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w.com,首任军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沙家店彭德怀撤兵榆林,吃掉整编第36师的念头一闪,便在中国的解放战争史册上,记载下了一笔赫赫有名的沙家店战役。史书上用8个字评价这场战役:西北战场的转折点。
整编第36师的败落是有预兆的。这个预兆从他们全师进榆林城参加庆功会喝庆功酒就开始了。整编第36师师长是钟松。钟松进城的时候是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喜气洋洋、快快活活地走进去的。与钟松一起进城的自然还有他手下的2名旅长,他们便是整编第165旅长李日基和整编第123旅旅长刘子奇。
榆林城内欢迎钟松的仪式是隆重的。邓宝珊特意安排了3个团的兵力,立队欢迎钟松的整编第36师的到来。欢迎队伍中前几位人物,自然少不了早先空投到榆林来的整编第36师第28旅旅长徐保。徐保见自己的上司到来,把这几个月来的所有热情都聚集起来,在所有士兵面前,似乎忘记了军人礼节状,毫无顾忌地上前与钟松搂抱了起来。徐保如此放纵,实在是他受惊的心情在这一天全部得以释放,至于明天还得小心翼翼地开始过上下级关系,他早已忘在脑后了。
徐保是兴奋的,邓宝珊也是兴奋的。邓宝珊对钟松的到来,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不管怎么说,榆林之围是因为钟松的来临才得以解脱的,这一点,邓宝珊心里很清楚。邓宝珊开口闭口满口都是“钟将军”左一个“钟将军”右一个“钟将军”在“将军”声中,邓宝珊把钟松引导到庆功会会场。庆功会上,欢迎钟松的溢美之词之多,让钟松心里热乎乎的。当晚,邓宝珊还把钟松请到自己的私人官邸,大摆“家宴”隆重的仪式和热情的款待,都远远超出了钟松的料想。
在这种氛围下,钟松的尾巴自然而然地、高高地翘了起来。钟松真的觉得是自己“不战而解榆林之围”的头号功臣,心情好的真是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于夸下海口,要由他来完成“胡先生的大业”“结束陕北问题”
事情就有这么巧。钟松的整编第36师两个半旅在1947年8月13日进抵榆林城时,胡宗南的整编第1军和整编第29军共8个旅也已越过石湾、安定地区,正向绥德、米脂前进。恰好此时,贺龙送3纵过黄河。自从毛泽东作出的“不东渡黄河、仍留在陕北吸引敌人”的决策之后,党中央机关和毛主席,真是险象环生,所以贺龙这个“后勤部长”又送部队来了。说来奇怪,3纵明明是在西渡黄河,而在胡宗南的电台测报和空中、地面侦察的结果,却截然相反:“共军的主力正在东渡黄河!”
其实,这也不奇怪。此时的毛泽东和党中央机关就是在黄河边上的曹家庄。曹家庄离黄河太近了,夜深人静的时候,能清晰可闻黄河的吼叫声。这曹家庄很神秘,神秘的连国共两军的地图上都没有它的小圆圈。据说,这是一位头上扎着白毛巾的老佯倌指点的地方,老佯倌指点完了地点便突然不见了。
两个事实,让胡宗南的情报判断出现错误。一是,毛泽东和党中央就在黄河边上,这可从党中央发出去的电报信号判断得出来;二是,3纵西渡黄河,头在西岸,尾在东岸,从空中看也好,在陆地上看也罢,谁能分得清这支队伍的头是向东还是向西?再说,自从胡宗南率领34个旅占领延安后,上上下下都一直宣传要把共军主力赶过黄河去,这不,这一事实不就在眼前了吗?于是“共军的主力正在东渡黄河”的判断没有任何异议地通电胡宗军集团的所有部队!
钟松也接到了这份“共军的主力正在东渡黄河!”的电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钟松在骄傲万分的情况下,决定出榆林城而南下,配合整编第1军和整编第29军,压缩共军于葭县西北地区,收“半渡而击”好抢得一份功劳,也好去南京国防部大厅亮一亮我钟某人的嗓子。
堂堂一个万余人的整编师,难道连一个人都没有分析出这曲戏不好玩吗?不是的,在进城队伍中,就有一位“诸葛亮”他就是整编第123旅旅长刘子奇。
刘子奇在8月16日就钟松宣读“共军的主力正在东渡黄河!”的电报,将自己一厢情愿的“压缩共军于葭县西北地区,收‘半渡而击’”的想法全盘托出,并武断地宣布“出城南下!”后,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可是,钟松傲慢地没有让刘子奇开口,便宣布散会了。
散会之后,整编第165旅旅长李日基和整编第28旅旅长徐保纷纷上前与钟松攀谈:“真是千载难逢啊!”“师座真是高明,伸手就能抓住这千载良机!”平日里,军人势态不是很好的李日基和徐保两位少将,此时与钟松中将攀谈时,还特意挺胸收腹了一阵子。
刘子奇没有时机说话,一肚子的话憋了半天。到了晚上,刘子奇觉得身为一名国军少将,这么凝重的话不说出来,有愧党国啊!于是,他横下一条心,冒雨摸到钟松指挥部,问道:“师座,子奇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啊!”钟松一改威严“你我多年兄弟,有什么话如此吞吞吐吐的!”
刘子奇一听到这“吞吞吐吐”4个字,心里便想开了,还是不说为妙,但既然钟松开口叫说了,不说也不行。于是,他缓缓地从肚子里搜刮到一句话来:“师座是否记得,孙子兵法云:‘胜可知而不可为’。”刘子奇为什么要问这句话呢?他心里明白,如果钟松问为什么?说明钟松是真想听听了,如果钟松不问,说明钟松根本就不想听。何况,此次出城南下,自己的脑袋挂在钟松腰上,如果让自己打头阵,将死无葬身之地。还是给自己留条后路吧!
钟松冷笑一声说:“明明知之而不为,傻瓜!子奇啊,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眼下对手已是笼中之鸟,这一点,恐怕是孙子他本人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的吧?”
钟松说这话的时候,跌宕有致,一步三折,表面上同刘子奇聊天说话,实际上是给自己的心境做出注解。
刘子奇听懂了,连声说:“是是是,师座英明、师座英明。”此时,刘子奇想得最多的是尽快离开这里。说着便要打恭告退。
“慢!”既来之则安者,钟松的心情好极了,还想留刘子奇听听自己的高论。钟松叫了一声“慢”后,接着说:“什么叫胜可知?压缩共军于葭县西北地区,收‘半渡而击’,这就叫胜可知;什么叫不可为?胜利在望,却坐而论道,这就叫不可为;那什么叫亦可为呢?我师主力迅速沿金鸡河向沙家店方向推进,接应军座由葭县派出来的先头部队,这样一合,共军怎么着?等死呗!这就叫亦可为!”
钟松说到这里,目空一切地补上了一句:“胜可知,亦可为!”转而问刘子奇:“想不想知道,这是哪家的名言?”
“是谁的?”刘子奇还真问了。刘子奇是真的不懂吗?不是,他在装傻,看你钟松怎么说。
钟松为自己手下还有一位如此可爱的旅长而窃笑,随口答道:“此言出自老子,老子的!”>
沙家店彭德怀撤兵榆林,吃掉整编第36师的念头一闪,便在中国的解放战争史册上,记载下了一笔赫赫有名的沙家店战役。史书上用8个字评价这场战役:西北战场的转折点。
整编第36师的败落是有预兆的。这个预兆从他们全师进榆林城参加庆功会喝庆功酒就开始了。整编第36师师长是钟松。钟松进城的时候是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喜气洋洋、快快活活地走进去的。与钟松一起进城的自然还有他手下的2名旅长,他们便是整编第165旅长李日基和整编第123旅旅长刘子奇。
榆林城内欢迎钟松的仪式是隆重的。邓宝珊特意安排了3个团的兵力,立队欢迎钟松的整编第36师的到来。欢迎队伍中前几位人物,自然少不了早先空投到榆林来的整编第36师第28旅旅长徐保。徐保见自己的上司到来,把这几个月来的所有热情都聚集起来,在所有士兵面前,似乎忘记了军人礼节状,毫无顾忌地上前与钟松搂抱了起来。徐保如此放纵,实在是他受惊的心情在这一天全部得以释放,至于明天还得小心翼翼地开始过上下级关系,他早已忘在脑后了。
徐保是兴奋的,邓宝珊也是兴奋的。邓宝珊对钟松的到来,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不管怎么说,榆林之围是因为钟松的来临才得以解脱的,这一点,邓宝珊心里很清楚。邓宝珊开口闭口满口都是“钟将军”左一个“钟将军”右一个“钟将军”在“将军”声中,邓宝珊把钟松引导到庆功会会场。庆功会上,欢迎钟松的溢美之词之多,让钟松心里热乎乎的。当晚,邓宝珊还把钟松请到自己的私人官邸,大摆“家宴”隆重的仪式和热情的款待,都远远超出了钟松的料想。
在这种氛围下,钟松的尾巴自然而然地、高高地翘了起来。钟松真的觉得是自己“不战而解榆林之围”的头号功臣,心情好的真是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于夸下海口,要由他来完成“胡先生的大业”“结束陕北问题”
事情就有这么巧。钟松的整编第36师两个半旅在1947年8月13日进抵榆林城时,胡宗南的整编第1军和整编第29军共8个旅也已越过石湾、安定地区,正向绥德、米脂前进。恰好此时,贺龙送3纵过黄河。自从毛泽东作出的“不东渡黄河、仍留在陕北吸引敌人”的决策之后,党中央机关和毛主席,真是险象环生,所以贺龙这个“后勤部长”又送部队来了。说来奇怪,3纵明明是在西渡黄河,而在胡宗南的电台测报和空中、地面侦察的结果,却截然相反:“共军的主力正在东渡黄河!”
其实,这也不奇怪。此时的毛泽东和党中央机关就是在黄河边上的曹家庄。曹家庄离黄河太近了,夜深人静的时候,能清晰可闻黄河的吼叫声。这曹家庄很神秘,神秘的连国共两军的地图上都没有它的小圆圈。据说,这是一位头上扎着白毛巾的老佯倌指点的地方,老佯倌指点完了地点便突然不见了。
两个事实,让胡宗南的情报判断出现错误。一是,毛泽东和党中央就在黄河边上,这可从党中央发出去的电报信号判断得出来;二是,3纵西渡黄河,头在西岸,尾在东岸,从空中看也好,在陆地上看也罢,谁能分得清这支队伍的头是向东还是向西?再说,自从胡宗南率领34个旅占领延安后,上上下下都一直宣传要把共军主力赶过黄河去,这不,这一事实不就在眼前了吗?于是“共军的主力正在东渡黄河”的判断没有任何异议地通电胡宗军集团的所有部队!
钟松也接到了这份“共军的主力正在东渡黄河!”的电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钟松在骄傲万分的情况下,决定出榆林城而南下,配合整编第1军和整编第29军,压缩共军于葭县西北地区,收“半渡而击”好抢得一份功劳,也好去南京国防部大厅亮一亮我钟某人的嗓子。
堂堂一个万余人的整编师,难道连一个人都没有分析出这曲戏不好玩吗?不是的,在进城队伍中,就有一位“诸葛亮”他就是整编第123旅旅长刘子奇。
刘子奇在8月16日就钟松宣读“共军的主力正在东渡黄河!”的电报,将自己一厢情愿的“压缩共军于葭县西北地区,收‘半渡而击’”的想法全盘托出,并武断地宣布“出城南下!”后,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可是,钟松傲慢地没有让刘子奇开口,便宣布散会了。
散会之后,整编第165旅旅长李日基和整编第28旅旅长徐保纷纷上前与钟松攀谈:“真是千载难逢啊!”“师座真是高明,伸手就能抓住这千载良机!”平日里,军人势态不是很好的李日基和徐保两位少将,此时与钟松中将攀谈时,还特意挺胸收腹了一阵子。
刘子奇没有时机说话,一肚子的话憋了半天。到了晚上,刘子奇觉得身为一名国军少将,这么凝重的话不说出来,有愧党国啊!于是,他横下一条心,冒雨摸到钟松指挥部,问道:“师座,子奇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啊!”钟松一改威严“你我多年兄弟,有什么话如此吞吞吐吐的!”
刘子奇一听到这“吞吞吐吐”4个字,心里便想开了,还是不说为妙,但既然钟松开口叫说了,不说也不行。于是,他缓缓地从肚子里搜刮到一句话来:“师座是否记得,孙子兵法云:‘胜可知而不可为’。”刘子奇为什么要问这句话呢?他心里明白,如果钟松问为什么?说明钟松是真想听听了,如果钟松不问,说明钟松根本就不想听。何况,此次出城南下,自己的脑袋挂在钟松腰上,如果让自己打头阵,将死无葬身之地。还是给自己留条后路吧!
钟松冷笑一声说:“明明知之而不为,傻瓜!子奇啊,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眼下对手已是笼中之鸟,这一点,恐怕是孙子他本人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的吧?”
钟松说这话的时候,跌宕有致,一步三折,表面上同刘子奇聊天说话,实际上是给自己的心境做出注解。
刘子奇听懂了,连声说:“是是是,师座英明、师座英明。”此时,刘子奇想得最多的是尽快离开这里。说着便要打恭告退。
“慢!”既来之则安者,钟松的心情好极了,还想留刘子奇听听自己的高论。钟松叫了一声“慢”后,接着说:“什么叫胜可知?压缩共军于葭县西北地区,收‘半渡而击’,这就叫胜可知;什么叫不可为?胜利在望,却坐而论道,这就叫不可为;那什么叫亦可为呢?我师主力迅速沿金鸡河向沙家店方向推进,接应军座由葭县派出来的先头部队,这样一合,共军怎么着?等死呗!这就叫亦可为!”
钟松说到这里,目空一切地补上了一句:“胜可知,亦可为!”转而问刘子奇:“想不想知道,这是哪家的名言?”
“是谁的?”刘子奇还真问了。刘子奇是真的不懂吗?不是,他在装傻,看你钟松怎么说。
钟松为自己手下还有一位如此可爱的旅长而窃笑,随口答道:“此言出自老子,老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