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w.com,寒门贵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东海郡王途!”
为了参加雅集,徐佑师从何濡和履霜,恶补了一番氏族志,对楚国大多数士族和名人总算有了一个大体的概念,不至于两眼一抹黑,闹出人在跟前,却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笑话。
“东海郡王氏,跟吴郡四姓相比,本就是寒门小姓。你能混迹二楼,暗中窃喜就罢了,竟敢瞽言妄举,简直让家门蒙羞。”
徐佑言辞如刀,旁人哄笑起来,那人羞惭满面,悄悄退到了房内再不肯出来了。又一人道:“东海王氏入不了顾府君的眼中,那我余姚孔氏又如何?”
徐佑淡淡的扫了他一眼,道:“余姚九子,孔参军为首,余者皆不足道!你是何人,报上名来!”
余姚有九子社,为首的叫孔骧,现任镇东将军府参军,跟三吴第一才子陆绪齐名。徐佑断定此人不会是孔骧,拿余姚九子的名头压住他,看他如何作答!
“我……”这人果然支支吾吾,口不能言,在众目睽睽之下,连耳根子都红的通透。
张墨待在楼下,抬头正好望到这人的脸面,竟是诸暨清歌社的孔瑞,没想到他也来了今日的雅集。心中暗觉可惜,孔瑞虽然骄纵,但一直对他不错,还帮过他一个大忙。那次清歌社结社时他与其他人一言不合,中途离开,两人再没见过面,颇有亏欠对方之处。今日孔瑞被徐佑一句话搞的颜面尽失,想要定品,几乎不可能了。
雅集并非单纯的诗词唱和、你侬我侬的宴会,互相辩诘属于平常事,有辩就会有胜负,胜了固然可喜,败了其实也无关紧要。但在辩诘之中所显露出来的急智、巧思、才学和风度,正是大中正赏鉴人才的依据和根本,孔瑞先行发难,却不是徐佑一合之敌,败了后又手足无措,仪态尽失,这一趟钱塘之行,恐怕只能做一个看客了。
“我自是不如孔参军,不过,我……我……”
孔瑞不甘心,正要自报家门,可转念一想,这样岂不是正中徐佑下怀?因为他尚有几分自知之明,这里聚齐了大半扬州才俊,知道他名字的人绝不会太多,这时说名字只是自取其辱。
徐佑微微一笑,道:“哦,这位郎君碍口识羞,待言又止,娇滴滴的模样,旁人或要以为是孔氏的女郎呢!”
齐刷刷的目光投射在孔瑞的脸庞上,红的几乎要渗出血来,确实如同娇羞的妇人一般无二,立时惹来哄堂大笑。
孔瑞又惭又怒,胸膛憋着气,似乎要炸开来,怒道:“你算什么东西,也配跟我说话。顾允,你堂堂太守,就坐视他恣意侮人吗?”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你若是对自己有信心,何苦连名字都不敢说?不过狐假虎威,蛇凭雾积,借着余姚孔氏的声望来为你扬名罢了。这等下作的小人,也配与我说话?”
顾允和徐佑并肩而立,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哪怕面对整座雨时楼里的所有人,也绝不会畏难而退让一步。
徐佑从来没见过这个样子的顾允,张扬奔放,以直报怨,,从眼神到肢体,充满了旺盛的斗志,仿佛护着小鸡的母鸡,面对四周蜂拥而来的危险,张开宽大的翅膀,将小鸡牢牢的护在羽翼之下。
他的心,突然有些感动!
孔瑞再无颜站在外面,和王途一样躲到了房内。接连两人被徐佑搞的名声俱损,再没人敢出头支援虞恭,虞恭赫然变色,道:“都说顾飞卿特达弘雅,今日一见,才知传闻不可轻信!”
“三人成虎,传闻向来不可轻信!”徐佑笑道:“虞郎君,你莫非连《战国策》也没有读过吗?”
三人成虎的典故出自《战国策》,虞恭反唇相讥,道:“《战国策》并非信史,权于谋诈之弊,终无信笃之得,乃叛经离道之书!只有好读书不求甚解之辈,才会将战国策里的言论奉为道,以此坏人心术,祸乱家国。”
他森然冷笑,道:“只是我怎么也想不到,你一介武夫,竟然也是长短派的人!”
《战国策》由于“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历来为儒家所不齿,但这种不齿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譬如当下,时人讲究越名教而任自然,儒家势微,所以兴起了一股为《战国策》反案的潮流,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袁氏的袁淮。
袁氏是南北儒宗,偏偏门内出了袁淮这个异数,此子公然宣称:“少年时读《论语》《老子》,又看《庄》《易》,此皆是病痛事,当何所益邪!天下要物,正有《战国策》!”他认为老庄孔孟都喜欢说些不痛不痒的小事,没有一点益处,天底下最重要的书,只有《战国策》。
这种偏向于极端的言论在楚国大有市场,很多士子望风景从,摒弃儒家的仁义道德,以权籍为万物之率,以时势为百事之长,崇计重利,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流派,被称为长短派,也称为新纵横家!
虞恭听徐佑提到《战国策》,立刻将他跟长短派联系了起来,再加上徐佑曾经跟袁氏联姻,更加坐实了这个推测。雨时楼内寂静无声,有人惶恐,有人色变,有人跃跃欲试,想跟传说中长短派的人辩诘问难,也有人满脸厌恶,耻于共处同一屋檐之下。
不管别人心中如何想,徐佑敏锐的感觉到,自从他进入雨时楼之后,这才是遇到的第一场危机!
东海郡王途!”
为了参加雅集,徐佑师从何濡和履霜,恶补了一番氏族志,对楚国大多数士族和名人总算有了一个大体的概念,不至于两眼一抹黑,闹出人在跟前,却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笑话。
“东海郡王氏,跟吴郡四姓相比,本就是寒门小姓。你能混迹二楼,暗中窃喜就罢了,竟敢瞽言妄举,简直让家门蒙羞。”
徐佑言辞如刀,旁人哄笑起来,那人羞惭满面,悄悄退到了房内再不肯出来了。又一人道:“东海王氏入不了顾府君的眼中,那我余姚孔氏又如何?”
徐佑淡淡的扫了他一眼,道:“余姚九子,孔参军为首,余者皆不足道!你是何人,报上名来!”
余姚有九子社,为首的叫孔骧,现任镇东将军府参军,跟三吴第一才子陆绪齐名。徐佑断定此人不会是孔骧,拿余姚九子的名头压住他,看他如何作答!
“我……”这人果然支支吾吾,口不能言,在众目睽睽之下,连耳根子都红的通透。
张墨待在楼下,抬头正好望到这人的脸面,竟是诸暨清歌社的孔瑞,没想到他也来了今日的雅集。心中暗觉可惜,孔瑞虽然骄纵,但一直对他不错,还帮过他一个大忙。那次清歌社结社时他与其他人一言不合,中途离开,两人再没见过面,颇有亏欠对方之处。今日孔瑞被徐佑一句话搞的颜面尽失,想要定品,几乎不可能了。
雅集并非单纯的诗词唱和、你侬我侬的宴会,互相辩诘属于平常事,有辩就会有胜负,胜了固然可喜,败了其实也无关紧要。但在辩诘之中所显露出来的急智、巧思、才学和风度,正是大中正赏鉴人才的依据和根本,孔瑞先行发难,却不是徐佑一合之敌,败了后又手足无措,仪态尽失,这一趟钱塘之行,恐怕只能做一个看客了。
“我自是不如孔参军,不过,我……我……”
孔瑞不甘心,正要自报家门,可转念一想,这样岂不是正中徐佑下怀?因为他尚有几分自知之明,这里聚齐了大半扬州才俊,知道他名字的人绝不会太多,这时说名字只是自取其辱。
徐佑微微一笑,道:“哦,这位郎君碍口识羞,待言又止,娇滴滴的模样,旁人或要以为是孔氏的女郎呢!”
齐刷刷的目光投射在孔瑞的脸庞上,红的几乎要渗出血来,确实如同娇羞的妇人一般无二,立时惹来哄堂大笑。
孔瑞又惭又怒,胸膛憋着气,似乎要炸开来,怒道:“你算什么东西,也配跟我说话。顾允,你堂堂太守,就坐视他恣意侮人吗?”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你若是对自己有信心,何苦连名字都不敢说?不过狐假虎威,蛇凭雾积,借着余姚孔氏的声望来为你扬名罢了。这等下作的小人,也配与我说话?”
顾允和徐佑并肩而立,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哪怕面对整座雨时楼里的所有人,也绝不会畏难而退让一步。
徐佑从来没见过这个样子的顾允,张扬奔放,以直报怨,,从眼神到肢体,充满了旺盛的斗志,仿佛护着小鸡的母鸡,面对四周蜂拥而来的危险,张开宽大的翅膀,将小鸡牢牢的护在羽翼之下。
他的心,突然有些感动!
孔瑞再无颜站在外面,和王途一样躲到了房内。接连两人被徐佑搞的名声俱损,再没人敢出头支援虞恭,虞恭赫然变色,道:“都说顾飞卿特达弘雅,今日一见,才知传闻不可轻信!”
“三人成虎,传闻向来不可轻信!”徐佑笑道:“虞郎君,你莫非连《战国策》也没有读过吗?”
三人成虎的典故出自《战国策》,虞恭反唇相讥,道:“《战国策》并非信史,权于谋诈之弊,终无信笃之得,乃叛经离道之书!只有好读书不求甚解之辈,才会将战国策里的言论奉为道,以此坏人心术,祸乱家国。”
他森然冷笑,道:“只是我怎么也想不到,你一介武夫,竟然也是长短派的人!”
《战国策》由于“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历来为儒家所不齿,但这种不齿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譬如当下,时人讲究越名教而任自然,儒家势微,所以兴起了一股为《战国策》反案的潮流,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袁氏的袁淮。
袁氏是南北儒宗,偏偏门内出了袁淮这个异数,此子公然宣称:“少年时读《论语》《老子》,又看《庄》《易》,此皆是病痛事,当何所益邪!天下要物,正有《战国策》!”他认为老庄孔孟都喜欢说些不痛不痒的小事,没有一点益处,天底下最重要的书,只有《战国策》。
这种偏向于极端的言论在楚国大有市场,很多士子望风景从,摒弃儒家的仁义道德,以权籍为万物之率,以时势为百事之长,崇计重利,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流派,被称为长短派,也称为新纵横家!
虞恭听徐佑提到《战国策》,立刻将他跟长短派联系了起来,再加上徐佑曾经跟袁氏联姻,更加坐实了这个推测。雨时楼内寂静无声,有人惶恐,有人色变,有人跃跃欲试,想跟传说中长短派的人辩诘问难,也有人满脸厌恶,耻于共处同一屋檐之下。
不管别人心中如何想,徐佑敏锐的感觉到,自从他进入雨时楼之后,这才是遇到的第一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