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w.com,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质世界的感受,只是一片无量无边的虚空,此时的感受,犹如一向被关在笼子中的鸟,一旦破笼而出,翱翔于浩瀚无涯的空中,无拘无束。”
他是说的虹化吗?我在资料上看到过。
“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
色除了是四禅,进入后面境界,开始渐次消除想,现在开始除识了吧?
“进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空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具体修法:由观虚空转为观想意识,渐渐发现意识的现象,是存在于过去、现在、未来的相续不断之间,如流水、如灯焰,绵绵相继,由现在向过去推延或向未来延展下去,也是无量无边。可见,空无边处是体验到空间的无限广大,识无边处是体验到时间的无限广大。”
不知道,他所说的修法,是他自己的体验,还是听身边高手们说的。毕竟,他至少见识过三位圣人。
“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他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
越说越玄乎,这境界与上一个境界,究竟有何区别呢?
“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无所有处与空无边处不同,空无边处以虚空为所观境,无所有处则不以任何东西为所缘;无所有处与佛法所讲的空,亦颇有不同,前者以无所有的观念为所缘境,佛法则为破除执着而说空,不以为实有一个无所有的东西。”
像绕口令,有点听不懂了。大众中有人左顾右盼,估计像我一样,开始听天书。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即是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即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
前面讲的,过于严谨,没有实践特点,所以听起来,相当费劲。
“这里也是南传佛教的影响范围,我也讲讲他们是怎么认识这个的。他们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第六识心执著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还有人认为,修行者一旦发觉,凡是可用意识思想的,都不是究竟的,便再往上一步,舍弃一切可缘的思想意念,达到世间禅定的最高境界;但他们仍住于非有想的微细意念上,念头虽不动,感受依然存在,故名非无想”。
这名为解释与对比,其实更让我糊涂,也许在坐中有高手,法师是专门为他解答的吧。
“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都是要一层一层的进入,已经出了色界,称为无色界定。在佛法中我们将这个世间分为三界,又称为九地,即是欲界称为散地;色界和无色界称为定地,要进入此二界,必定要依靠禅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进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须靠定力,只要积极努力的修集各种的福德因缘即可。”
这是佛法对境界的分层,许多追求的人,只要求生入天界,就觉得成仙了,了不起了。佛法广大,可见一斑。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灭尽定,弃除了我执。灭尽之意即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著第八识称为我执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定,它的特点即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有能力进入灭尽定。”
从哲学上理解,消除了主体的我,也就消除了客体。但是,那还有境界与世界吗?
“至于大菩萨是否也能进入此定呢?根据经典有两种说法:有些经论说可以,另一些却说不可以;大乘唯识宗等都认为修菩萨道者绝对不能进入灭尽定,因为能进入此定者出定后没有烦恼,过去的业因没有烦恼缘引发,就再也不来三界受生,不能继续修集福德因缘,乃至成佛。释迦世尊发现外道禅尚无一种禅定是真能彻底解脱烦恼的,所以另在第八阶段之上再加一阶,称为灭受想定,也就是灭却微细的心意感受,五蕴中的行蕴之后,便进入空或真正无我的境界。此定着眼于心理活动的空去,不在于色身的有无;事实上,若在人间修成此定,身体依然存在。”
所谓定来定去,说食不饱。我还是要把自己的烦恼定住,才是真的。
“有人是不是不耐烦了?心里在说,这个老家伙,跟我们讲这些西洋景,有什么用?问题是,该如何修呢?要说修,就隔了一层,本来就有,何必修证。但我们凡夫,总得要下些功夫。从何处入手呢?我年纪大些,见得多些,给大家介绍个入手处,估计有点效果。也给你们将来的打七,打点基础。”
大家一听,纷纷打起精神,有用的东西要来了。
“按我的体会,初学者修习禅定应从数息入手,比较稳当;因为各种禅定的修行适合不同根器的众生,比如修不净观,能够破除淫欲,但是有些人瞋心重,修不净观到一个时期后,会对身体产生厌恶的心理,结果想自杀,这种人就不适合修不净观。所以修习各种禅定的方法应该根据个人的烦恼所在而修,并不是人人都能够修习相同的方法。但是其中两种禅定方法,比较适合大多数的众生,它们是不净观与数息观。”
南怀瑾的书曾经介绍过不净观与白骨观,他也曾警告,这种修法容易让人厌世轻生。
“我们的心很散乱,坐禅时数呼出吸入的气息,慢慢降服我们的散乱心而进入定;我们是烦恼重的欲界众生,要修禅定进入色界,就要舍离欲界的种种欲望。而在此中最严重的烦恼是色欲,所以我们应该修不净观来对治它,所以数息观与不净观被合称为二甘露门,它们是要修学禅定的初步。比如说一个人修慈悲观,但心散乱,想动想西,这是很难有成就的,所以他应该先修数息观把散乱的心定下来;又如一个人的心已经有相当的定力,但是他的瞋心重,那他就应该修慈悲观。”
怪不得,丽江刘大哥教我时,先从数息开始,这是最稳妥最便捷的方法啊。
“在修学禅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去参访有学问的导师以解除疑问,请给予援助和开导或启示,亲身体验一段时期,适合我们根器的方法就是好的,不适合的就应该放弃;除非那个教导者有宿命通与他心通,他知道我们过去业的因缘,与现在贪、瞋、痴心烦恼之所在,能以正确和适合的方法教导我们,这样修习禅定就会很快有成就。如果遇不到这类导师,最好是从数息观、不净观那儿着手,然后再修四念处。”
这样的师父除了本人是过来人,是成就者,还要与自己投缘。问题来了,哪儿有这样的师父呢?
质世界的感受,只是一片无量无边的虚空,此时的感受,犹如一向被关在笼子中的鸟,一旦破笼而出,翱翔于浩瀚无涯的空中,无拘无束。”
他是说的虹化吗?我在资料上看到过。
“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
色除了是四禅,进入后面境界,开始渐次消除想,现在开始除识了吧?
“进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空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具体修法:由观虚空转为观想意识,渐渐发现意识的现象,是存在于过去、现在、未来的相续不断之间,如流水、如灯焰,绵绵相继,由现在向过去推延或向未来延展下去,也是无量无边。可见,空无边处是体验到空间的无限广大,识无边处是体验到时间的无限广大。”
不知道,他所说的修法,是他自己的体验,还是听身边高手们说的。毕竟,他至少见识过三位圣人。
“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他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
越说越玄乎,这境界与上一个境界,究竟有何区别呢?
“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无所有处与空无边处不同,空无边处以虚空为所观境,无所有处则不以任何东西为所缘;无所有处与佛法所讲的空,亦颇有不同,前者以无所有的观念为所缘境,佛法则为破除执着而说空,不以为实有一个无所有的东西。”
像绕口令,有点听不懂了。大众中有人左顾右盼,估计像我一样,开始听天书。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即是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即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
前面讲的,过于严谨,没有实践特点,所以听起来,相当费劲。
“这里也是南传佛教的影响范围,我也讲讲他们是怎么认识这个的。他们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第六识心执著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还有人认为,修行者一旦发觉,凡是可用意识思想的,都不是究竟的,便再往上一步,舍弃一切可缘的思想意念,达到世间禅定的最高境界;但他们仍住于非有想的微细意念上,念头虽不动,感受依然存在,故名非无想”。
这名为解释与对比,其实更让我糊涂,也许在坐中有高手,法师是专门为他解答的吧。
“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都是要一层一层的进入,已经出了色界,称为无色界定。在佛法中我们将这个世间分为三界,又称为九地,即是欲界称为散地;色界和无色界称为定地,要进入此二界,必定要依靠禅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进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须靠定力,只要积极努力的修集各种的福德因缘即可。”
这是佛法对境界的分层,许多追求的人,只要求生入天界,就觉得成仙了,了不起了。佛法广大,可见一斑。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灭尽定,弃除了我执。灭尽之意即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著第八识称为我执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定,它的特点即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有能力进入灭尽定。”
从哲学上理解,消除了主体的我,也就消除了客体。但是,那还有境界与世界吗?
“至于大菩萨是否也能进入此定呢?根据经典有两种说法:有些经论说可以,另一些却说不可以;大乘唯识宗等都认为修菩萨道者绝对不能进入灭尽定,因为能进入此定者出定后没有烦恼,过去的业因没有烦恼缘引发,就再也不来三界受生,不能继续修集福德因缘,乃至成佛。释迦世尊发现外道禅尚无一种禅定是真能彻底解脱烦恼的,所以另在第八阶段之上再加一阶,称为灭受想定,也就是灭却微细的心意感受,五蕴中的行蕴之后,便进入空或真正无我的境界。此定着眼于心理活动的空去,不在于色身的有无;事实上,若在人间修成此定,身体依然存在。”
所谓定来定去,说食不饱。我还是要把自己的烦恼定住,才是真的。
“有人是不是不耐烦了?心里在说,这个老家伙,跟我们讲这些西洋景,有什么用?问题是,该如何修呢?要说修,就隔了一层,本来就有,何必修证。但我们凡夫,总得要下些功夫。从何处入手呢?我年纪大些,见得多些,给大家介绍个入手处,估计有点效果。也给你们将来的打七,打点基础。”
大家一听,纷纷打起精神,有用的东西要来了。
“按我的体会,初学者修习禅定应从数息入手,比较稳当;因为各种禅定的修行适合不同根器的众生,比如修不净观,能够破除淫欲,但是有些人瞋心重,修不净观到一个时期后,会对身体产生厌恶的心理,结果想自杀,这种人就不适合修不净观。所以修习各种禅定的方法应该根据个人的烦恼所在而修,并不是人人都能够修习相同的方法。但是其中两种禅定方法,比较适合大多数的众生,它们是不净观与数息观。”
南怀瑾的书曾经介绍过不净观与白骨观,他也曾警告,这种修法容易让人厌世轻生。
“我们的心很散乱,坐禅时数呼出吸入的气息,慢慢降服我们的散乱心而进入定;我们是烦恼重的欲界众生,要修禅定进入色界,就要舍离欲界的种种欲望。而在此中最严重的烦恼是色欲,所以我们应该修不净观来对治它,所以数息观与不净观被合称为二甘露门,它们是要修学禅定的初步。比如说一个人修慈悲观,但心散乱,想动想西,这是很难有成就的,所以他应该先修数息观把散乱的心定下来;又如一个人的心已经有相当的定力,但是他的瞋心重,那他就应该修慈悲观。”
怪不得,丽江刘大哥教我时,先从数息开始,这是最稳妥最便捷的方法啊。
“在修学禅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去参访有学问的导师以解除疑问,请给予援助和开导或启示,亲身体验一段时期,适合我们根器的方法就是好的,不适合的就应该放弃;除非那个教导者有宿命通与他心通,他知道我们过去业的因缘,与现在贪、瞋、痴心烦恼之所在,能以正确和适合的方法教导我们,这样修习禅定就会很快有成就。如果遇不到这类导师,最好是从数息观、不净观那儿着手,然后再修四念处。”
这样的师父除了本人是过来人,是成就者,还要与自己投缘。问题来了,哪儿有这样的师父呢?