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w.com,菩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菩家获罪,是在八年之前,那时,在位的还是明宗——本朝终结百年乱世一统天下,立国后的第三位皇帝,如今孝昌皇帝的父亲,生前在位四十有一年。
而要说菩珠祖父之罪,则须从本朝如今尚在的姜氏太皇太后这位奇女子说起。
姜氏出身将门,父跟随本朝开国太|祖东征西战,立下赫赫战功,太|祖驾崩,太宗继位,时年十五岁的姜氏被立为皇后。
姜氏一生无所出。十年后,太宗驾崩。
太宗子嗣不振,在位十年,只留一个地位颇低的陈姓嫔妃生的皇子,便是明宗。当时明宗才十岁,龆年登基,姜氏遵先帝遗照,以嫡母身份辅佐幼帝代为听政,定年号宣宁。
李氏皇朝立国后,北方一直有着前朝所遗的边患。北人建立了统一而强大的狄国,骑兵锐不可挡,而中原历经百年战乱,人口锐减,百业凋敝,钱粮匮乏,立国后的二十年里,虽休养生息,但国力一时还是难以恢复,对北狄只能处于防御的劣势之态。太宗驾崩时,北狄正兵强马壮,趁中原皇朝皇位更替、妇人当国的大好机会,举兵南下,号称控弦百万,大有入侵践踏中原之势。
李氏皇朝当年的开国武将此时大多已经凋零,大将难寻,倾举国可动员的钱粮,最多也只能支撑二十万兵马一年的战事。面对来势汹汹的强敌,国岌岌可危,朝堂一时风声鹤唳,人心惶惶,不少大臣主张避战纳贡求和,又百般论证,只要不打仗,所纳之出,远不及迎战所耗之钱粮。
帐算得是不错,却被当时年仅二十五岁的姜太后一口拒绝。她顶住巨大压力,提出以战谋和的主张,在亲王定北王的支持下,大胆启用当时已年过古稀的老将军长平侯梁栋和自己的族弟姜虎领兵迎战。老将军坐镇指挥,姜虎虽年轻,却是个军事奇才,利用北狄的轻敌,设计诱敌,几次交锋过后,次年,最后一场大战,大败北狄,引发北狄朝廷内部动荡,诸王纷争。狄人被迫收缩,退兵议和。
考虑到本朝当时也无能力再深入追击,更无法支撑长久大战的实际局面,且自己当初的目的也已达到,姜太后接受了议和,这场持续了将近一年的大战,就此结束。
这一仗,非但姜太后以战谋和的主张得以实现,李氏皇朝国威大振,西域诸多原本摇摆在狄国和李氏皇朝之间首鼠两端的小邦纷纷投向李氏,更重要的是,换得了可预见的将来数十年内明宗朝的北境太平。
战后,梁家进位,姜虎封侯,经此一战,成为了朝廷新一代的军方核心人物,姜太后更是威望无二。她的号令,百官莫敢不从,民间甚至以姜太后的容貌塑西王母之神像加以焚香跪拜。
数年后,明宗成年大婚,立对皇朝立下过汗马功劳的长平侯家梁氏女为后。
皇帝大婚后,姜太后便归政于皇帝,但皇帝还很年轻,当时不过十五六岁,在大臣的请求下,她还会继续过问一些重要的政务。
如此又过了几年,到了宣宁十年,明宗二十岁,发生了一件引发朝野争论的大事。
明宗为自己的亲母陈太妃加封太后头衔,并徽号圣安太后,俨然逼齐圣仁姜氏太后。
本朝有制,皇帝生母若地位低微而嫡母在,即便皇帝登基,也不可称太后,除非年过六十,方可加封太后之号。
先帝驾崩之时,陈太妃当日还只是嫔,这一年,也才三十五岁。明宗一出手,不但进了太后号,还进了与姜太后相平的徽号。
皇帝的这个举动在朝廷引发轩然大波,包括宗正在内的绝大部分官员都上奏反对,但皇帝以嫡母太后恩许为由应对,一概不理。群臣莫可奈何。
这是一个信号,成人并且也颇有文治武功之能的皇帝开始想要摆脱来自嫡母太后大翼的阴影,树立自己的权威。
其实在这件事发生之前,朝堂中的敏锐之人也早已有所察觉,亲政后的皇帝,似乎忌惮起了姜太后,渐渐开始疏远姜家乃至太后,对和姜家结为姻亲的梁家亦日渐生分。梁氏虽贵为皇后,皇帝与她并不亲密,大婚第一年生下了被立为太子的长子李玄信之后,这么多年,梁后再无所出。皇帝对太子似乎也不是很喜欢,常常几天也不会召来见上一面。
就在群臣隐隐为皇帝与嫡母姜氏太后的关系深感忧虑之时,姜太后再一次做出了她的选择。
这一年,35岁的姜太后以养病为由,迁出皇宫长安宫,住到了为太后太妃养老而修的蓬莱宫。两宫相距二十里,以植木跸道相连。
这是姜氏太后隐退的标志。果然此后她再未参政,而是潜居蓬莱宫,收养了去岁因西南边事在外奔波不幸染疫去世的定北王遗腹女,是为金熹长公主,亲自抚养,视若亲女。
二十年便如此过去。到宣宁三十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值得提出来说道的事。
几十年天下太平,休养生息,人口繁衍,国库渐盈,李氏皇朝开始具备反击北狄的国力。而北狄经过二十年的蛰伏,也再次蠢蠢欲动。
来,惩而诛之,去,备而守之。
自古至今,于边患,华夏王朝之君王,凡有几分血气者,无不奉此为圭臬。
正当壮年的明帝亦追求守中治边,且颇有作为。
在他亲自的调度和谋划下,几年之前,皇朝又取得了一次对北狄的军事胜利。这个时候,当年的平阳侯姜虎已经因病去世,但他的儿子姜毅横空出世,不但继承了其父的侯位,亦继承了其父的军事才能,二十岁领兵上阵,再一次取得大捷。虽非决胜,却令北狄内讧加剧,这一次直接导致裂为东西。西狄弱而东狄强,西狄王欲与李氏皇朝修好以共同对付东狄,这几年频频遣使东来,最后提出为王子求娶金熹长公主的请求。
王子去年曾随使者来到京都,偶遇金熹长公主,十分倾慕,回去后念念不忘,这才有了如此的和亲之请。
金熹长公主这一年二十岁了,花容月貌,不知为何仍未婚配。在蓬莱宫深居了二十年,当时已年逾半百的姜太后万分不舍,但最后,还是送走了视若亲女的长公主。
据说长公主从京都西永乐门离开的那一夜,多年未出蓬莱宫门的姜太后在永乐门上独自立到了深夜。
是夜,夜寒露浓,华发星点,身影萧瑟。
菩珠就生于金熹长公主和亲塞外的次年。
岁月如水,光阴流淌,又过去了七年。
到了宣宁三十九年,明宗登基将近四十年了,御前的成人皇子有四位。
长子,即梁后所出的太子玄信。
次子晋王玄吉,便是如今的孝昌皇帝,陈太后的侄女陈妃所出。
三子楚王玄义,董妃出。董妃族兄董乾有才干,七年前对北狄的战事里,明宗派董乾统筹钱粮。他也没有辜负帝恩,调度出色,后被授车郎将,成为皇帝的近臣,董家自此也隐有追赶姜家分庭抗礼的态势。
最后一位幼子,封秦王,名玄度,因生母阙妃进宫迟,当时明帝已经登基二十多年,人到中年,故秦王与几位皇兄年纪相差颇大,兄长皆而立,而他年方十六。
这一年,明宗也将近五十岁,龙体日渐欠安,太子却早过而立,正当少壮。
论自身,太子... -->>
菩家获罪,是在八年之前,那时,在位的还是明宗——本朝终结百年乱世一统天下,立国后的第三位皇帝,如今孝昌皇帝的父亲,生前在位四十有一年。
而要说菩珠祖父之罪,则须从本朝如今尚在的姜氏太皇太后这位奇女子说起。
姜氏出身将门,父跟随本朝开国太|祖东征西战,立下赫赫战功,太|祖驾崩,太宗继位,时年十五岁的姜氏被立为皇后。
姜氏一生无所出。十年后,太宗驾崩。
太宗子嗣不振,在位十年,只留一个地位颇低的陈姓嫔妃生的皇子,便是明宗。当时明宗才十岁,龆年登基,姜氏遵先帝遗照,以嫡母身份辅佐幼帝代为听政,定年号宣宁。
李氏皇朝立国后,北方一直有着前朝所遗的边患。北人建立了统一而强大的狄国,骑兵锐不可挡,而中原历经百年战乱,人口锐减,百业凋敝,钱粮匮乏,立国后的二十年里,虽休养生息,但国力一时还是难以恢复,对北狄只能处于防御的劣势之态。太宗驾崩时,北狄正兵强马壮,趁中原皇朝皇位更替、妇人当国的大好机会,举兵南下,号称控弦百万,大有入侵践踏中原之势。
李氏皇朝当年的开国武将此时大多已经凋零,大将难寻,倾举国可动员的钱粮,最多也只能支撑二十万兵马一年的战事。面对来势汹汹的强敌,国岌岌可危,朝堂一时风声鹤唳,人心惶惶,不少大臣主张避战纳贡求和,又百般论证,只要不打仗,所纳之出,远不及迎战所耗之钱粮。
帐算得是不错,却被当时年仅二十五岁的姜太后一口拒绝。她顶住巨大压力,提出以战谋和的主张,在亲王定北王的支持下,大胆启用当时已年过古稀的老将军长平侯梁栋和自己的族弟姜虎领兵迎战。老将军坐镇指挥,姜虎虽年轻,却是个军事奇才,利用北狄的轻敌,设计诱敌,几次交锋过后,次年,最后一场大战,大败北狄,引发北狄朝廷内部动荡,诸王纷争。狄人被迫收缩,退兵议和。
考虑到本朝当时也无能力再深入追击,更无法支撑长久大战的实际局面,且自己当初的目的也已达到,姜太后接受了议和,这场持续了将近一年的大战,就此结束。
这一仗,非但姜太后以战谋和的主张得以实现,李氏皇朝国威大振,西域诸多原本摇摆在狄国和李氏皇朝之间首鼠两端的小邦纷纷投向李氏,更重要的是,换得了可预见的将来数十年内明宗朝的北境太平。
战后,梁家进位,姜虎封侯,经此一战,成为了朝廷新一代的军方核心人物,姜太后更是威望无二。她的号令,百官莫敢不从,民间甚至以姜太后的容貌塑西王母之神像加以焚香跪拜。
数年后,明宗成年大婚,立对皇朝立下过汗马功劳的长平侯家梁氏女为后。
皇帝大婚后,姜太后便归政于皇帝,但皇帝还很年轻,当时不过十五六岁,在大臣的请求下,她还会继续过问一些重要的政务。
如此又过了几年,到了宣宁十年,明宗二十岁,发生了一件引发朝野争论的大事。
明宗为自己的亲母陈太妃加封太后头衔,并徽号圣安太后,俨然逼齐圣仁姜氏太后。
本朝有制,皇帝生母若地位低微而嫡母在,即便皇帝登基,也不可称太后,除非年过六十,方可加封太后之号。
先帝驾崩之时,陈太妃当日还只是嫔,这一年,也才三十五岁。明宗一出手,不但进了太后号,还进了与姜太后相平的徽号。
皇帝的这个举动在朝廷引发轩然大波,包括宗正在内的绝大部分官员都上奏反对,但皇帝以嫡母太后恩许为由应对,一概不理。群臣莫可奈何。
这是一个信号,成人并且也颇有文治武功之能的皇帝开始想要摆脱来自嫡母太后大翼的阴影,树立自己的权威。
其实在这件事发生之前,朝堂中的敏锐之人也早已有所察觉,亲政后的皇帝,似乎忌惮起了姜太后,渐渐开始疏远姜家乃至太后,对和姜家结为姻亲的梁家亦日渐生分。梁氏虽贵为皇后,皇帝与她并不亲密,大婚第一年生下了被立为太子的长子李玄信之后,这么多年,梁后再无所出。皇帝对太子似乎也不是很喜欢,常常几天也不会召来见上一面。
就在群臣隐隐为皇帝与嫡母姜氏太后的关系深感忧虑之时,姜太后再一次做出了她的选择。
这一年,35岁的姜太后以养病为由,迁出皇宫长安宫,住到了为太后太妃养老而修的蓬莱宫。两宫相距二十里,以植木跸道相连。
这是姜氏太后隐退的标志。果然此后她再未参政,而是潜居蓬莱宫,收养了去岁因西南边事在外奔波不幸染疫去世的定北王遗腹女,是为金熹长公主,亲自抚养,视若亲女。
二十年便如此过去。到宣宁三十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值得提出来说道的事。
几十年天下太平,休养生息,人口繁衍,国库渐盈,李氏皇朝开始具备反击北狄的国力。而北狄经过二十年的蛰伏,也再次蠢蠢欲动。
来,惩而诛之,去,备而守之。
自古至今,于边患,华夏王朝之君王,凡有几分血气者,无不奉此为圭臬。
正当壮年的明帝亦追求守中治边,且颇有作为。
在他亲自的调度和谋划下,几年之前,皇朝又取得了一次对北狄的军事胜利。这个时候,当年的平阳侯姜虎已经因病去世,但他的儿子姜毅横空出世,不但继承了其父的侯位,亦继承了其父的军事才能,二十岁领兵上阵,再一次取得大捷。虽非决胜,却令北狄内讧加剧,这一次直接导致裂为东西。西狄弱而东狄强,西狄王欲与李氏皇朝修好以共同对付东狄,这几年频频遣使东来,最后提出为王子求娶金熹长公主的请求。
王子去年曾随使者来到京都,偶遇金熹长公主,十分倾慕,回去后念念不忘,这才有了如此的和亲之请。
金熹长公主这一年二十岁了,花容月貌,不知为何仍未婚配。在蓬莱宫深居了二十年,当时已年逾半百的姜太后万分不舍,但最后,还是送走了视若亲女的长公主。
据说长公主从京都西永乐门离开的那一夜,多年未出蓬莱宫门的姜太后在永乐门上独自立到了深夜。
是夜,夜寒露浓,华发星点,身影萧瑟。
菩珠就生于金熹长公主和亲塞外的次年。
岁月如水,光阴流淌,又过去了七年。
到了宣宁三十九年,明宗登基将近四十年了,御前的成人皇子有四位。
长子,即梁后所出的太子玄信。
次子晋王玄吉,便是如今的孝昌皇帝,陈太后的侄女陈妃所出。
三子楚王玄义,董妃出。董妃族兄董乾有才干,七年前对北狄的战事里,明宗派董乾统筹钱粮。他也没有辜负帝恩,调度出色,后被授车郎将,成为皇帝的近臣,董家自此也隐有追赶姜家分庭抗礼的态势。
最后一位幼子,封秦王,名玄度,因生母阙妃进宫迟,当时明帝已经登基二十多年,人到中年,故秦王与几位皇兄年纪相差颇大,兄长皆而立,而他年方十六。
这一年,明宗也将近五十岁,龙体日渐欠安,太子却早过而立,正当少壮。
论自身,太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