖石大道,并最终停在了这条大道的尽头——一坐崭新的辕门边。
辕门外早就有不少的人等候在那里,他们均身穿军装,分列在辕门的两边,一望便知是陆军部队的军官。
军官们见马车停下,纷纷整理了一下军装,并将本来就很整齐的队列再次排列了一下,目光则紧紧的盯着那辆马车。
马车的车门缓缓打开,秦侃首先走了出来,随后,身穿大元帅服、胸挂金虎勋章的林清华也跳下了马车。
“敬礼!”随着一名军官的命令声,所有列队在辕门外的军官整齐的向林清华与秦侃两人敬礼。
林清华与秦侃一边回礼,一边由一名上校军官引着,走向辕门之内。
今天,林清华来到这座步兵士官学校,只为了一个原因,他是来向这里的一些成绩优秀的士官学员颁发勋章的。
颁发勋章的仪式就在一座新建的礼堂举行,而接受勋章的学员则有整整五十人。
此次毕业的全部五百名学员早已等候在礼堂外,待向林清华敬礼之后,便随着他走进了礼堂。
勋章颁发仪式并不烦琐,两人从队列的一边走到另一边,林清华走在前面,秦侃跟在后面,手捧一只托盘,托盘中放着一堆小山似的铜狼勋章,每当引路的那名上校大声的喊到一个名字,列队整齐的士官生中便会走出来一个人,等候从队列起始点头走过来的林清华授勋。
仪式很快结束,作为必要的程序,林清华还必须向众人讲话。
既没有宣布队伍解散,也没有坐到上校军官搬来的太师椅上,林清华双手一背,就站在已经靠拢在一起的队伍前,望着面前那黑压压的五百多人,他的即兴演讲就开始了。
“学员们,今天是你们的毕业典礼,同时也是你们的饯行仪式。多的话我就不讲了,我只想让你们知道,在今天解散之后,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将立即踏上征程,有的人将前往日本前线,编入那里的军队,而另外一些人则将在南京城北码头登上南洋开来的战舰,然后飘洋过海,前往遥远的欧洲,去那里训练欧洲的军队,剩下的那部分人也将离开这座呆了几个月的士官学校,随同几个新编的步兵师,开拔到西北去,并与那里的民兵部队混编在一起。”
“我知道,你们中的大部分人是从普通士兵中选拔出来的,既然你们愿意将自己的热血献给军队,那么你们就自然应该得到奖赏。原来分给你们的中原土地依然是你们的,而一旦你们又立新功,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你们将得到更多的土地和金钱,当然,还有永远跟随着你们的荣誉!”
“如果你们干得好,那么你们将被提拔为军官。不要担心你们的土地,因为在中原以外的地方,军官也可以拥有大量的土地,甚至比中原的土地更多!”
林清华口沫横飞的讲述着自己心中所想到的所有东西,虽然也许有些凌乱,不过却也还算条理清晰,当他讲完了所有的话后,这场短暂的授勋仪式宣告结束。
“立正——!全体向右转!按照顺序出去!”
“跟我唱,‘狼烟起,江山北望’预备——唱!”
“狼烟起,江山北望”
随着军官整齐铿锵的号令声,士官生们一边按照各自的顺序走出礼堂,一边高声齐唱军歌,不大一会儿工夫,刚才还热情高涨的礼堂顿时变得空荡荡的。
上校军官走到林清华跟前,敬了个礼,随后说道:“报告!本校第七批士官学员全部顺利结业!”
林清华回了个军礼,并颔首道:“辛苦你们了!”
秦侃望着门外那渐渐远去的学员,忽然问那上校:“他们还是按照老规矩再在球场上打最后一场蹴鞠吗?”
那上校答道:“那部分去南洋的因为要赶船,因此马上就走,剩下的那些人才能打。”
秦侃跃跃欲试的挽起袖子,对林清华说道:“元帅,若不反对,我也去试试?”
林清华笑道:“秦将军请便。”
秦侃口中打了个呼哨,随即转身离去,礼堂中就只剩下了林清华与他的卫兵,还有几名军校的教官。
虽然江南的春天来的早,不过,这个时候还是比较冷的,因此林清华便将刚才脱下来的手套又重新戴到了手上,随后问那上校军官道:“这个蹴鞠我以前也曾听说过,不过详细的一些规则却不知道,你给我讲讲。”
上校伴着林清华走出礼堂,一边走,一边说道:“这个比赛最开始的时候是由海军军官学校的学员们玩儿起来的,据说是为了训练战术和配合能力,后来便推广到了所有的军校中。此蹴鞠与古时的蹴鞠不大一样,此蹴鞠的场地面积极大,为一直径近百丈的圆,在球场的东南西北各有一个小球门,一共四个球门。比赛队伍为两队,每队各为一百零二人,各守两个球门,每个球门各由一人把守,利用一些灵活多变的战术来进行比赛”
当林清华走回学校的门口的时候,上校还没有将这种比赛的详细规则介绍完,不过,林清华还是耐心的听他讲述完毕,方才登上马车。
林清华将头从窗户中伸出,吩咐卫兵队长道:“留下三十名卫兵,三十一匹马,等秦侃将军玩儿够了,就把他给我安全的送回南京城里。”
一名卫兵舍了战马,翻身跳上马车,坐到了马车夫身边,随后马车便缓缓调转车头,向着来时的路上奔去。
林清华将车头的一个小车窗打开,对那正在赶车的马车夫说道:“不回南京城,直接到城外长江边的北码头去,我要去接船,根据昨天晚上从江阴传来的消息,南洋送亲使乘坐的‘岑参号’将在中午到达。”
********************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终于停息下来,喧天的锣鼓声也早就沉寂,唯有那浓烈的酒香味儿依然在刺激着人们的嗅觉。
今天的南京城里格外的热闹,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今天是大明天下兵马大元帅林清华的大喜的日子,就在今天,就在这个初春的黄道吉日,楚国公林清华与靖海公郑森的妹妹郑玉姬正式结为夫妇,这场将天南海北的两股强大势力结合在一起的婚姻确实非同一般。
南京城里,皇宫东侧,大元帅府。
张灯结彩的大元帅府外依然戒备森严,虽然是大元帅的大喜日子,不过,这里的防备却一点儿也没有放松。
与外面的紧张气氛相比较起来,大元帅府内却是一片欢歌笑语。除了戒备同样森严的内院之外,整个元帅府中到处都摆满了酒桌,而那围在桌子边大快朵颐的人们脸上的笑容则更... -->>
阵阵微风轻轻拂过田野,就象是采桑姑娘的如碧纤手,将那片片新绿唤醒。
一场早春的小雨刚刚过去,那宽阔的官道上已经笼罩上了一层湿润的气息。
南京城外,南郊官道。
一阵稍显沉重的马蹄声将雨后的沉寂打破,伴随着马车车轮的“辚辚”声,渐行渐近。
这是一辆黑漆漆的四轮马车,马车上没有那些让人眩目的装饰,只有那肃穆庄严的漆黑颜色,还有那看起来平静而稳重的马车夫。
从拉车的那四匹健壮马匹的并不算轻松的步伐来看,这辆马车似乎非常沉重。
马车并非是孤独的,就在马车的车前及车后不远处,簇拥着一群身穿军服的骑士,锃亮的马镫,威武的军装,细长的马刀,无一不展现出他们的勇武英姿。
前面的骑士与后面的骑士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所唯一不同的是,前面的骑士中的一名跑在最前方的骑士的手中撑着一面凤凰旗。
这辆马车中坐着的不是别人,却正是大明天下兵马大元帅林清华。
马车那宽敞的车厢中并不仅仅只有他一个人,就在他的身边,还坐着另一个人,却是兵部尚书秦侃。
此刻,胸前挂着一个金光闪闪的金虎勋章的林清华正靠在座位后方的车厢壁上,仔细的端详着手中拿着的一个盒子,并从中捏出一个亮晶晶的细长铜制物体,将其递给了身边坐着的秦侃。
秦侃仔细的看了半天,才叹道:“果然精巧,有了这种弹壳与弹头连在一起的子弹,恐怕就能更快的结束日本战争。”
林清华从盒子中又拿出一个细长的步枪子弹,说道:“关键是部队换装需要大量的金钱,虽然我们可以从欧洲得到,不过,也只能是一步一步的来。”
说到这里,林清华从腰间摸出一把新式手枪,说道:“我决定了,首先制造步枪,另外那种水冷机关枪也要加紧制造,它们才是结束战争的最有利的武器。”
马车一刻不停的向着南方行驶着,一直走了很久,才忽然进入了一个相当宽阔的砖石大道,并最终停在了这条大道的尽头——一坐崭新的辕门边。
辕门外早就有不少的人等候在那里,他们均身穿军装,分列在辕门的两边,一望便知是陆军部队的军官。
军官们见马车停下,纷纷整理了一下军装,并将本来就很整齐的队列再次排列了一下,目光则紧紧的盯着那辆马车。
马车的车门缓缓打开,秦侃首先走了出来,随后,身穿大元帅服、胸挂金虎勋章的林清华也跳下了马车。
“敬礼!”随着一名军官的命令声,所有列队在辕门外的军官整齐的向林清华与秦侃两人敬礼。
林清华与秦侃一边回礼,一边由一名上校军官引着,走向辕门之内。
今天,林清华来到这座步兵士官学校,只为了一个原因,他是来向这里的一些成绩优秀的士官学员颁发勋章的。
颁发勋章的仪式就在一座新建的礼堂举行,而接受勋章的学员则有整整五十人。
此次毕业的全部五百名学员早已等候在礼堂外,待向林清华敬礼之后,便随着他走进了礼堂。
勋章颁发仪式并不烦琐,两人从队列的一边走到另一边,林清华走在前面,秦侃跟在后面,手捧一只托盘,托盘中放着一堆小山似的铜狼勋章,每当引路的那名上校大声的喊到一个名字,列队整齐的士官生中便会走出来一个人,等候从队列起始点头走过来的林清华授勋。
仪式很快结束,作为必要的程序,林清华还必须向众人讲话。
既没有宣布队伍解散,也没有坐到上校军官搬来的太师椅上,林清华双手一背,就站在已经靠拢在一起的队伍前,望着面前那黑压压的五百多人,他的即兴演讲就开始了。
“学员们,今天是你们的毕业典礼,同时也是你们的饯行仪式。多的话我就不讲了,我只想让你们知道,在今天解散之后,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将立即踏上征程,有的人将前往日本前线,编入那里的军队,而另外一些人则将在南京城北码头登上南洋开来的战舰,然后飘洋过海,前往遥远的欧洲,去那里训练欧洲的军队,剩下的那部分人也将离开这座呆了几个月的士官学校,随同几个新编的步兵师,开拔到西北去,并与那里的民兵部队混编在一起。”
“我知道,你们中的大部分人是从普通士兵中选拔出来的,既然你们愿意将自己的热血献给军队,那么你们就自然应该得到奖赏。原来分给你们的中原土地依然是你们的,而一旦你们又立新功,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你们将得到更多的土地和金钱,当然,还有永远跟随着你们的荣誉!”
“如果你们干得好,那么你们将被提拔为军官。不要担心你们的土地,因为在中原以外的地方,军官也可以拥有大量的土地,甚至比中原的土地更多!”
林清华口沫横飞的讲述着自己心中所想到的所有东西,虽然也许有些凌乱,不过却也还算条理清晰,当他讲完了所有的话后,这场短暂的授勋仪式宣告结束。
“立正——!全体向右转!按照顺序出去!”
“跟我唱,‘狼烟起,江山北望’预备——唱!”
“狼烟起,江山北望”
随着军官整齐铿锵的号令声,士官生们一边按照各自的顺序走出礼堂,一边高声齐唱军歌,不大一会儿工夫,刚才还热情高涨的礼堂顿时变得空荡荡的。
上校军官走到林清华跟前,敬了个礼,随后说道:“报告!本校第七批士官学员全部顺利结业!”
林清华回了个军礼,并颔首道:“辛苦你们了!”
秦侃望着门外那渐渐远去的学员,忽然问那上校:“他们还是按照老规矩再在球场上打最后一场蹴鞠吗?”
那上校答道:“那部分去南洋的因为要赶船,因此马上就走,剩下的那些人才能打。”
秦侃跃跃欲试的挽起袖子,对林清华说道:“元帅,若不反对,我也去试试?”
林清华笑道:“秦将军请便。”
秦侃口中打了个呼哨,随即转身离去,礼堂中就只剩下了林清华与他的卫兵,还有几名军校的教官。
虽然江南的春天来的早,不过,这个时候还是比较冷的,因此林清华便将刚才脱下来的手套又重新戴到了手上,随后问那上校军官道:“这个蹴鞠我以前也曾听说过,不过详细的一些规则却不知道,你给我讲讲。”
上校伴着林清华走出礼堂,一边走,一边说道:“这个比赛最开始的时候是由海军军官学校的学员们玩儿起来的,据说是为了训练战术和配合能力,后来便推广到了所有的军校中。此蹴鞠与古时的蹴鞠不大一样,此蹴鞠的场地面积极大,为一直径近百丈的圆,在球场的东南西北各有一个小球门,一共四个球门。比赛队伍为两队,每队各为一百零二人,各守两个球门,每个球门各由一人把守,利用一些灵活多变的战术来进行比赛”
当林清华走回学校的门口的时候,上校还没有将这种比赛的详细规则介绍完,不过,林清华还是耐心的听他讲述完毕,方才登上马车。
林清华将头从窗户中伸出,吩咐卫兵队长道:“留下三十名卫兵,三十一匹马,等秦侃将军玩儿够了,就把他给我安全的送回南京城里。”
一名卫兵舍了战马,翻身跳上马车,坐到了马车夫身边,随后马车便缓缓调转车头,向着来时的路上奔去。
林清华将车头的一个小车窗打开,对那正在赶车的马车夫说道:“不回南京城,直接到城外长江边的北码头去,我要去接船,根据昨天晚上从江阴传来的消息,南洋送亲使乘坐的‘岑参号’将在中午到达。”
********************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终于停息下来,喧天的锣鼓声也早就沉寂,唯有那浓烈的酒香味儿依然在刺激着人们的嗅觉。
今天的南京城里格外的热闹,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今天是大明天下兵马大元帅林清华的大喜的日子,就在今天,就在这个初春的黄道吉日,楚国公林清华与靖海公郑森的妹妹郑玉姬正式结为夫妇,这场将天南海北的两股强大势力结合在一起的婚姻确实非同一般。
南京城里,皇宫东侧,大元帅府。
张灯结彩的大元帅府外依然戒备森严,虽然是大元帅的大喜日子,不过,这里的防备却一点儿也没有放松。
与外面的紧张气氛相比较起来,大元帅府内却是一片欢歌笑语。除了戒备同样森严的内院之外,整个元帅府中到处都摆满了酒桌,而那围在桌子边大快朵颐的人们脸上的笑容则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